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北京的陈先生看中了一套二手房,但中介告诉他房子已经抵押了,所以陈先生必须先向业主支付首付才能解除抵押,才能办理过户。陈先生感到不安。他问新京报记者,买“抵押房”有没有风险。中介提到的运营模式能保证资金安全吗?
解答:
抵押财产只有在解除抵押后才能进行交易。所以,买这种房子确实有一定的风险。
具体来说,麦田地产的专业人士指出,风险在于,如果卖方没有足够的资金偿还银行,将无法办理抵押手续,后续交易也无法进行。更有甚者,一些买房人先是将部分房款支付给卖方偿还银行贷款,但卖方却将其挪作他用,最终“钱房两失”,陷入纠纷。
那么,作为像陈先生这样的购房者,遇到抵押的房子该如何规避风险呢?
首先,在签订合同之前,需要核实抵押金额、抵押权人、抵押解除方式和抵押解除期限。如果可能的话,最好核实业主名下的负债,判断其是否有还款能力。同时,不要忘记将上述事项写入合同,这样才有法律保障。
第二,如果卖方有还款能力,买方可以监督首付,等到过户。这种情况相对安全,除了多了一个卖家的放行程序,其他的交易流程和普通房子没什么区别。
第三,如果卖方没有还款能力,要求买方支付首付款提前还款,要特别注意这种情况,需要确认款项是否实际存入银行。一般来说,比较保险和安全的方式是卖家先联系银行,确定还款日期和扣款日期。买方在还款日直接将款项存入卖方还款账户,然后要求银行办理扣款手续;然后尽快办理抵押过户手续,防止卖方再次抵押。
第四,敲黑板!尽量不要买二次抵押甚至多次抵押的房子。风险成倍增加。
有的买家可能会问,如何确认自己想买的房子是否已经抵押?事实上,大多数有抵押的房子都会在房本上盖抵押章。但由于近几年各地都开始了网上抵押登记业务,房地产抵押登记可以在网上办理,房本上可能没有抵押章。因此,最安全的方式是通过京通APP查看房屋信息或直接前往不动产登记中心。
新京报编辑杨校对李香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