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梁)徐昌义、日新。烟台高新区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为主线,以制度创新和流程再造为核心,以去行政化、市场化改革为方向,大力推进“管委会公司”新模式,灵活选人用人,进一步激发和提升国企活力,以责任和担当谱写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中国山东网-感知山东7月21日讯
晚上睡觉,一路狂奔。在不断深化、永无止境的改革创新征程中,烟台高新区始终把党建融入国资国企改革的方方面面和全过程,切实把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企业发展优势。
目标一致铸就国企责任。面对一场全国人民抗击“大疫情”的战斗,区级产业发展运营公司坚决贯彻上级决策部署,为职工群众搭建起一系列防疫网络,勇担社会责任,全面落实疫情防控期间房地产租金减免政策,展现了国有企业的巨大责任感。在孵化期间走访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按照“一季度免租金、二季度减半租金”的政策签订减租或延期协议,累计为177家企业减租、延期超过440万元。
全面落实从严治党。2021年以来,组织召开党委(组)会议62次,研究问题246个,党组织“把住方向、管好大局、保落实”的作用真正落到实处。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领导干部“一岗双责”,各级领导干部上台讲授党风廉政建设课12次以上,建立廉政档案182个,开展廉政谈话43次,赴“双报到”社区实地调研16次,听取意见建议89条,持续推进党建工作落实。
基层党建全面开花。特色鲜明的党建品牌就像鲜艳的党旗,高高飘扬在基层。持续深化“与党创新创业”理念,推进以“服务创业、助力创新”为特色的党建活动,举办沙龙论坛、读书俱乐部,设立爱心服务站。高新科技创新党总支部荣获“山东省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
坚持党建引领,打造红色发展引擎
但是改革者前进,创新者强大,改革者获胜。坚持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有机结合,“管委公司”体制机制将从探索中全面铺开。
首次明确运营职能的剥离。2021年,高新区因地制宜出台《烟台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运营职能剥离管理办法》号文件,首次明确了运营职能剥离方式,包括项目建设、管委会授权、市场化运作等,并对适用情形、权责、管理费计提等进行了详细分析。这是开发区改革的首例,为剥离经营职能提供了依据,成为“管委会公司”体制机制改革的驱动文件。
培育开发建设主体。高新区国有企业承担重大战略实施、重点项目建设、主导产业培育等职能。履行优化营商环境、提供公共服务等社会责任。其中,高新城投和高新建设公司致力于搭建开发建设的融资平台,高品质的运营商
“中央公园”企业化运营取得丰硕成果。实现的园区管理中心模式是专业开发运营公司模式,负责专业开发运营和招商。上半年,高新科技创新有限公司深耕技术孵化,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84家,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3家,高新技术企业19家,上市后备资源企业30家,有6家企业申请市级“瞪羚企业”,7家企业申请省级“专精特新”
新”中小企业。产业发展基金做大做强。高新控股公司承担政府投资基金管理、企业投融资服务、搭建金融创新平台等三大业务,致力于打造成为省级专业化投融资公司,已累计对外投资参股项目、基金22个,认缴总投资额5.36亿元,实现退出项目4个,在投项目18个。按照“成熟一支基金、设立一支基金”的原则,正在推动成立智能制造、生物医药、航空航天领域三支基金。
坚持双向交流,加强人的主导作用
制度改革带来的是用人机制的变化。按照“规定动作不走样、自选动作有特色”的方式,坚持党管干部原则,灵活选人用人方式,多举措推动管委会与国有企业相互补充、相互配合。
打破身份限制,选取优秀的管委部门负责人到国企任职。利用体制机制改革,区管委综合考量有关部门负责人,委派部门负责人到高新城投公司、高新建设公司任职,并给予增加注册资本金、园区封闭运行等扶持。通过兄弟国企购买创业大厦资产、创业小宅资产抵顶兄弟国企债务等方式,运作资金10亿元盘活有效资产,一方面化解了城投公司部分债务,另一方面增强了建投公司资本实力,提升再融资能力,实现了“1+1>2”效果。
突出本地特色,选聘优秀的企业负责人到管委有关部门兼职。按照兼职不兼薪的原则,打破人员原有身份界限,选聘高新控股公司主要负责人到区招商中心兼职,设立规模4亿元的产业发展基金、规模6000万元的蓝色智谷直投基金,促进基金服务与招商引资、招才引智的融合发展;选聘高新科创公司主要负责人到区科技创业服务中心兼职,深耕企业孵化与培育工作,促进科技孵化与创新创业的融合发展。
深化三项改革,激发国企内在活力。聚焦“改、破、立”深化人事、劳动、薪酬三项制度改革,减员增效,将原来职能交叉的30个部门精简至24个,实行定岗定编,编制数压缩12.9%,做到一个萝卜一个坑,坚决不养闲人,干部精神面貌发生了根本变化,工作积极性全面提升。通过竞聘双选过程,25名年纪轻、干劲足的优秀员工走上了中层管理岗位,转作风、树新风,逐步成为公司发展的中流砥柱。
击鼓催征稳驭舟,奋楫扬帆启新程。烟台高新区国资国企将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聚焦国企主责主业,满弓紧弦、全力以赴,打响国资国企名气;创先争优、担当作为,实现国资更大价值;赶考路上、砥砺奋进,书写国资满意答卷,奋力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