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海口3月9日电:李竹山村“盒子自习室”里的财富
新华社记者严玉静、陈
三月的夏天已经到了海南。循着槟榔花和柚子花的香味,雅坡村整洁平坦的村道,游客们带着房屋路过黎族村,突然,高大茂密的垂吊榕树清凉地覆盖了整个地方,斑驳的树影下,几间方形的木屋脱颖而出。
这些木屋被称为“带盒子的自习室”,每间占地约18平方米,具有民宿和自习室的功能。所有的“盒子”都可以打开。轻按遥控器——,墙壁一侧升起打开。稻田随着滚滚绿波和杂花生树“汹涌”进了屋。最让人开心的是每一平方英寸随处可见的书。窗边、枕头边、桌子边都有中外书籍,他们抱着书坐着。微风徐来,鸡啼狗叫,鹅打草。
独特的阅读和住宿体验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近年来,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宛陵镇雅坡村因其“盒子自习室”成为海南乡村旅游的超级“线上名人”,附书的黎族村寨也在自习室找到了振兴发展的“致富经”。
“村民的精神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良好的阅读、文明、卫生、努力工作和创收的氛围已经形成。自习室和B&B的运行是为了让每个人的思想丰富和充实。”雅坡村党支部书记黄迪说,盒书房不仅成为村民读书学习的园地,也成为促进就业、吸引人才、实现振兴发展的重要抓手。络绎不绝的游客让村民看到了致富的前景。
2017年琼中县政府将箱型书房引入雅坡村,目前已建成5个“箱”。其创始人秦佳怡,是一个出生长大的琼中女孩。她在国外住了很多年。在谈到在家乡创业的初衷时,秦佳怡坦言,她想满足自己小时候对读书的渴望。“让村里的孩子有书读,读好书,增长见识,走出大山,完成学业后回馈农村”。
秦佳怡在村里创办箱型自习室三年多,利用团队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举办了乡村公益班、儿童小剧场、乡村研修班、文化沙龙等百余场文化活动;发起村里大学生志愿者服务计划,引进数百名大学生到村里工作,陪伴农村孩子学习成长;在雅坡村宣传国际志愿者露营节,吸引来自全球13个国家的志愿者。
在学习带来的文化氛围和旅游资源的影响下,村民们积极参与村里的农耕文化和民宿产业建设。村民蔡晓玲充分挖掘黎族饮食文化的特色,将自己的瓦屋老院改造成了餐厅,以芭蕉叶为盘,竹筒为杯,五彩米、山兰酒、当地采摘的野菜,让游客充分体验黎族饮食文化。村民冯立兰大学毕业后,在外省从事医药行业,被村里的学习所吸引。她毅然回到家乡工作,担任店长,负责书房的运营维护和导游的讲解。53岁的村民王曾长期在外地建筑行业工作。参与箱型书房建设后,留在村里就业。除了书房的水电维修,他还扮演了厨师的特殊角色,收入稳定,可以照顾老母亲。
“今年,我们将合理利用村内闲置土地,建设20多个箱式自习室,扩大旅游产业规模,让村里在浓浓的书香氛围中继续振兴发展。”黄迪在包厢自习室举行的“一年之计在于春”茶话会上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