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李冰
数字人民币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公众关注,并逐渐进入人们的生活。
最近有很多关于数字人民币试点和推广的消息。4月12日,央行宏观审慎监管处处长李斌透露,全国数字人民币试点城市有序向“101”拓展;4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李波透露,下一步要进一步构建数字人民币基础设施生态圈;4月25日,蚂蚁与腾讯首次参与数字人民币技术合作试点,JD.COM科技提供“供应链场景技术”服务,支持实施数字人民币支付和企业支付试点。
除上述消息外,记者《证券日报》了解到,多家商业银行正在积极推进数字人民币的研究和人才引进。
“纵观货币发展史,技术迭代是货币形态演变的主要驱动力。”博通咨询金融行业资深分析师王鹏博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随着数字人民币试点的不断扩大,金融机构对数字人民币相关复合型科技人才的需求也将增加。
数字人民币管理岗人才
“快到碗里来”
目前,数字人民币试点范围正在有序扩大。全国数字人民币试点城市数量达到“10个1”。2020年10月,除了深圳、苏州、雄安、成都、北京首批奥运场馆外,还新增了上海、海南、长沙、Xi安、青岛、大连6个试点试验区。也就是10个城市一个冬奥会场景。随着数字人民币试点范围的扩大,推广和场景加快。
记者了解到,多家银行正在积极引进数字人民币相关人才。比如民生、邮储等银行近期发布的社会招聘公告都涉及数字人民币相关岗位,其中数字人民币管理岗位表现突出。
具体来说,民生银行总行网络金融部正在寻找数字人民币管理岗位。职责包括:负责数字货币相关内容的管理和资源协调,包括产品生命周期管理、项目资源管理和营销活动管理,并负责编制数字货币相关材料报表;负责制定数字人民币产品的程序流程,编制需求文档等。
在岗位要求中,《证券日报》记者注意到,符合以下两个条件的人才优先录用,金融科技、区块链相关复合型人才优先录用。民生银行招聘公告中提到,他具有互联网金融、互联网支付产品设计相关工作经验。熟悉现有支付系统中的支付产品、支付工具账户体系建设和商户管理流程者优先;有区块链和数字货币工作经验者优先。
此外,在邮储银行总行发布的2021年社会招聘公告中,总行运营管理部也在招聘数字人民币相关人才。具体包括数字人民币清算管理岗、数字人民币运营管理岗、数字人民币个人钱包管理岗等。同时,在邮储银行北京分行2021年社会招聘公告中,再次提及数字人民币岗位,公司网络财务部招聘产品经理岗位(数字货币)、场景开发岗位(数字货币)等人才。
王鹏博告诉《证券日报》记者,从上述银行机构招聘人才的情况来看,数字人民币管理岗位非常亮眼,之前从未见过有机构招聘类似岗位。他指出:“在上述机构的招聘中,我们可以从侧面了解到数字人民币管理岗位所需具备的条件和负责的内容,可以说已经给出了数字人民币管理岗位人才的‘画像’。对于外界来说,相关人才需求的‘画像’有利于行业人才的培养和输送。”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区研究院金融研究室主任刘斌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从上述银行机构对数字人民币的需求来看,呈现出以下特点。一是要对数字人民币的应用场景有更深入的了解。并能促进银行与外界的合作,将相关场景落地;二是要有支付产品设计的经验。相关人才必须了解现有支付系统的应用特点和模式,了解数字人民币的应用特点;第三,我们必须有区块链和数字货币的相关经验。熟悉区块链和数字货币的相关人才更容易了解数字人民币的应用场景和特点。"
零区块链研究总监、数字资产研究院研究员蒋兆生进一步向《证券日报》记者指出,目前的金融机构短期内可能会在数字人民币领域出现相关人才
仍以存量人才竞争为主,即要求有一定的支付或数字货币相关工作经验,能够快速形成“即战力”,帮助银行快速开展相关工作;其次,行业研究类和市场类人才如今可能更为吃香,因为未来一段时间,与商户、用户及场景提供方沟通需求,加快数字人民币推广试点工作仍将是重中之重。除了金融机构在相关人才上积极拓展之外,记者注意到,蚂蚁、腾讯等企业正通过技术合作加速入局数字人民币试点。
蚂蚁、腾讯、京东
技术合作情况渐浮水面
4月25日有消息称,央行数研所已与蚂蚁集团签署技术战略合作协议。同日,腾讯方面也在福州参加数字中国建设成果展时披露,自数字人民币项目启动以来,腾讯深度参与数字人民币相关的设计、研发、运营等工作,后续将在中国人民银行的指导下进一步开展可控试点。
值得注意的是,这是两家企业首次明确公开参与数字人民币试点技术领域合作情况的消息进展。
蒋照生对《证券日报》记者坦言,从相关信息来看,上述公司参与数字人民币技术合作已有一段时间,近期信息披露频繁,从某种程度上也透露出双方的合作已经从“磨合期”进入到稳步推进的阶段。
中国计算机学会区块链专委会委员夏平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数字人民币与主要基于二维码的移动支付相比,虽然技术基础与背后的业务流程完全不同,但对于终端用户而言,体验大同小异。因此,蚂蚁和腾讯对于对数字人民币在技术上助力无疑是利好的。
同时,京东科技也在近日披露已完成数字人民币实现发薪和企业支付试点落地,继此前为苏州、北京、成都三地的数字人民币消费红包测试外,率先打通消费、发薪与企业支付的场景。成为首个与工、农、中、建、交、邮储六大行均开展合作的科技公司。
据《证券日报》记者了解,2021年1月份,京东集团试点数字人民币发薪,为常驻上海、深圳、成都、长沙、西安的部分员工发放了首批数字人民币工资。员工可以将数字人民币工资存入个人银行卡,也可在试点城市的数字人民币线下受理场景使用,同时可在京东App购买自营商品时使用。在供应链层面,京东在2021年1月就使用数字人民币向两家供应商合作伙伴——紫光数码、重庆新日日顺支付了货款;此次合作实现了数字人民币的跨行结算,其中提供了技术与服务,与运营机构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合作共同推动试点落地。此外,在企业支付场景下,京东科技提供的企业采购场景解决方案“易企付”目前也已经支持数字人民币支付,可在不改变企业采购流程基础上,解决平台及企业用户线下付款操作繁、认款核销难的痛点,提升交易效率。
刘斌认为,实现了数字人民币的跨行结算意义重大。他指出:“实现数字人民币的跨行结算,可以实现数字人民币钱包的跨行互联互通。这意味着数字人民币可以连接不同企业在不同银行的数字人民币钱包,改变以前支付市场碎片化格局。”
蒋照生也表示:“跨行结算的实现,意味着数字人民币支付结算体系在逐步覆盖更多的常用金融功能。对于B端企业而言,使用数字人民币进行跨行结算将更加安全便捷,有利于企业降本增效,提升数字化水平,也将推动数字人民币在C端之上进一步向B端覆盖,加速数字人民币融入到更多的社会主体日常支付结算活动中来,有利于数字人民币的流通推广。”他同时指出,可以预见的是未来有蚂蚁、腾讯、京东等第三方机构的参与,无疑能为数字人民币更快更广泛地普及带来很好的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