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32个贫困县全部脱贫,中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经过70多年的艰苦奋斗,7亿多农村贫困人口成功脱贫,中国历史性地告别了绝对贫困。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被列为“十四五”期间和今年的重点任务之一。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也是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号角已经吹响,救援人员已经出发。
作为积极参与脱贫攻坚战的代表性企业之一,碧桂园在后贫困时代逐渐探索将重心转向乡村振兴,聚焦“1 5 N”乡村振兴模式。
也就是说,聚焦一个引领——党建,聚焦五大振兴——产业振兴、人才振兴、生态振兴、文化振兴、组织振兴、实施可持续产生效益的产业模式和公用事业乡村振兴项目等。探索能生血、能持续、能复制的碧桂园乡村振兴之路。
党建引领精准帮扶 锚定振兴方向
“做好党建工作推进脱贫攻坚”是脱贫攻坚的重要举措。碧桂园集团坚持“像盖好房子一样做好企业党建工作”,明确“是党和政府扶贫工作的有益补充”。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指导下,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立足帮扶地区实际,切实做到精准帮扶。2018年至2020年,在“4 X”扶贫模式中,碧桂园高度重视党建在扶贫工作中的引领作用,坚持在扶贫项目上建支部、在扶贫推进的地方建支部,帮助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碧桂园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通过“村企党支部结对”共建,共同培育文明乡风,大力推动村民向往美德,树立正确的劳动致富观念。帮扶县建立了一线党支部,已与190个贫困村党支部结对。通过特色党课、火线入党等“党建扶贫”持续联合活动,贫困村形成了脱贫攻坚的良好氛围。
同时,推动碧桂园党组织和扶村党组织结对共建,组织英德市43个党(总)支部和78个贫困村开展党建共建活动,重点开展推进思想强化、培育农村能人、关爱弱势群体、建设党建活动中心等全方位帮扶。在丰富基层党员精神生活的同时,基层党建的硬件设施也得到了完善。2020年,碧桂园以不同形式开展党建共建活动102项,惠及贫困户6221户、17131人。
碧桂园威远县项目部与香布路村共建村党支部
“老村长”成为碧桂园典型的扶贫模式,受到广泛好评。选聘140名德高望重的“老村长”作为碧桂园集团扶贫的“公益岗”,打造一支“不走的扶贫队伍”,解决部分贫困群众目标不明、志气不足的问题,“党建”
扶贫”落到实处。截至目前,各县“老村长”帮扶覆盖贫困人口约6.8万人次。在开启乡村振兴之路时,碧桂园也始终坚持党建引领,与地方开展党建共建,创建起党建引领的学习型社区,共同促进乡村治理。
在今年全国脱贫攻坚表彰大会上,碧桂园党建共建村——中共平江县梅仙镇三里村支部委员会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荣誉称号。三里村“两委”通过创新分类管理,建立动态监测机制,实现精准帮扶、精准施策,防范致贫、返贫风险,“四色卡”管理模式在全县得到推广。
为了激活宁陕县核桃产业带动更多农户致富,当地县党委联合碧桂园、国强公益基金会等社会力量,创新产品研发和市场拓展。由碧桂园集团设立200万元的党建专项基金,通过“党支部+当地行业协会+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探索党建引领产业发展,把党在农村的政治优势和产业链建设的经济优势结合起来,从生产、加工、销售等方面进行全产业链帮扶。
前端生产方面,以返乡扎根创业青年致富带头人为抓手,碧桂园帮扶项目部配合宁陕县委、县政府,组织陕西烨林现代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分别与宁陕县11个核桃合作社成立核桃协会,成立包含30多名党员的党组织,通过党组织力量,从源头提升核桃原料质量;产品加工方面,碧桂园、国强公益基金会捐赠核桃仁加工生产线、组织建成核桃仁无尘车间。

碧桂园宁陕县党建引领核桃产业扶贫车间加工核桃产品
后端销售上,则利用碧桂园优势产业资源,通过国强公益基金会旗下社会企业碧乡转化干核桃礼盒、琥珀核桃仁、核桃油等多种产品,打造宁陕核桃品牌。截至目前通过线上、线下及内部采购等渠道,助力销售超250万元,链接约2000户农户,有效激活宁陕县的核桃产业。
实现全产业链帮扶 激发乡村新动力
从脱贫攻坚开始,碧桂园就一直致力于为帮扶地区建立起造血式、授人以渔的产业扶贫项目和产业模式。这些模式已经在实践中得到检验,有效助力本地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和脱贫增收。

湖南平江泊头村苗木产业基地
2017年底,碧桂园集团进驻鱼咀村,并派驻专职帮扶小组帮助鱼咀村探索脱贫致富之路。为探索授人以渔的可持续性产业扶贫项目,碧桂园出资31万元扶持鱼咀村碧鱼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助力合作社开展团队组建、社员招募、制度完善等工作,并建设70亩稻虾共作产业基地,有效利用低洼积水的闲置土地资源发展优势产业。
截至2020年12月30日,已建成70亩稻虾共作基地,并顺利投产,2020年已销售小龙虾3176.9斤,销售货款93321.4元,带动合作社内8名村民务工,发放务工工资15万余元。
碧桂园连樟村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2019年5月15日开工建设,项目占地74亩,总投资4000万元,由英德市碧乡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是2019年广东省第二批省级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核心组成部分。

连樟村乡村振兴学院
2020年,是项目建成后第一个完整的运营年,共计产出圣女果15万斤、小西瓜8万斤、哈密瓜12万斤、草莓18万斤,同时搭配种植生菜、球菊等经济作物,年产值达到646万元,为村集体支付土地租金及分红资金15万元。园区内2020年度共聘请本地村民31人,共发放务工收入120万元。
与此同时,碧桂园在连樟村投入500万元通过招商引资的方式引入广东碧辉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建设的茶叶深加工项目,打造连樟村茶产业深加工高科技示范园区。该项目是一个集一二三产业高度融合的茶叶产业项目,从茶叶种植、加工、销售、观光旅游几大方面全方位带动连樟村茶叶产业及上下游产业发展。
截至2020年12月31日,项目已完成建设并投入试运营,共建设生态茶园200亩,建设有茶叶深加工粗制车间及精制车间、办公楼、宿舍楼等设施。2020年度共提供就业岗位35个,发放务工收入563000元,在英德及梅州两市收购茶叶44802斤、竹叶11600斤、桑叶6210斤、灵芝285斤,为周边村创收4624180元。
在日前的全国“两优一先”表彰大会中,中共英德市连江口镇连樟村党总支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据悉,连樟村村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6年不足4000元达到目前的21414元,村集体经济收入2020年突破百万元大关。先后获评广东省文明村、广东省十大美丽乡村、广东省乡村治理示范村,2020年被纳入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广清接合片区连樟样板区。
根据扶贫和乡村振兴的实践经验,碧桂园一共总结了五大振兴方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生态振兴、文化振兴、组织振兴。通过五大振兴、多维努力、全方位覆盖,碧桂园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发展新动能。
自2018年起,碧桂园将扶贫正式上升为主业之一,成立200人的专职扶贫团队,并主动参与全国16省57县的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工作,探索稳定脱贫、持续减贫的长效机制,已助力49万人脱贫。
记者 黄婉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