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无息创业贷款需要什么条件,宜宾创业贷款政策

近日,四川省就业创业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发布《四川省大学生就业创业扶持政策清单(2016年版)》,首次集中梳理并公布四川省现行的大学生就业创业扶持政策。.“近年来,四川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因为出台政策的部门多,时间跨度长,政策点分散。为做好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工作,让各地、各高校、大学生更容易掌握政策,2016年,四川省就业创业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会同省委组织部、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省征兵办等省直部门,以及成都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宜宾市就业局、四川农业大学等。全面梳理了当前四川省大学生就业创业扶持政策。今后,省就业创业联席会议办公室将根据大学生就业创业扶持政策的完善情况,及时修订发布新的政策清单。

《四川省大学生就业创业扶持政策清单(2016年版)》包括就业扶持政策、创业扶持政策、综合扶持政策.三个地区的46个项目,其中包括对大学生创业实体和创业项目,给予1万元补贴。领办多个创业项目,最高不超过10万元,等。

主要内容包括创业扶持政策

一.扶持创业大学生

1.扶持对象

省内普通高校全日制在校大学生和毕业后5年内登记失业的普通高校全日制毕业生(含具有国家承认学历的海归)。服务基层项目的大学生享受大学生创业培训和创业同等补贴。大学生村官和“三支一扶”服务期满后可按要求享受创业担保贷款政策。

2.创业培训补贴

大学生可在其常住地参加创业培训(学生可就读高校)并取得培训证书,可享受培训补贴。大学生可以利用周末、节假日和晚自习,在40天内完成规定的培训内容。

3.创业补贴

对大学生创业实体和创业项目给予1万元补贴。牵头一批创业项目,最高不超过10万元。

4.省级创业大赛获奖项目前期孵化补助

省级以上相关部门(单位)举办的创业大赛获奖项目,进入前期孵化期后可享受50-20万元补贴。

5.创业担保贷款贴息

高校毕业生可申请创业担保贷款,贷款额度最高不超过10万元,贷款期限最长不超过3年。贷款利率可以在贷款合同签订日的贷款优惠利率基础上有一定幅度的上升。其中,贫困地区(含国家重点扶贫开发县和全国14个特殊困难集中连片地区)上升幅度不超过3个百分点,其余地区上升幅度不超过2个百分点(含)。财政部门对贫困地区高校毕业生给予全额贴息;对于其他地区的高校毕业生,财政部门第一年给予全额贴息,第二年给予2/3,第三年给予1/3。同时,政府设立担保基金提供担保。

带领创业主体的大学生可申请创业担保贷款,额度不超过10万元,期限不超过2年。获得贷款后,由县(市、区)社会部门负责贴息。

6.创业吸纳就业奖励

大学生创业单位按规定吸纳就业并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可以向其创业所在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申请一次性奖励。聘用3人(含3人)以下的奖励每人2000元,聘用3人以上的每增加1人给予3000元奖励,总额最高不超过10万元。

7.

ng>青年创业基金贷款


创业大学生可向创业所在地市(州)团委申请额度不超过10万元、期限不超过3年的免息、免担保青年创业基金贷款,并配备一名志愿者导师“一对一”帮扶。在蓉在校大学生创业,可向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中心申请。


8.新型职业农民培育


在项目区域内,将符合政策条件的从事农业就业创业的大学生纳入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计划,享受培训补贴


9.税费减免


2016年12月31日前,对持《就业创业证》(注明“自主创业税收政策”或“毕业年度内自主创业税收政策”)或2015年1月27日前取得的《就业失业登记证》(注明“自主创业税收政策”或“毕业年度内自主创业税收政策”)的大学生从事个体经营的,在3年内按每户每年9600元为限额依次扣减其当年实际应缴纳的增值税(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前为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和个人所得税。毕业2年内从事个体经营(除国家限制的行业外)的大学生,自登记之日起,3年内免收管理类、登记类和证照类等有关行政事业性收费。


10.创业典型补助


省委组织部(省人才办)会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教育厅、团省委定期开展优秀大学生创业典型评选,并给予创业典型每人10万元的奖励性资助。


11.科技创新苗子补助


科技厅采取“人才+项目”的方式,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给予支持,其中,重点项目补助10万元/个,培育项目补助2-5万元/个。


二、扶持创业服务平台和创业指导专家


1.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园区(孵化基地)补贴


对评定为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园区(孵化基地)的,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给予30万元补助;对每年复核合格的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园区(孵化基地),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给予15万元补助。


2.创业指导补贴


县级以上人社部门认定的创业专家、顾问,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指导服务的,给予一定补贴。


3.大学生创新创业园区补助


根据大学生创新创业园规模和发展情况,由科技厅、经信委、发改委给予100万元至500万元的资金补助。对在“51025”重点产业园区中的创新创业园,所需补助资金从科技厅管理的创新驱动发展专项资金、省经信委管理的产业园区产业发展引导资金等列支,对在其他园区中的创新创业园,由市(州)、县(市、区)政府给予资金补助。


4.科技创新苗子基地补助


重点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苗圃等基地建设,补助不超过100万元/个。


5.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俱乐部补助


对高校自建或与省级以上产业园区共建并经认定的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俱乐部,省委组织部一次性给予100—300万元的一次性补助,各地各高校按不低于补足总额的50%给予配套。


三、扶持创业服务活动


创业活动补贴。县级以上人社部门和省级相关部门为增强大学生创业意识,提高大学生创业能力,举办创业讲座、报告、大赛、表彰、宣传等活动,可给予大学生创业活动补贴。


综合扶持政策取消户籍限制


农村户籍、异地户籍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可凭本人居民身份证、毕业证、居住证(暂住证),在常住地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办理失业登记,领取《就业创业证》,享受相关扶持政策。


享受公共就业创业服务


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为大学生提供免费的就业失业登记、职业指导、职业介绍、就业见习、人事档案管理等公共就业服务,以及项目选择、开业指导、投(融)资等公共创业服务。各地将符合当地住房保障条件的稳定就业创业的大学生纳入住房保障范围,支持使用住房公积金贷款购房,使其留得下、稳得住、有发展。


就业创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


建设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的就业创业指导工作队伍,建立相关专业教师、创新创业教育专职教师每2年至少2个月到行业企业挂职锻炼制度。高等学校、园区对作出贡献的导师,在工作量认定、职称评定、待遇报酬等方面给与激励。专职就业指导教师和专职工作人员,与应届毕业生的比例原则上不低于1:500。


学分管理


高校将就业创业课程列入必修课或必选课,纳入学分管理。建立创新创业档案和成绩单,实施弹性学制、保留学籍休学创新创业等具体措施,优先支持参与创新创业的学生转入相关专业学习。设置合理的创新创业学分,建立创新创业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设立创新创业奖学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