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李伟
编辑|
5月6日,丸股(603983。SH)收于每日55.30元/股的涨停。盘后公告显示,持股6.72%的股东L资本广州美容有限公司(以下简称L资本)提前终止减持计划,期间未减持股份。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私募股权投资机构,L Capital于2013年成为Maru第二大股东,至今已有8年。尽管公司时间很长,但L Capital仍有强烈的减持和退出欲望。
根据马鲁股份的招股说明书,孙怀庆和王小普为公司的实际控制人。马陆股份2013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作出决议,将孙怀庆、王小普持有的马陆10%股份转让给L资本。L资本在招股书中表示,将在解禁后24个月内减持60%-100%。丸美股份于2019年7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
果然,上市锁定期刚结束后,L资本就抛出了减持计划。2020年7月27日,丸美公告称,L Capital计划通过集中竞价和大宗交易方式减持公司股份,合计不超过2406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6%。
然而,这种减少出现了“误操作”。丸美股份3月9日公告称,L资本未能在春节前后及时交出人员变动情况,误以为仍在实施减持计划,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减持26.12万股,占总股本的0.07%。这种减少构成非法减少。
l资本的“误操作”不仅限于这一次。丸美于2020年10月24日公告称,L资本于2020年8月19日办理了其所持有的公司400万股股份的质押登记手续,主要原因为人员变动及工作疏忽。上述股份质押未及时告知丸美股份。
上述减持完成10天后,L资本再次抛出减持计划,计划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减持,减持数量不超过401.82万股,占总股本的1%。但上述计划于今日早间终止,Maru宣布L Capital并未实施上述减持计划。
一方面大股东套现离场,另一方面股价持续下跌。2020年5-7月,Maru股价仍在80元徘徊,随后向下波动,今年2月4日跌至44.60元/股的低点。从2020年5月18日达到的股价峰值92.47元/股计算,该股近一年股价累计下跌40%。
从马鲁股份的基本面来看,公司业绩的持续下滑也可能是股价走低的原因。
丸股于2019年7月上市,但起步不利。丸美股份表示,2020年受疫情影响较大,产品总销量同比下降9.61%。到2021年第一季度,仍然没有明显改善。今年第一季度报告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04亿元,同比增长9.1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亿元,同比下降15.75%。
光大证券因马鲁股份业绩低于预期下调评级。该机构最新研究报告显示,鉴于Maru股份2021年一季度业绩恢复慢于预期,预计公司短期内将加大战略投入,将2021年至2022年盈利预测分别下调14%和13%至每股1.35元和1.58元,评级也将由“买入”下调至“增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