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开个vr店多少钱赚钱吗 开个vr体验馆挣钱么

VR线下体验店不适合跟风,所以入坑要谨慎!

在南京某VR线下体验店,向店员讲解后,

店员:“等一下,我给老板打电话。”然后睡在射击坑里的杨涛睡眼惺忪地站了起来。

这是我们去的南京第一家VR体验店。整洁明亮的几十平空间里,除了员工和我,没有其他人。

楼上靠近过道的另一个体验区,一对情侣坐在沙发上,兴奋地玩着索尼PS VR。

在几百米外熙熙攘攘的商场里,街角VR体验店的一个小黑哥坐在柜台前,打了《王者荣耀》。

在几十公里外的另一家体验店,空荡荡的店里连店员都找不到。

对话VR线下体验店店主:给我个机会,我可能就不开这个店了

在诺大商场还是很难找到VR体验店。梅走到前台,描述了很久什么是VR,才找到了名为“VR虚拟体验馆”的体验店。

“VR虚拟体验馆”位于一圈女装店中间。和我们记忆中的大多数体验店一样,这里有过山车、赛车、原地步行者等各种硬件外设。

不过可能是因为镁客君去了一个工作日,商场人不多,所以这家线下体验店只有一个员工在柜台。

刚睡醒的杨涛看到镁客的到来,惊呆了。今年3月,杨涛在金鹰开了这家店。“当时我花了六七十万买了这些设备。”杨涛说,几个月后,他们至少需要半年时间才能收回成本。

在镁柯俊的十五分钟采访中,基本上没有人来体验。杨涛还说周末三个时段人比较多。“饭前饭后是高峰期,尤其是家长带孩子来体验的时候。”

在其他三家VR体验店,答案相当一致。

离开时,我看了看被“冷落”的机械设备。镁柯俊问了一个问题:“如果再给你一次开店的机会,你会选择做VR体验店吗?”

杨涛摇摇头。“不会,我肯定会选择一些能沉入儿童娱乐的体验。”

刚刚运营4个月的VR线下体验店老板,已经开始后悔自己之前的决定。采访中,他也能感受到,自己并不看好线下体验的发展前景。

年底我们可能就要关门大吉了

,杨涛告诉我们,楼上最近开了一家VR体验店。梅去的时候,发现店里可能有点“穷”,楼梯围栏周围摆了七八个电视屏幕,每台电视前面都摆了一个红色的沙发。

一对情侣坐在其中一个沙发上,饶有兴趣地体验着PS VR,而看店的高个子哥哥则忙着指导怎么玩。经过采访,我了解到这个围栏建的“体验店”也是一家连锁店,在南京其他几个区都有分店。

这个VR体验区没有我们平时记忆中的大规模VR播放外设,只有简单的电脑主机、电视、HTCVive、PS VR等等。

“你的店什么时候开的?”

“开业时间不长,就在6月初。”

不过这个代号为“黑猫VR”的体验区,有着非常好的地理位置卡。

;">“对面正好是一家生意特好的自助餐厅,晚上人多等号的时候有不少人来体验,前面是电影院,也有蛮多情侣在开场前来玩个十分钟。”


从小哥的描述中,这个略显简陋的体验区可以说是占据了地利和人和。不过,酷爱捣鼓VR游戏的他倒是吐槽了不少VR体验上的问题。



“有时候因为身体和游戏里的自己不同步,玩的时候会很晕。而且游戏内容也少,更新得特别慢。”


相比较几十平的体验店,这种形式的体验区成本低,而且也没有房租压力,小哥透露商场只是从收入中拿提成。但是即使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下,他依然非常悲观得看待这种类似体验区的发展,“之前我们公司在XX开的店不到半年就关门大吉了。我这边能撑得到年底就不错了。”


VR线下体验店该何去何从呢?

最后两家VR体验店可以说是门可罗雀,这家名为“嘿科技”的体验店,找了半天也没有看到负责人,了解后知道平常都是旁边的魔术师兼职看店。昏暗的灯光下,赛车式、骑自行车式的VR外设显得颇为“凄凉”。


也许是因为兼职,魔术师对于VR体验的了解非常有限,采访的过程中,他表示,“平常也没什么人,店里面最受欢迎的是一个三屏互动的赛车VR体验,小朋友特别喜欢!”



另外一家体验店是这次走访中最大的一家,虽然镁客君常年路过,然而里面基本上都是空无一人,负责体验的人接受采访的时候言辞闪烁,不愿意透露更多关于目前运营的情况,只是一再地强调以后再议。



无需多说,镁客君去的这些体验店中,大家的日子都差不多难熬。收费模式上,一般有按次数或者按分钟两种计费方式,总的来看体验价格在同类型娱乐消费产品中属于中等。这些线下体验店靠着节假日以及周末的几波流量,目测还可以再撑一段时间。


而对于这些开VR体验店的人来说,或许他们对于行业的认知不是很多,但他们是站在“VR近距离接触消费者”的第一线。然而即使如此,他们也非常悲观地看待自己所处的市场大环境,只能说如果想要凭借VR挣钱,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有很多人把这种艰难的生存环境归结为内容、硬件的不成熟,诚然这些都是原因之一,但是正如我们之前采访超级队长王磊所提到的,“VR体验店的本质是实体生意,不是VR线下体验店的倒闭率是70%,而是所有实体店的倒闭率都很高。”


在这种情况下,刨除技术因素,如果体验店的服务、落地运营、标准化都能建立相对优势,也就不会在优势劣汰的大环境下被其他人从市场中挤压出去。也就是说,当VR行业整体的步伐放慢时候,不妨先把运营和服务做好。在没有绝对优势的时候,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扎扎实实的‘脏活累活’中。


一句话总结,VR线下体验店不适合跟风投入,入坑真的需谨慎!


最后,记得关注微信公众号:镁客网(im2maker),更多干货在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