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大A的走势越来越难理解。对于很多小白投资者来说,如果自己买股票,风险也很多,而选择基金则相对更安全。毕竟有基金经理帮我们查。
然而,选择基金的投资者面临着另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投资”?
一下子把所有的钱都投入进去?还是选择相对安全的定投方式?还是分成不同的等份再投票?
头儿君今天给大家分析一下。
一、定投是不是最好的“投基”方式?
很多小白投资者在开始理财之前,一定听说过“定投”,就是在固定的时间投资固定金额的指定基金。比如固定在每月1号,决定买500元的基金。
那“定投”是不是最好的“投基”方式呢?
可以说,如果你之前从未接触过理财,也没有储蓄的习惯,那么“定投”确实是一种适合你的“投资基础”方法。
在这里,定投可以帮助你培养一种“强制储蓄”的习惯,每个月把固定金额的钱投入基金。
然而,“固定投资”并不一定是最好的“投资基础”方法。
假设我们对中国a股的长期发展持乐观态度,那么假设大A的增长最终会呈现一个上升曲线。但是不能一直往上走,总会有一个波段,看过去10年大A的曲线就能明白。
下面的“微笑曲线”应该是很多人都见过的定投原理,可以通过低位定投、低成本平摊来降低投资风险。
但问题是,既然是固定时间的固定投资,其实我们很难保证每次都能在每个波段底部买入,也有可能在每个波段顶部买入。
对于每月进行固定投资的投资者来说,买高还是买低都是运气的问题。
如果你按照这个模型投资,意味着固定投资可能会让你赚钱(低水平买入降低成本)或者赔钱(高水平买入增加成本)。
当然,如果你看股市突然从1000点涨到10000点的情况,不管你怎么买,你自然会赚钱。
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其实比定投更赚钱的“投资基础”应该是一次性购买。
不管中间经历了什么波动,你都决心不离开,但问题是,很少有人能一直克服人性,保持冷静和不耐烦。
二、降低回撤,扩大收益的“投基”方法在哪?
在这里,我想介绍一种股债轮换的投资方式。简单来说,就是通过配置不同风险和收益水平的资产来平衡自己的投资收益,有点类似于“坚守”理财产品。
在“股债轮换”的策略中,首先要明白一点,那就是大多数情况下,股票和债券的收益是负相关的。
当股市高回报时,资金会从债券市场流向股市,助推股票上涨;
br />当股市低迷时,资金就会从股票市场流向债券市场。
总的来说,资金总是会在两大市场中选择收益较高的市场来进行投资。
所以,很多股票型公募基金,一般都是拥有80%仓位的股票,剩下的仓位持有货币基金、债券等安稳型产品,以便对股票的回撤进行缓冲。
对“股债轮动”策略最简单的理解,就是股票配一点,债券配一点,以平衡收益和稳定性,但问题是,怎么配?
一般来说,股票与债券的配置比例当中,最常见的比例有3:7、5:5、7:3。
研究数据表明,其收益大小依次是7:3>5:5>3:7。
也就是说7成股票,3成债券的配比,会让理财收益最高,跟公募基金的仓位很像,对吧!
以这个为基础,有条件的投资者可以再深入一点来学股债配比,那就是根据市场的估值情况,来灵活调动两者的配比。
如果一直死板地按照股债“七三开”的配比,实际上还是没能帮大家解决啥时候买入,啥时候卖出的问题,这只能说是帮大家解决了家庭资产如何分配理财的问题而已。
那为什么我们要用市场估值来做参考目标呢?
因为,目前大A的市场估值,跟大A指数的走势,基本上是重合的。

而市场的估值总是围绕着价值中枢来回波动,有时候高了,有时候低了,那么我们便可以参考波幅,高了减仓,跌了加仓。

怎么应用呢,可以参考下面这个图表,在市场处于不同的估值区间时,选择不同股债配比。

在“股债轮动”策略之下,测算过去7年的投资收益,平均下来年化收益率为20%左右,最重要是可以降低最大回撤。
当然,这个方法也有自己的局限性,比如得时刻盯着市场的情况,交易也会更频繁导致手续费上涨。
但是,想要从资本市场的手里赚到钱,总得一分耕耘,一份收获,是吧?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关注@投二当家,学习更多投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