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翻地覆慨而慷
湖南天易集团发展纪实(一)
巍巍神农塔,见证了由山塘到神农湖的蝶变。's高速铁路将见证袁野现代创业园的惊人崛起。这里是株洲新区,一片不断诞生奇迹的热土。
奇迹来自决心和行动。湖南天一集团,株洲最年轻的国有投融资平台公司之一,以大无畏的精神,短短几年时间,资产规模达到321亿元。在城市发展格局不断创新、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天一集团为何从后面来?株洲日报记者走进工地、园区、厂房,感受到天一集团一个项目“双轮驱动、转型发展”的强劲脉搏。
打响“株洲向南”第一炮
在城市发展转型的历史关头,株洲作出了向南发展、建设新南区的战略决策。南部新区将打通株洲城市发展的空间骨架,以更广阔的区域视野规划产业布局,以更加优化的城乡一体化新格局响应国家发展战略部署。
在这个关键节点,天一集团以舍他者的精神向南方打响了城市的第一枪。武广之南,投资总额达120亿元,建设规模达5500亩土地的天易科技城自主创业园已于2015年11月开工.独立创业园将为株洲产业转型升级带来示范效应:培育高端制造业和电子信息技术产业,打造成为集“智能生产、科技研发、创业孵化、仓储物流、商务办公、休闲生活”为一体的综合性产业园区。
(天一科技城长城计算机株洲基地厂房内一派繁忙景象。株洲日报记者/刘震摄)
到今年10月,30万平方米工业厂房全面开工建设,控制性法规编制和一期方案施工图设计全面完成。征地拆迁移交土地1688亩。湘芸路、创业路等主次干道基本建成,园区路网形成。目前,该项目在长城电脑、深圳贝尔信、立方新能源、中湘实业等大型电子龙头企业相继进驻园区。的总投资为15亿元。
(湘云路,已被穿透。谭庆云摄)
一个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主导的新经济版图即将崛起于湘江之滨。天易科技城已经成为新区实施株洲南向发展战略的重点前沿阵地。天一集团以敢为人先的勇气,开拓了新天地,培育了新的产业高地。
突破重重困境天地宽
“捉襟见肘,奋力拼搏”是2014年天一公司最真实的写照。单一商业模式;偿债和bt回购高峰期,财务报表现金流不足;新项目开发未进一步明确;冗员过多,关键岗位人才缺乏;企业文化缺乏活力.很多问题就像大山压在天一集团身上。
面对困难,天一公司面对困难。陈大雄董事长带领领导班子明确“双轮驱动、转型发展”战略,2015年实现“三年三大步”发展目标:“化解风险、走出低谷”
;2016年“拓展业务、打开局面”;2017年,实现“良性运作、争上台阶”。如今的天易公司,华丽蜕变展新颜。积极贯彻市委、市政府“向南发展”战略,根据高新区“创新驱动,产城一体”的发展要求,“抢抓“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工业4.0”等发展机遇。短短两年时间,一手抓工程建设,一手抓新项目开发,不断推进公司转型升级,明确了天易科技城自主创业园、五云峰国际生态新城等五大板块的产业布局,围绕“崛起两城、打造一片、探索两新”的经营主题,推进转型升级。截止至11月底,实现公司资产321亿元,融资授信等级达到AA+以上(鹏元资信评级),项目建设稳步推进,内部管理日趋规范,招商引资成绩喜人。
奏响城市转型最强音
天翻地覆慨而慷。传承了神农先祖艰苦兴业、开拓创新、不畏牺牲、无私奉献的精神,天易集团自强不息,不断创新,在市委市政府的决策中敏锐捕捉机遇,壮大发展。
在总投资100亿元的神农城及其拓展区建设项目中,天易集团攻坚克难,在核心景观竣工开放的基础上,今年又完成了大剧院的消防、竣工验收,确保了10月19日的成功首演。博美馆主体工程完成,太阳城南北区实现整租。神农城核心区首个立体停车场主体初步完成,2017年初即可交付使用。整个神农城及拓展区规划建设7个立体停车场,拟建停车位达5400个。
(神农大剧院。网友“紫贝” 摄)
破茧成蝶,短短数年神农城已华丽转身为株洲的旅游休闲中心、文化商业中心,作为株洲“两型社会”生态宜居的示范项目,神农城是当仁不让的城市名片。这是提升城市品质,实现发展转型的最强音。更深远的意义是,它将成为中华民族一个优秀的文化项目,炎帝文化展示和传播基地,海内外炎黄子孙共同的精神家园。
(神农大剧院的大剧场。株洲发布 见习记者/贺天鸿 摄)
吹响百日攻坚冲锋号
定位于城市发展商和园区发展商,实时“双轮驱动”战略,天易集团旗下拥有五大百亿工程项目。除神农城项目已基本完成外,湘水湾、月塘生态新城、天易科技城自主创业园以及五云峰国际生态新城均在加速推进中。这些项目的实施,干出了新区发展的新速度,干出了项目落地的新信心,撑起了新区发展的新天地。
