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近两年的建设,今天(6月26日),南京白家湖硅巷焕然一新,从老工业区改造成为时尚创新的园区,无论是生活便利度,还是产业发展创新度,都让人印象深刻。让我们来看看这个2.3平方公里的公园是如何通过探索发展起来的。
在南京江宁区胜利路上,这个醒目的停车标志显示,附近有49个空车位。如果你想停车,你可以去附近的三个停车场,离最近的一个只有10米。
南京江宁开发区白家湖硅巷管理处处长石宁说,车主在开车时有一种舒适的体验,一旦进入这一区域,就会被这种交通诱导和识别。车主会收到这样的信息,把你分配到最近的停车位,这样每个人都可以有一个停车位。
这是白家湖硅巷的智能停车系统。与此同时,在线名人还有智能公交、智能路灯、闪亮斑马线等一系列全新的应用设施,为这个公园增添了时尚和科技元素。
然而,在一条崭新的街道和建筑里,记者发现了一栋90年代的老建筑,是紫金研究创新中心的老厂房。从旧厂房到现代办公楼,也是白家湖硅巷从传统产业向现代新兴产业升级转型的一个缩影。
南京紫金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睿告诉记者,上世纪90年代,这个地方是江宁开发区最早开发的区域,所以它的定位是轻工业。因此,紫金研发创新中心最早的规划是以标准轻工业厂房为基础的。目前最新的定位是围绕科技研发,进口企业的定位主要是5G、大数据、人工智能、半导体产业等一些现代新兴产业。
截至2020年底,紫金研究创新中心已服务科技企业300余家,培育高新技术企业10家。园区企业连续两年纳税超过1亿元,成为百家湖硅巷示范核心园区。
王睿表示,为支持创新创业企业发展,南京紫金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运营了一家市级孵化器,打造了梓潼集团引导基金、股权投资基金、天使基金等部分股权基金。孵化企业与参股单位对接;此外,集团内金融机构众多,银行、科技贷款公司等机构将是入园企业的对口单位
联系,帮助他们去融资。经过几条线的努力,紫金研创这两年累计的债权、股权融资合计超过了10个亿。目前,像紫金研创这样的创新载体项目,百家湖硅巷一共有16个。今天,还有8个项目集中签约,2个创新创业基地揭牌。未来五年,百家湖硅巷每年将有近40万平方的创新载体投入运行,为更多科创型企业提供创新创业的空间。

史宁介绍,入驻的企业年纳税达到10万元以上,就会有不同的一些奖励;企业的运营方,当它的经济能级达到一定规模,江宁开发区也对它的运营贡献进行逐步奖励。总体来说,百家湖硅巷给企业提供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和优惠政策,每一个入园的企业,都会给它们量身打造适合它们发展、陪伴它们发展的政策。

江宁开发区相关负责人表示,百家湖硅巷见证了开发区白手起家的“昨天”、承载着开发区改革创新再出发的“今天”,也必将书写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明天”,江宁开发区将用最佳的政务环境和最优的投资环境为产业发展、创新创业、城市发展保驾护航,将百家湖硅巷建设成旧工业区改造的示范区,创新名城建设的样板区,高标准打造一个“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的开放园区,“科技、活力、时尚”的创新园区。
(来源: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汪舒 编辑/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