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广州市手工外发一条街 手工外发活

最近《你好,李焕英》票房火爆

电影中的工厂大门

职工医院和职工食堂

工人文化宫排球场

员工宿舍等。都是保存完好的老建筑

它生动地展现了20世纪80年代初的生活氛围

唤起了一代人的记忆

荔湾还有很多知名的重工业基地

专注于白鹅潭、西村等地

刻有工业时代痕迹的旧厂房

滞留沉淀的改造和升级

突然发现

已经悄悄的惊讶了时间

温柔的岁月

01

部分

白天鹅塘的“工业记忆”

千年白天鹅塘孕育了灿烂的文化,百年白天鹅塘创造了灿烂的商业,50年白天鹅塘汇聚了工业重器。广州柴油机厂、广东水利水电厂、金珠江双氧水厂……白天鹅塘见证了荔湾沿江重工业的无限辉煌。

现在,从新沂会馆出发,我们领略到了由老厂、仓库、码头组成的古朴的工业文化景观。

信义俱乐部

信义会馆是广东水利水电工程的旧址。保留了旧车间的基本结构,门、窗、墙和内部细节以现代风格重建。外墙涂成赭石红色,在阳光下耀眼夺目。

从老房子里拆下来的青砖用来铺地面

木梁,简单的家具

大落地窗…

另外,红砖墙、绿色常青藤

后工业时代的建筑风格是它

">最独特的景点


旁边珠水悠悠


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令人心旷神怡


园区不大


苏式厂房被改建成各个设计创意公司


各种艺术展览常年不落幕


艺术气息浓郁~


(图:创意园地图)


1850创意园


1850创意园在白鹅潭江边


原华南区最大的化工基地金珠江双氧水厂


现有76座融入创意设计出来的厂房


每一栋房屋也形状不一,各有特色


园区内的指示牌利用了废旧的机器部件


涂抹上鲜亮的黄色外衣


工业感与时尚并存


最漂亮的是那连通建筑的室外楼梯。草木蔓发,绿植攀爬上那铁锈斑斑的钢铁扶手楼梯,岁月的沧桑故事仿佛在低低吟唱,这是大自然设计出来的纯天然的绿色建筑~


偷得半日闲,在这走走停停


随处拍拍


蓦然发现不少新奇创意物件


用纸折成的大风车和骏马


带你进入童话王国的想象世界里~


时尚感、工业味、艺术气息


这就是1850倡导的艺术创想生活


亚细亚花地仓旧址


在往南走,不远处可以看见亚细亚花地仓旧址始建于1906年的储油仓库,占地面积3.3万平方米。


如今仍可见,四座圆柱形油罐矗立其间


进入其中一个油罐的内部可以看到


油罐的外壳由约15毫米厚的钢板加上铆钉制成。


四座油罐中最高的可达12.57米,


最大的直径为20.70米


亚细亚花地仓旧址


宏信922创意园


沿着江边往东走,便是宏信922创意园,近代史上赫赫有名的老字号企业协同和机器厂旧就在其中。


究竟有多威水?


↓↓↓


■ 1912年,研制成功“米磨二号”碾米机。


■1915年,仿制成功中国第一台船用柴油机。


■1966年,改名广州柴油机厂,后发展为华南地区最大的柴油机专业制造厂。


旧址仍保留1座旧厂房,金字架屋顶,山墙为巴洛克风格,外墙为灰砂砖。


正门顶部上方原刻有“协同和机器厂”商号,门楣上方雕有厂房所建年代“1922”。厂房内还有天车导轨。


前身是协同和机器厂的广州柴油机厂


园内还有不少


承载着过往历史印迹的旧厂房


化身为小资又文艺的创意园


岭南风格与后现代风格相融合的建筑特色


也成了又一个打卡圣地


敬梓里


02


PART


幽长的走廊、狭窄的楼梯、斑驳的墙壁


抬头仰望,所见连瓦片也带着旧时光的芬芳


墙体上带有历史痕迹的工厂宣传语


走进敬梓里文创社区


仿佛穿越时空走进旧时光


敬梓里文创社区位于


广州市中山七路敬梓里2号


由旧工厂改造变身为


集零售、手工、独立品牌


工作室、轻食、休闲


为一体的文创社区


错综复杂的楼梯结构


加上空间间隔的灵活性


这里营造成一个“迷宫”


自从正式开放以来


“迷宫实集”是这里一直运营的品牌活动


吸引了超千人探秘“迷宫市集”


03


PART


OE原创元素创意园


荔湾西村的OE原创元素创意园


前身是广州啤酒厂,始建于1934年


至今已有80多年历史


是广州第一家大规模生产的饮料厂


它代表着当年广州工业化的辉煌历史


“细路仔饮菠萝啤啦~唔会醉”


每个老广州都喝过的广氏菠萝啤就在此诞生!


创意园内的路名


都是西村人不能褪却的厚重历史记忆


富有艺术感的螺旋式楼梯


任何角度都可以拍出大片的感觉


广州色彩最丰富的创意园可能就是这里!


色彩缤纷的墙


焦糖色、葡萄紫、柠檬黄、巴黎绿


随手一拍都是流行色!


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


一段段城市工业文明的根脉


是很多人情感的寄托、精神的维系


对广大产业工人和城市民众而言,高高耸立的厂房和不再轰鸣的机器不是冰冷的钢铁和砖石,它承载着几代人的奉献和理想,在保留中开发改造已赋予工业遗产以“活的灵魂”。


如今,荔湾这些改造后的老仓库旧厂房都被打造成“爆款”网红打卡点,显示着现代主义的工业建筑遗产获得重生的骄傲。在为市民们提供更多的娱乐休闲之余,也更好地展现荔湾日新月异的发展和变化,在留住历史的同时,又延续了未来。


承载了城市记忆的文艺拍照点这么多


周末都不够用了呢


快拉上朋友出门去打卡


准备晒爆朋友圈了~


【文字、编排:荔湾区融媒体中心 古宝仪】


【摄影:广州荔湾发布往期、遇见广州、老人报记者 杨锋、信息时报 陈文杰、一曲彩虹博客】


点分享


点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