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大学生具备的基本素质 大学生创业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

对话人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刘俊海教授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

《法制日报》记者杜晓

创业面临哪些难题

记者:我们在调查中发现,不少大学生在创业时都遇到了资金瓶颈,这也是 《2017年中国大学生创业报告》 中提到的创业难题。不过,这份报告还提到,缺乏专业指导也是大学生在创业时面临的困难。总体来看,大学生创业面临哪些问题?

刘俊海:大学生创业困难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大学生没有工作,没有存款,也不是所有的大学生都在一个特别好的家庭,这可以帮助他们。学校不能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主要是起到激励的作用。此外,学校支持不是法律规定的,也不是学校的义务。

二是缺乏经验,以前没做过生意的大学生可能会上当受骗。

第三,缺乏必要的辅导。理所当然,应该有具有创业经验的人来给创业大学生提供咨询,但目前这种免费咨询很少。因此,建议学校就业指导部门或教育管理部门邀请一些创业领域的成功人士、知名企业家、经验丰富的律师、工商部门的管理人员定期为学生授课,分享创业经验和相关法律法规。

熊丙奇:我们一直鼓励大学生创业,也出台了很多鼓励大学生创业的措施。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包括大学生应对市场挑战的能力不足。

记者:的确,创业非常具有挑战性,会遇到各种各样意想不到的困难。在提升应对市场挑战能力上面,需要做哪些功课?

如果熊丙奇的:名大学生决定成为企业家,他们需要具备以下能力。首先,作为领导者,他们应该有领导能力,带领团队努力工作。其次,要有团队合作的能力,创业者不能单打独斗。第三,要有一定的管理能力,管理好一个团队的日常运作。此外,必须有特定的操作能力。当然也要有法律意识,掌握法律知识,才能规避法律风险。

法治素养如何培育

记者:为了防止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被骗或走偏,也为了让创业过程更加顺利,具体来说,应该培养大学生具备怎样的法律意识或者说法律素养?

刘俊海:作为一名企业家,大学生需要具备这样的法律素养。要有严谨合规的思维和风险意识。最重要的是树立对法律的信仰和敬畏。具体来说,就是要有合法经营、合法创业、合法投资、合法设立公司的意识,学习《公司法》、《合同法》、《劳动合同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法律素养低的人在创业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失败。比如不还贷款,就可能变成“老赖”,进入失信黑名单。总之,如果我们不控制法律风险,我们什么也做不了。

社会还需做些什么

记者: 《2017年中国大学生创业报告》 中提到,“打造一个‘大学生创业者友好型’的创业生态环境”,这方面还需要做哪些工作?

刘俊海: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等相关部门可以出台指导意见,引导大学生理性、诚信、可持续创业。目前有些学校单方面鼓励大学生创业,却让学生荒废学业,创业不成功。创业不能以忽视学业为代价。

从法律制度层面来说,现在的法律制度是完善的,只要公司是按照公司法成立的,按照合同法经营企业是没有问题的。在特殊情况下,学校可以允许学生将毕业年限从四年延长到五六年。此外,还可以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一些宽松的融资平台。大学生需要更多的资金来源,但是有想法却没有资金。然而,一些机构不愿意投资,因为他们不了解学生。因此,大学生要注重自身诚信的积累,学校要建立健全诚信档案,便于外部投资者识别那些有诚信、有前景的大学生创业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