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校园创新创业项目点子 创业亏钱

一个年轻人用5万元在广州某工业区城中村开了一家小饭馆,取得了每年进百万的成功。在此之前,这家店已经和不同的老板开了三次店,每次都是短时间亏损,以失败告终。这个年轻人用什么法宝开了这家餐厅?他拥有什么样的餐馆?有哪些商业提示?成功的秘诀是什么?

文字|杨华斌

案例背景:三开三败

广州白云区是一个工业城市,在一个工业区的路边有一个100平米的小店。这个小店,原本是个小仓库,被改成门面出租。这家店东南全是工业区,西北一条大马路,对面一条街就是汽配市场和建材装饰材料市场。每天,大量的顾客在这个市场批发商品。同时,这条街还孕育了十几家各种规模的餐厅,主要有湘菜馆、客家菜馆、粤菜馆。市场后面靠近旧机场。餐厅前面空间大,可以停好几辆车。住在附近的人数大约是10万。从客观环境来看,餐厅的地理位置离市场有点远,但有停车的空间,而其他餐厅的停车大多在人行道上。

它的背后是一个大约有成千上万工薪阶层的工业区。

这是一家小商店。改成门面后,三个老板来开店,都失败了。

第一家餐厅是川菜馆,门面漂亮,大红灯笼高高挂,引人注目。有八张桌子,有100个座位。2个厨师,2个食材,1个采购员,1个收银员,老板也是会计兼收银员。以纯川菜为主,价格偏中。主要针对对面批发市场,希望从斜对面市场抢一些客户。开幕前几天,人很多,很热闹。市场上的一些顾客确实开车过来吃饭。然而,几天后,当人们加入进来时,这项业务立即衰落了。第一个月业务量3万元,但几乎一半的费用都花在了招待上,净亏损5万多元,还不算开店的装修投入。第二个月亏损较重,营业额只有一万多元。第三个月,餐厅老板贴出了转让通知。

开潮州菜的第二个老板来了,也开得轰轰烈烈,惨淡收场。价格比四个菜还高。最高记录是连接10天后零收入,没有客人上门。为了弥补收入,烧护城河的生意推出来还是挺不错的,因为只收2块钱,还有工薪族时不时过来买,花钱。但好景不长,两个月后就贴出了转会通知。

第三家是湘菜馆。这条街上还有一家著名的湘菜馆韶山冲。所以这家餐厅的价格低于前两家,属于中下价。它的主要目标仍然是斜对面的批发市场。因为价格比较低,后期工业区的一些打工仔请客的时候不在工业区的摊位上,也有来这家店的。此外,还动员员工在批发市场散发传单,每天提供特殊服务,以及外卖快餐服务。这一举动确实从批发市场带来了一些顾客,也吸引了一些高薪的打工仔来这里请客人吃饭。但是看起来客户很忙,月底结账还是亏钱。3月份,没有盈利。4月,旺铺的转让通知也贴出来了。

六招致胜

小刘是湖南浏阳人,是这个工业区一家服装厂的平面设计师,月薪4000多元。18岁时,她在广东工作不到10年,攒了8万多元。她早就有了创业的想法。第一家川菜馆,女朋友过生日,专门在这里请客,第二家潮州菜馆,他在那里买了护城河。第三家湘菜馆是常客。每隔一段时间请好朋友吃饭。并向店主提出了很多建议,但遗憾的是没有采纳。目前,这家餐馆必须转让

小刘的家乡蒸菜在当地很有名。小刘一直想在广州开一家这样的清蒸店。你的机会来了。他一方面和湘菜馆老板交涉,另一方面和老家父母取得联系,请了一个会做蒸菜的信得过的人来广州。

经过半个多月的谈判,因为他们是老乡,小刘被打了一个很优惠的价格,只有3万元。空调、消毒器、桌椅板凳等餐厅用品全部不动,保留两名经验丰富的服务小姐。

因为一切都是现成的,只有厨师是新来的,小刘的远房亲戚,毕业于长沙厨师学校,有两年蒸蔬菜的经验。只有两个服务员,一个食材,一个收银员(女朋友),什么都做,策划了两天就开业了。第一个月实现盈利,第二个月收回投资成本。从第三个月开始,每个月的净收入就超过了几万

进帐。一年下来,赚足百万。


小刘主要用了六招,使生意火爆起来:


第一招:找准市场定位,细分菜种


以特色小炒+特色蒸菜+工业区大食堂快餐店的定位作为突破点。与工业区旁边的一条食街形成差异化。从消费群体来看,他锁定了以工业区的打工仔为对象。在菜种上,以湘菜蒸菜为主,肉菜类,一盘蒸菜只卖3元,青菜类只卖1元,而饭以也小盒装,以蒸后的形式,每盒售1元。这样算来,吃一个盒饭,可自由搭配,最低只要2元(一个素菜一盒饭)。同时,为适应请客需求,也推出了湘菜系列菜种,可作为补充。另外,还针对对面的批发市场,推出了10元商务套餐的外卖服务。


