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互联网项目管理 证书 项目管理专业硕士就业

复旦大学位于上海,是教育部直属的“985工程”世界一流大学。有邯郸校区、林峰校区、江湾校区、张江校区,直属医院35家,附属医院17家。

学校有23个A类学科。

一、2020届就业

复旦大学2020届毕业生9525人。不含高职学生、港澳台学生和国际学生。

本科毕业生2999人,硕士毕业生5050人,博士毕业生1476人。

1.就业率

截至2020年10月31日,

整体就业率为97.54%。

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的就业率分别为96.13%、98.18%和98.24%

其中,2020届本科毕业生2999人,毕业去向以升学为主,其中国内学生1373人,占比45.78%;出国深造614人,占20.47%;就业人数875人,占29.18%;定向培养的比例为0.70%。2020年硕士毕业生共5050人,毕业去向以就业为主,其中就业2888人,占比57.19%;全国上学人数172人,占3.41%;出国深造99人,占1.96%;定向培养的比例为35.62%。2020年博士毕业生1476人,毕业去向以就业为主,其中就业1221人(其中国内博士后299人,国外博士后23人),占比

82.72%;定向委培比例为 15.51%。



2、本科生两年对比


与上届相比:


国内升学同学明显增加,主要是考研同学大增;


境外留学减少;


深造人数较上届增加200余人,因毕业总数增400余人,深造率下降。


就业率略降,受疫情影响不大。


受疫情影响较大的是留学率。


二、深造情况

1、国内升学


升学人数为 1545 人。本科生国内升学 1373 人,硕士生国内升学 172 人,占硕士毕业生的3.41%。


94.61%的国内升学本科生赴复旦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院继续深造。


本科生升学高校:计算→复旦大学 1187人, 北京大学 31人, 上海交大 31人, 清华大学 37 人,中科院 13人。




2、境外留学


出国出境深造 713 人。


本科出国出境深造人数为 614 人,硕士出国出境深造人数为 99 人。


按学科大类统计,在出国出境深造毕业生中,理工类占 比 39.82%,文科社科类占比31.56%,经管类占比 19.78%,医学类占比 8.84%。


留学目的地遍布 19 个国家(地区),首选国家(地区)为美国,占出国出境深造总人数的41.80%;其次为英国、新加坡,占比分别为 17.53%、9.82%。


2020 届毕业生中共有 400 人赴世界排名前 50 名的境外高校 深造,占出国出境深造总人数的 56.10%。


其中,赴排名前50名的境外高校深造的本科生中有362人,占出国出境深造本科生的58.96%。




3、本科生保研、考研


根据复旦大学教务处《关于发布2020届推免生推荐名单的公示》:2020年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名额共计1034人。其中包含支教团、特长生、临床医学试点132人。


在就业报告中,毕业总数2999人,应不含西藏班,可能也不含长学制医学生。


重新计算保研率为34.48%。


考研同学339人,较上届大增。考研率11.3%。


2020届推免生1034人保研去向:


  • 867人保研本校。
  • 其余同学主要保研985高校。

保研北京大学18人。主要保研北大物理学院、法学院、 教育学院、叉院。


共整理保研清华大学23人。主要保研清华经济管理学院、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社会科学学院、生命学院 。


保研中国科学院大学13人。主要保研国科大物理、化学、计算生物学专业。


①爬虫抓取部分高校如下:




根据国内升学高校计算→保研复旦大学867人,考研本校320人。


保研北大18人,考研13人。


保研清华23人,考研清华15人。


保研国科大13人,考研无。




三、工作情况

2020 届毕业生中协议和合同就业人数为 4938 人,其中本科生 851 人、硕士生 2867 人、博士生 1220 人。




1、就业地点


大部分毕业生在东部地区就业,


  • 其中在上海就业人数占 66.12%,比例较上届72.75%降低;但人数较上年增加416人。
  • 其次是广东、浙江、北京、江苏等地。





赴长江三角洲地区(除上海市)、西部地区、粤港澳大湾区、京津冀地区就业的分别占协议和合同就业人数的 10.81%、4.54%、8.06%、5.06%。


在西部地区就业的毕业生多选择四川、云南、重 庆、陕西等地,中部地区以安徽、河南、湖北为主。相较 2019 届,2020 届毕业生赴西部地区就业人数增长 28.74%。




2、就业单位




  • 本科生就业单位性质分布主要集中于各类企业和医疗卫生单位, 占本科毕业生就业人数的 69.45%和 13.63%。
  • 硕士生就业单位性质分布主要集中于各类企业和党政机关,占硕士毕业生就业人数的 73.04%和 7.92%。
  • 博士生就业单位性质分布主要集中于高等院校和医疗卫生单位,分别占博士毕业生就业人数的 37.05%和 30.25%。



3、就业行业


相较 2019 届,2020 届毕业生在政府机关/公共服务/部队,高等院 校/科研设计单位,制造业,互联网、信息和软件服务等行业就业的毕业生比例均有增加。




去机关、部队421人,较上届322人明显增加。


其中,本科毕业生就业领域集中在互联网、信息和软件服务,服务业,制造业,医疗卫生,政府机关/公共服务/部队等行业,就业人数占本科生就业总人数的 68.74%。相 较 2019届,2020 届本科毕业生在政府机关/公共服务/部队等行业的就业比例有所增加。


2020 届硕士毕业生就业领域集中在金融,制造业,互联网、信息和软件服务,服务业,政府机关/公共服务/部队等行业,就业人数占研究生就业总人数的 76.21%。相较2019 届,2020届硕士毕业生在制造业,互联网、信息和软件服务等行业就业比例均有增加。


87.38%的 2020 届博士毕业生集中在高等院校/科研设计单位、医疗卫生、制造业等专业性较强的行业就业。相较 2019 届,2020 届博士毕业生在政府机关/公共服务/部队,高等院校/科研设计单位等行业就业比例有所增加。


4、重点单位


2020 届毕业生中超过 2360 人次报名参加 28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选调生及党政储备人才项目招录, 233 人完成签约派遣,连续五年持续增长。


2020 届毕业生中有 1287 人进入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领域就业,占企业就业人数的 43.54%。


共有 3136 人赴重点单位就业,占协议和合同就业人数的 63.51%,近三年来持续增长。其中,赴重点单位就业的毕业生主要集中于医疗卫生、制造业、高等院校/科研设计单位、金融、互联网、信息和软件服务等行业。


其中,毕业生就业十人以上的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