2020年全国大众创业创新周于10月15日至21日举行。今年全国双创周上海分会启动仪式15日下午在徐汇西岸智塔45楼举行。启动仪式上,泰坦科技创始人谢英博作为上海创业的代表,分享了自己的创业故事和创新见解。谢英博在大学创业,带领泰坦科技,从徐汇科技创新中心起步,积极参与“产、教、研”的产业转型,最终带领团队实现科研成果转化,研发出国内紧缺的新型储能材料和生物医用材料,近期获批在科创板上市。
校内创业起步 做强自主品牌
2006年,谢英博在华东理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共青团中央“挑战杯”创业大赛,看到实验室精密仪器、高端试剂、专业耗材基本依赖进口。他回忆说:“当时我们发现实验室使用的各种试剂、耗材、仪器,包括专业实验室的建设,都是从国外进口的。当时国内这方面还很落后,甚至我们还要用一个消耗品,不仅仅是后续的服务。跟不上,包括整个品类都不是特别全。”当时国家正大力倡导创新驱动转型发展。谢英博和他的同学研究了在美国、欧洲、日本等地为实验室服务的外国公司。并提出在未来创新驱动的过程中,必须有一些公司服务于R&D和中国的质量控制。“所以我们以此为起点,开始在实验室开发小产品,在背后强化品牌,实现进口替代。即使在今天,它也将成为服务技术创新、提供试剂的基础平台。谢英博介绍。
于是,2007年,谢英博和5名大学生,怀着以业报国的心,借助大学生创业基金会借来的10万元和20万元的公益支持,共同创办了泰坦科技。
去年,公司销售额超过11亿元,员工超过650人。其自建的“探索平台”已成为国内领先的实验室用品一站式购物平台,可为客户提供“集中采购”和“网上订购”服务。截至目前,公司已完成科研项目28项,申请专利和软件著作权120余项,其中发明专利65项。公司打造了6个自主品牌,其中2个品牌成为细分领域的龙头,部分产品实现了“进口替代”,出口欧美发达国家和“一带一路”国家。公司已成功服务全球5万多家客户,并与150多家世界500强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国内985、211理工类大学全覆盖。在50强创新型生物医药企业中,已有45家成为泰坦客户。
创新活力不停 找准未来方向
泰坦通过自主研发和自创品牌实现进口替代,通过投资行业新基建提高运营效率和降低研发成本,让科学家和品控人员更加重视自己的工作。谢英博感慨地说:“我们非常幸运,能够成为双创新的见证者和引领者。”
如今,科技和工业的发展日新月异。谢英博带领泰坦科技坚持自主创新,打造自主品牌13年。他认为保持持续创新的活力,保持团队创新的初心,调整公司的战略方向非常重要。他说:“在创业初期保持每个人的感受和最初的意图,包括创新的想法和勇于探索,是团队的基础。此外,在市场竞争力不断提升的情况下,肯定需要创新来带动公司的产品升级,创造更大的价值,甚至获得更高的利润
未来数字化将加速产业互联和协同创新,这是科学研究和产业升级前所未有的变革。它将爆发巨大的数字红利,加速各行各业的数字化,让每一个零部件、材料、设备都成为数字经济的生命。在谢英博看来,未来将从模式创新转向技术创新,从过去的短而快转向未来的稳定,从点的重大突破转向链的重构与赋能。此外,技术创新是底层的核心。通过数字化、云计算、人工智能和传统产业的协同创新,打破各行各业的界限,形成新的数字经济,从而影响每个人的生活和工作。
后疫情时代 积极应对好机遇
今年年初,中国遭遇了新冠肺炎疫情的突然袭击,到目前为止,世界上还没有缓解的迹象。泰坦一直专注于实验室场景,服务于科学研究、质量控制和疾病控制。早在1月18日,泰坦就投入了防疫物资。截至目前,公司已提供口罩360万只,手套6000万只,其他防疫物资及消毒产品200万只。谢英博说,因为我们深信,只有坚持积极的价值观,泰坦才能走得更远,活得更久。
style="font-size:15px;">面对这次突如其来的疫情,政府及时出台了很多扶持政策,但对很多企业来说挑战仍然巨大。不过作为创业者,谢应波认为,2020年是工业文明走向数字文明的分水岭,可对创新创业者来说,将是千载难逢的好机遇。因为这场疫情改变了生活方式,线上服务提升有了明显加强,原来传统的线下服务能力可能有所减弱;改变了全球商业环境,客观来讲疫情对生物医药产业肯定是有大的促进发展,我们对疾病、对病毒的重视程度会强化。“所以说,疫情之后,从线下到线上的这种融合度,传统行业跟我们数字经济的结合度都会加大。因此对提升效率、降低客户体验成本以及发展自身行业等来说,都有帮助。”谢应波说,“我们面对寒冬不要恐惧,更不能放弃,唯有积极沉着应对,往往寒冬越是漫长,开春就越生机勃勃,秋天更会硕果累累。”


营商环境趋好 创新创业在路上
勇于创新,善于创业,富于创造,是推动国家强盛和社会进步的最大动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让更多年轻人有施展才华、实现抱负的机会,谢应波就是众多受益者中的一员。谢应波回顾自己当时创业的情形,表示:“那时的创业机会比较多,但创业的资本支持和社会的认可度会比较小。到现在,客观来说很多行业内模式创新的机会越来越少了,但在通过技术创新,产品开拓,服务能力提升等方面,能够有很多的创业机会。加上市场上资本的支持和社会的认可越来越好,也是一个创业的好时代。” 因此,在谢应波看来,只要找准创业方向,任何时代都是最适合创新创业的时代。
上海、徐汇的营商环境、产业聚集也提供多样的支持。上海汇聚了最多的国际化专业化人才,是中西方信息流的交汇地,是国内城际交通的中心点,此外,上海在集成电路、人工智能和生物医药不仅取得了先发优势,还得到最均衡发展,为数字经济革命提供最好的基础设施和产业生态。谢应波说到,徐汇滨江更是创业福地,人工智能在西岸,生物医药有枫林。徐汇还有漕河泾,九点水聚人聚财聚势。泰坦在徐汇科创中心开始起步,紧抓国家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升级的时代机遇,不断努力变革国内科学服务行业,泰坦从一家初创微小企业成长为行业的领导者。今年泰坦有幸登陆科创板,成为“科学服务第一股”,也成为首家不休学、不退学的在校大学生创业上市企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