第二招:多渠道多方法推广。


小刘印一二种宣传单,针对工业区的打工仔,则以“最低2元一个盒饭吃好”为口号,在工业区发放。针对批发市场,则以“商务套餐”为主打,每家每户商铺发放。而在工业区里面的宣传,刘利用熟门熟道的关系,只是请管理处几个人吃了一餐饭的代价,便在几条主要街道拉起了餐馆开张酬宾的广告横幅,另外还在店门口的大空地上,建了两个大棚,以备临时用餐之需。


第三招:统一识别形象。


小店开张,生意即忙不过来,自第二个月起,小刘增加了4名服务员,为了区别服务员,提升小店的形象,小刘觉得有必要统一形象,便订制了10套工作服装。名片、店牌也重新请人设计。


第四招:根据需求增加服务品类。


时值夏天,夜宵市场火爆,小刘发现,工业区的工仔由于白天上班累,晚上大多喜欢喝啤酒吃宵夜,吃烧烤。所以,又增加了烧烤和夜宵服务。


第五招:花样促销,拉动收入。


为推进销售,从第三个月开始,小刘又特地想出了点子:一是针对经常来吃饭的工仔,推出200元包月制(中晚餐)。此举一推出,即受到工仔无比欢迎,吸引了100多个包月,此举以人平纯利每月100元计算,则赢利2万元;二是与自己原来的工厂联系,成为工厂定点食堂。工厂有200多名员工,作为公司集体定餐推出,每人每月300元(回扣50元人),仅此一限,每月固定收入为5万元。三是针对批发市场的客人,小刘只锁定常驻客户,挨家挨户发宣传单和订餐名片,当天就订餐电话不停,忙不过来。平均每餐送餐达300个。每月仅送给批发市场的就有6000多个商务套餐。此项每月销售达6万多元。加上平常的小炒业务,每月的销售额平均达20万元。餐馆 的利润一般都是以100%的来计算的。小刘的纯利,我们以60%来计算,则每个月就有10万以上!!一年下来,则实现了一百万的纯收入!!


第六招:诚信经营,永不欺客,加强管理和服务。


此为小刘的开店宗旨。无论任何时候,小刘要求员工不得偷工减料,不得欺瞒顾客,不得无端拖延时间送餐。还要女朋友从有关酒店的书上抄了一些理念性的东东,作为企业文化张贴在店内。比如“十要十不要”“十分钟送餐”“文明待客”等等规定。让客人觉得这个店子很真诚和温暧。另外,就是加强管理和服务,各司其职,分工到位,比如,为解决客多就餐难的问题,特地成立送餐组,规定,凡集体就餐的,必须以送餐形式在客人指定时间内完成。


现在,经过一年的时间发展,小刘的“XXX菜馆”已发展至拥有固定员工20多名(其中厨师和服务员对半),送餐员工20多名,在一年时间赚了100多万。


点评:


四个不同的老板,四种不同的开店方法。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前三个老板的主要市场锁定就是以斜对面的批发市场为目标。而最后一个则是以背后的工业区为目标。前三家的致命错误就是定位的错误,没有考虑到消费者消费上的便利:想想看,要不就开着车子,转个大弯才能过来就餐,要不,就下车,横过马路来就餐。有什么能吸引他们这样做呢?他们在身边就已有了七八个可以选择的酒店了。价钱的便宜,这不是请客者要过来的理由,相反会增加客户对此举产生的反感,当然是特色菜就是另一回事了。但是,从三家酒店看来,都没有特色服务。所以,导致了必然以失败结束的结果。第三家老板,因价位拉低,以工仔为对象的客人人气增长,此时若适应市场,改变策略,应不难解决赢利问题,可惜老板死守对面的批发市场不放,没有注意到背后的一个大市场存在。


第四个老板小刘,不同之处就是锁定了背后工业区上万的打工仔的大市场。并且,以蒸菜作为不同的特色菜种,以此差异化营销为突破,取得了成功。另外,在营销模式上,追求新方式,如根据工业区厂家没有食堂的特殊因素,将自己的餐馆定位工业区大食堂,推出小炒服务、包月服务,工厂集体定点食堂服务,商务套餐服务。在推广上,也与第三个有区别,根据不同对象而用不同诉求,并且,不在路上发传单的形式,而是进入市场,以挨家挨户的形式发放,增加了针对性,提高了有效比。在服务模式上,通过客人分流模式完成。如外卖送餐,集体送餐等,从而使餐馆保置一定有空位率,以提供更高利润的小炒服务。


准确的市场定位,差异化的菜种搭配,多渠道多形式的推广模式,诚信的服务和强化的管理这应当是小刘老板成功的主要“四大法宝”。


—无干货,不接客!做你的私人商学院!—


【o2o商学院微信公众号:o2ob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