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标“柳叶刀”已经成功注册。
文字|铅笔路记者李莉
“医生”和“烧烤”这两个看似无关的词在“柳叶刀”这家烧烤店却被联系在了一起。《柳叶刀》是一家由医生经营的烧烤餐厅。在这里,这个词是一个双关语,既是手术刀,也是烧烤刀。
与为了做出健康的烧烤,创始人王建和程丝制定了几条规则:食物不隔夜、不使用二次油、不加色素和添加剂。,的其他烧烤不同,《柳叶刀》的核心群体是医生和学生等知识分子。他们在选择网站时也会考虑这两个因素。为了吸引客户,他们还推出了SCI论文打折、学术活动免费场地等活动。
目前,今年5月,“柳叶刀”还推出了健康餐,第一步主打会议餐和团餐。《柳叶刀》平均每天接待约300人,月流量约52万。
注:王健、程思承诺文中数据正确,并对内容真实性负责。铅笔痕迹做客观真实的记录,速记记录已经备份。
医生创业做烧烤
七月的一个下午,北京下着毛毛雨。一家烧烤餐厅亮着几盏灯,门上的牌匾上挂着三个字——《柳叶刀》。
“柳叶刀”这一店名源于顶级医学学术期刊 《柳叶刀》 ,不仅店名独特,而且创始人是典型的“斜杠青年”。,的创始人王健和程思以及其他14名股东都毕业于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并在联合医学院等顶级医院工作。
白天在医院看医生救人,下班后可以脱下白大褂去烧烤。这些医生越界的原因是什么?
我还在上大学的时候,有个天王盖了个夜校,路过食堂。他看见有人在挖废油。后来他才知道那是学校附近的一家烧烤店。他的老板因使用废油和销售假肉而被判刑。这件事让王健很生气,心里埋下了一颗种子:他一定要开一家让人安心的店。
直到去年,王建和三个朋友在一次意外中发生了车祸,因朋友受伤太重,需要募捐筹款,王建突然意识到金钱的重要性,而副业是个不错的选择。考虑过火锅和烧烤。“海底捞是火锅行业的领头羊,难以超越,烧烤也没有代表符号”。此外,王健是徐州人,当地的烧烤在江苏很有名,所以他们决定开一家烧烤店。
《柳叶刀》店里有20张桌子。最近客流量太大,每天开门都会限制人数。
王建调侃道:“我们的烧烤是北京最难看的。”原来,为了保证食物的健康,《柳叶刀》烧烤时没有添加任何添加剂和色素;为了防止腌制过夜的肉产生致癌的亚硝酸盐,他们所有的肉都要求当天拉弦;刷油后全部丢弃,不能重复使用;海鲜易腐,所以王健等人宁愿卖断货也不愿意过夜。
“做餐饮口味是根本,靠噱头不可能长久。”王健是从徐州一家著名的烤肉店学来的调味配方。同时他还承诺,只要老板不点头,《柳叶刀》绝对不会进入徐州。
服务医生、学生群体
创业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去年一年,王建等人经常被房东以规章制度摆放不整齐、店名不合规范等理由勒索敲诈。起初并不明白。王健以为房东是在帮他们解决问题,后来发现房东是故意找麻烦。更有甚者,房东甚至拆了店里的墙。“墙上的画和装饰品都是我们一点点布置的。被拆的感觉就像珍贵的东西被打碎了。”程思说。
虽然身心俱疲,但看到很多老顾客捧场,王建和程丝还是充满了信心。
g>从去年10月开始,不断有媒体开始报道“柳叶刀”,很多人慕名而来。不仅有病人来寻医问诊,甚至还吸引了《柳叶刀》杂志的执行主编。王建介绍,从开店到现在,“柳叶刀”在宣传上没有花过一分钱。他们不断推出一些新的活动,例如为发SCI论文的学者打折、免费为学术活动提供场地等。“我们的出身和背景就是最大的壁垒,技术可以被学去,但品牌的认可度不能。”刚开始,王建还担心会不会被别人模仿,后来慢慢觉得就算学去也是东施效颦。“柳叶刀”有自己的顾客群体——医疗群体、学生等知识分子。因此,在选择店面时,他们一是考虑周围有无知名品牌;二是看附近有无医院或高校。

“柳叶刀”推出的健康餐
近期,“柳叶刀”针对客群推出了健康餐。他们请来北大营养师、NBA森林狼队的营养顾问、中国十佳营养师等人,共同研制健康餐。健康餐分两步走:第一步是做团餐、会议餐,等逐步铺开之后再做2C业务。自己本身就是医生,王建和程丝很清楚医生的需求,所以推出之后就有许多医生群体主动找过来。每卖出一份健康餐,“柳叶刀”会拿出一元钱用于重病学生的救治。
目前,“柳叶刀”每天要接待300人左右,客单价为60元~80元,每月流水52万左右,除去打折的部分,实收45万~48万,净利润约10万。“柳叶刀”正在筹备开第二家店,等在北京稳定之后,他们还会向上海、深圳、广州等一线城市以及西安、武汉等学术氛围浓的城市拓展。
“柳叶刀”的日常运营由职业经理人负责,王建和程丝负责把握整体方向。团队中现已加入上市餐饮企业的高管、就职于国内顶级律所的法务合伙人以及就职于中央广播总台的新媒体运营合伙人。
程丝表示,眼下最重要的还是打磨产品,等开到三四家店之后会考虑融资,将产品复制、扩大。
/The End/
编辑 | 薛婷 校对 | 张潇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