(月塘新城规划图。黄林制图)
8月下旬,株洲召开"全市总动员、大干一百天、全力保投资"活动动员大会。8月底,天元区召开再动员大会。9月伊始,天易集团全员上阵,吹响“奋战一百天,加快重点项目建设”的冲锋号。
项目有方案、进度有目标,集团上下各部门迅速进入“战时”状态。每个人都有明确的目标任务和责任分工。从拆迁到项目建设,从策划包装到项目招商,从资金筹措到项目调度,从督查考核到宣传发动,每个人都上紧发条。各部门基本取消休息,建设工地克服雨水影响,抓紧晴天24小时施工。从神农城拓展区到湘水湾片区基础设施,从天易科技城自主创业园到月塘生态新城,四大板块50个大小项目,战场全面展开。
拼出项目建设新速度
“我们加班加点,终于确保大剧院于10月19日成功首演。”天易集团总工程师龙学工说。当时是日夜施工,外部配套设施,内部装修,设备调试,各方面都是冲刺状态。
路网的完善工程正在紧锣密鼓进行。150、151、152三条道路连接泰山路和黄山路,对缓解泰山路的拥堵有重要作用。11月份阴雨连绵难不住大会战的决心。现在,工程部负责人信心十足:150、151路段可按计划12月底通车,152路段可按计划农历新年前通车。
在湘水湾片区,昆仑山路项目组以微信群即时沟通和调度,24小时不间断施工。在月塘生态新城,“两纵一横”路网骨架的成形,将加快这个株洲最大的居住区(用地3100亩,拟建建筑面积360万平方米)的开发。
“可以说,我们完全有信心,在年底全面完成百日奋战的目标。”集团总工程师龙学工底气十足,因为天易有一班战斗力强的团队始终坚守在一线。
锻造吃苦耐劳新铁军
不惧冷雨,无畏阻碍。天易集团在建设中锻造了一支项目建设的铁军。他们中许多人超强度工作,毫无怨言。集团工程部总共13人,要负责13个项目,每人都要分担一个项目,3名女同志还要负责所有项目的造价及预决算工作。
为赶进度,负责协调工作的集团工程部土建装饰主管谢新城,白天跑园林局、燃气公司、自来水公司办理各种手续,晚上要忙到八九点才离开工地。已连续加班50天他却说:“施工人员更辛苦,他们一般是晚上十一、二点才能收工,天气好的时候甚至是通宵作业。”
“时间紧,任务重,我们只能选在雨天赶工,施工员老张已经连续四个晚上没回家,吃住睡全在工地。”在工地旁边接受采访的工程部园林主管胡俊伟,手里的两个手机没停过,匆匆忙忙和记者聊两句,就又一头扎进工地忙去了。
集团工程部电气主管易光华负责天易科技城自主创业园一期空王线、古王线220KV电力改线迁移项目。因涉及空灵岸、王家坪、古岳峰三个地方居民的用电情况,协调起来非常繁琐。易光华克服困难,争取多方支持,最终从前期现场堪探、方案设计,到与省电力部门协调,全部在短短三个月的时间里完成,被业界传为佳话,创造了又一个天易速度。
天易建设发展公司总工程师唐自远工作最忙时,手上有9个大项目在同时进行,还要负责和三家设计院的对接工作,工作压力大到头发不断脱落,但他手中没有一个项目延期。
天易建设发展公司3名报建员承担了数十个项目的报建报批工作。建设公司开发管理部副经理匡弦因为经常加班,顾不上自己刚上一年级的孩子,而被家里抱怨。尽管对家人很愧疚,但在与爱人沟通后,她又继续奋战在一线。
打造转型升级新引擎
天元拓者,知难行易。天易以大无畏的精神,拼出新区发展速度,项目建设带来的产业发展,改变株洲重化工为主导的经济结构,为城市的经济腾飞再添新引擎。
在株洲“一体三极”发展战略中,天易集团当仁不让地扮演了先锋官的角色。在新一轮的湘江发展建设中,天易集团探索的发展道路,正在为株洲寻求新的发展模式:打造融高端产业、居住、现代服务为一体的“产城一体”样本。从湘水湾片区到月塘生态新城,天易集团为株洲人寻求一种新的生活居住模式;五云峰国际生态新城将为世人呈现一个集健康养老、医药保健、文化旅游和地产开发于一体的宜居生态新城;自主创业园已经成为湖南省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示范园,它是株洲走向高端“智造”的新起点,是中国动力谷的强有力支撑。
2016年11月,市委书记毛腾飞在党代会上的话语回响犹在耳边: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走在全省前列,在加快推进基本现代化进程中走在全省前列。实现“两个走在前列”的总目标,务必牢牢把握“创新驱动、转型升级”总战略;务必全力聚焦“一谷三区”总任务。在一谷三区中,打造“一带一部”开放发展先行区,老工业城市转型发展示范区,城乡统筹发展幸福区。
对照这一总目标和总任务,人们可以发现,天易集团恰恰正是 “一谷三区”新思路的典型践行者。
(株洲日报 记者/刘小波 王芳 通讯员/龙晶晶)
株洲日报专版报道↓
编辑/冯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