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如果你想创业,首先要谈就业。
一个人,终于考上了大学。
无论是985还是211,或者两者都不是,通过高考的学生和家长都松了一口气,终于考上了,或者说终于考上了。
这三个字是无数学生梦寐以求的。他们又帅又酷又冷。
新生军训刚刚结束,学生们毕业后会发现去哪里的难题。于是,灯火通明的图书馆大部分都是学术内容,百万册书籍成为摆设,鸡肋般的双学位成为好学者的标签,爱好大多与毕业后就业有关。是否出国,是否考研,英语六级,是否转专业.成为热门话题。
因为大学生太多,名校优先,学历更高,证书更多,甚至驾照也会成为未来就业的加分项,都是为了毕业后能找到一份好工作,顺利找到工作。一些勤奋的学弟学妹甚至已经开始在课后学习申论的写作,即使再差,也会拿到教师资格证,即使以后去农村小学工作几年(知青下乡的功过是非没有讨论,但现实是想去的只有少数)。尤其是在北方,公务员和教师是就业的首选。
国情没有错,但就业问题真的摆在每一个大学生面前,选择和不选择都在,只是在增加。
就业难,好工作更难,所以创业成了很多人最(武)奈(杰)目(寿)的事。
记得2018年11月女儿生日前后,国务院发布了关于促进就业若干意见的通知。我记得有贷款支持的内容。大学生能贷不到15万,这些大学生中有四分之一的企业能贷不到300万,所以我还记得很清楚。关于促进就业的意见,为什么创业内容这么多?原因很简单,创业就是就业。
有一个简单的逻辑:
一个没有工作的人开始创业,开了一家高级蛋糕店。
他会很勤奋,挖掘他所有的潜力,并且有很高的生产力。
他把家里亲戚银行里的钱都拿出来了,促进了现金流,当然也有利于经济。
他雇了一个做蛋糕的,一个学徒,一个服务员,他无所不能。他解决了四个人的就业问题。
这个城市有30多家同样规模的蛋糕店,需要一个骑士送货,一根蜡烛和其他备件,还有一个小规模的粮店……他至少支持另外一个人的工作。
如果他在一年内翻了一番,他需要雇佣更多的人,或者很难雇佣到人,他的工资就会上涨.
如果一年后倒闭,血本无归,他至少会为整个经济贡献30多万现金,不管是用来租房还是装修。
这就是创业对就业和经济的巨大拉动作用。
就业难,但和创业不在一个层次,因为概率很低。
纵观国外创业,美国是一个创业氛围浓厚的国家,对创业比较宽容,主要体现在对待失败者的态度上,倾向于认为自己有经验,可以重用。但最关键的区别是,美国的公司破产法非常完整和严格,个人破产法也保护了失败者。毕竟创业九成败。然而,在中国,个人破产没有法律保障。近日,最高法发文,经两次询问,三日内将无财产者从不可信赖人名单中删除。虽然有争议,但也是保护失败者的一种努力。中国公司的许多贷款和借款由公司法人以自己的名义担保,对个人家庭财产承担无限责任。对于小公司来说,如果你真的想以有限公司的名义借钱,有多少银行会照顾你?
美国创业公司的利润比较高,这对创业者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好处。国外经常有存款零利率的消息,但美国的贷款月利率往往达到3%,w
持,创业是很难的。而中国二十多年的风投史,中国股市直接融资的艰难,都证明了他们不是小规模创业者可借助的力量。欧洲和中国有些类似,中国古语成者王侯败者寇,对失败者不算宽容,更多是“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悲怆。这种文化下,一个创业失败者,打工就业可能更难,所以中国创业是一条不归路。我亲身经历的失败后打工的滋味,空有满身能力,待遇不高,不被重用,经常被人质疑:你那么厉害,怎么做买卖还破产了!我能做的,只是静静的在心里想一句:我失败是有我的错,但不是我所有的能力都错了啊。

拿破仑的成与败只能是西方式的
当创业来敲你的门时,你的心可能都想着成功的荣耀,金钱光环下名车豪宅的荣光,这也是激励无数人前赴后继的源动力。人们都知道一举成名天下知,总不记得角落里还有一句,一将成名万骨枯,遍读历史,红极一时的大臣,翻过几页之后就只有简单的三个字:族于市。成败能想明白,就可以开始创业了。
一个创业者,先要算好自己的承受力。
很多年轻人问我,我要创业,父母不给我拿钱,银行不给我贷款,老婆储蓄的钱不给我用,启动资金怎么得到……这样的问题多了,其实都是没想好承受力的表现。给儿子娶老婆买房子,是很多父母一生的心愿,如果没有了,结婚的确有麻烦,这是中国的国情。银行是生意,救急不救穷,不会拿钱打水漂的扶持创业小白。老婆的钱,要维持家用,养还小的儿女,用能共患难才能同富贵来说话,那是无赖式的要挟,爱情不是这样的。
无本难求利,其实是说有本儿更容易逐利。第一桶金,是所有创业成功者的必须阶段,不论来的如何神奇,运气怎样,总是要有这个词。用第一桶金来滚动,至少积累经验,哪怕暂时失败,也还有机会。而拿着别人的钱去试错,即使它是阿拉伯神灯,这本身就不对,是人生观不负责任的表现。金融学里有一个真理,就是资本寻求出路,当你真正有能力的时候,逐利的资本会来找你的,这时候反而要看你拒绝的定力。简单说,你不值,空喊无益。
自己靠不抽烟不喝酒攒了一笔钱,创业如果半年不赚钱,你怎么生活?如果失败,你能不能保住你的本儿?不论投资还是做实业,保本儿的能力很重要,就是你怎么活下去,对家对自己。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如果说的是真英雄,那也是英雄末路的时候,让家人陪你一起做过山车,是人生最痛苦的事,比事业失败难受几十倍。
我想创业,应该干什么?
我想创业,我有非常好的创意!
我才大学毕业,怎么组织自己的团队?
这些都是创业小白最常问我的问题,但似乎都没有卵用,因为这不是创业大门的正确打开方式,虽然它已经在你的心里敲你的门。
我怎么做,才能让李开复认识我,给我天使投资?怎么能认识,这个我真回答不了,但我能回答的是,他只投熟人。

拿钱妙招:如果你想让风投给你投资,先让他们认识你。
想好之后,怎么开始?下篇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