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在网上提到Xi这个城市的名人时,你会想到秦腔的抑扬顿挫。还是千年景区?还是三秦令人垂涎的美食?
如果你想到好吃的,边肖会给你讲讲“刘大饼”和“刘大饼”的创业故事,这两个故事在Xi安大家都很熟悉。
从小就有爱捣鼓的经商头脑
“刘”的创始人刘来自陕西省渭南市白水县的一个小村庄,家里有两个兄弟。为了挣学费,他小学卖气球、冰棍、鞭炮,初中高中寒假写春联,暑假和父亲一起在工地打工。
贫困的生活和严格的家庭教育使他们三兄弟从小就取得了优异的成绩。2008年,他从西安科技大学传播学院毕业,成为众多白领中的一员,但他并不满足于现状。
创业颇有成效,他却依然选择放弃
2010年,他和另外两个老乡凑了4400元第一季度租房,第一次创业,做快递。
创业初期的艰辛让刘对难以忘怀。如果他没钱雇人,他就当快递员,挨家挨户送;如果没钱买送货车,就搭肩膀,用手推车拉;每天忙到半夜,睡个四五个小时是常事。然而,正是因为吃苦耐劳、服务热情、足智多谋,刘的快递网点很快就登上了榜首。但他选择了退出。
“发展看到了局限,这不是我想要的职业。”2013年春天,刘凑钱加入了驾校。也正是因为思维活跃,点子多,刘的驾校招生点一下子就招了300多人,最多6个教练。
创立“刘大饼”店面,3个月后收回成本
2014年8月和9月,刘在安附近偶然品尝了小吃“薯条配馒头”。感觉很好,他脑子里有很多想法。跑了当地所有的商店,吃了一个星期的“薯片配馒头”,他不停地想:“为什么这么好吃?如何让味道更好?Xi人肯定也喜欢吃。”很快,刘买下了配方,在雨花村租了一间18平米的店,并选择了“刘大别号”的名字,并于当年11月23日开了第一家店。
他没想到的是,“刘辣条馒头”比他想象的还要受欢迎。“当我让朋友在开业前试用时,一些顾客不得不购买。”刘说,第一家店试营业第二天实现收支平衡,第三天盈利,三个月后收回全部投资成本。半年后,“刘”的另外两家直营店也开业了,其中旗舰店直接进入小寨SEG。
注册商标,被永康书记关心
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刘不断对薯片和馒头的口味进行改良和调整,使之更符合城市人群,最终注册了“刘大别号”商标。目前全国有“刘”加盟店60多家,最远的在山东。目前,刘自有直营店营业额为700万元,加盟店总业务量达到7000万元。Xi安的直营店准备继续向商业综合体进军。
通过一个小蛋糕,创造了一个“伟大的事业”,刘的创业故事得到了陕西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永康的关注。王永康书记对“刘大别”的创业事迹进行了批示:这种创业英雄值得学习!
02133465023c7e1272" />创立联盟平台,帮扶有梦想的人
“刘大饼”做成了,刘许利实现了“干自己的事业”的目标。但是,在他心中,一直有一个更远大的理想。
“现在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好机遇好时候,有很多和我一样的年轻人有想法想做点什么,我想通过自己的力量、自己的经验来帮这些人。” 基于这样的想法,刘许利与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创建了 “白水创客联盟”平台,先从帮扶老乡创业做起。按照刘许利的规划,在“白水创客联盟”,无论是拥有资金或是拥有项目甚至梦想,都可以来这里寻找适合自己的合作对象。
“我先从白水老乡群体做起,因为老乡之间的信任感更强一些,老乡之间互相帮助,力量很强大,黏合度很高。”2017年初至今,“白水创客联盟”已帮助了很多个“80后”创业成功。这些创业成功的白水老乡,也会回到“白水创客联盟”继续帮助新人。刘许利说,未来他想让“白水创客联盟”升级为“西安创客联盟”“陕西创客联盟”甚至是“中国创客联盟”,让更多有梦想的年轻人登上创业创新的大舞台。
也许我们无法做一些伟大的事情,但却可以用伟大的爱做一些小事。 “刘大饼”能用自己的能力帮助他人,这不就是西安科技大学的精神传承吗?
更多资讯请关注头条号:西安科技大学招生办
部分素材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