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郑州女装加盟店免费铺货,女装货源厂家直销一件代发

羽绒服实体零售产品价格下降

河南商报首席记者杨桂芳文字/地图

今年持续多年上涨的羽绒服市场,遇到了多年未见的情况:实体终端零售市场价格下跌,上游生产终端价格上涨。

现在市场处于两极分化状态:供应商不确定下一批货什么时候上线,供货价格是否会继续上涨;实体零售端对高价产品是否配送敏感,希望实现产品的快速淘汰。

羽绒服原材料涨价惊心动魄

最先感受到涨价的是“第二批市场”。被业内称为十年罕见现象的“现金买货”现象,从今年10月开始出现。虽然是极其罕见的案例,但也在业内引起了轰动。

10月底,在郑州做了20多年服装批发生意的尹,正为一个加工5000件服装的订单发愁。面对他下的订单,合作多年的代工厂无法保证订单什么时候能上线交付。

下跌的价格就像过山车。浙江一家羽绒服生产企业负责人告诉河南商报记者,羽绒服价格一度从之前的10万元一吨冲到32万元一吨,临近双11时价格略有回落,略低于30万元一吨。

与往年相比,这个价格并不是巅峰,但今年价格的过山车让生产端感到惊心动魄。原因是往年淡季的下跌价格是每吨20多万元,然后逐渐上涨到每吨26 ~ 33万元。但今年淡季,疫情刚过,生产端订单很少,原料厂、加工厂都在为订单发愁。谁想到订单会集中在10月份左右,这样今年下跌的价格可以直接从4、5月份的每吨15万元涨到6万元,再涨到每吨30多万元,没有中间价格缓冲?

羽绒服加工成本上升

整个产业链没有人能说清楚上涨的源头在哪里,只觉得整个链条都在涨。绍兴一家纺织企业负责人认为,化纤厂中间的贸易商是在火上浇油。他给出的理由是,今年10月初,化纤价格开始以每吨几百元的趋势上涨。这种持续的上涨也让中间贸易商不断传达化纤厂供应紧张的信息,但这个信息并不真实。

某成品服装生产企业负责人表示,按照往年惯例,上游羊绒面料在“双11”前会供不应求,但今年加价拿货、提前付款的现象非常少见,打破了通常先下单再付款的稳定合作链条,让市场感到不安。

这种不安也体现在批发端。河南商报记者走访服装批发市场发现,不少商家在自家门店内小心翼翼地张贴着“有货”字样,显示出货源方面的短缺。

真的缺货吗?某服装批发市场的一位老枪坦言,其实缺货是一种错觉。按照国内服装厂目前的产能来看,供给内需不成问题。感觉“缺货”的原因在于往年生产周期长,一般从4月份持续到元旦。但今年4、5月份,厂家几乎没有下订单,6、7月份开始生产。整个生产周期被压缩了。此外,铸造厂生产力不足、工人成本上升、时间紧迫等多重压力,给批发零售市场带来了上游供应短缺的假象。但如果原材料和加工成本再次上涨,服装厂在终端批发市场将面临更为谨慎的进货压力。一位从事服装批发业务的老炮坦言,疫情使得市场供应趋于理性。例如,今年

在实体零售市场,羽绒服价格趋于下降。去年羽绒服在终端市场涨了200~300元,引起大众关注。然而,今年河南商报记者走访终端实体零售市场时,看到欧诗丽、Fiveplus、拉戈go、红袖、太平鸟等品牌店的非海报羽绒服价格较往年有所下降。比如去年羽绒服产品价格为2499元,今年同品类产品价格在2199元左右,更多产品集中在1000元以上的价格。

“去年我卖了2450件羽绒服,今年卖了2000元。”一位导购表示,今年流行的羽绒服比去年便宜300元左右,鹅绒面料或高端模特、海报等价格较高的羽绒服比往年便宜400元左右。

某知名服装品牌负责人分析,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今年疫情过后,实体零售端出现了一段消费低迷期,消费者对价格依然敏感,对品牌端产品的定价调整和销售端购买商品时的价格倾向产生了不利影响。

市场仍然不可预测。某知名羽绒服品牌市场负责人认为,市场高端产品数量较往年有所下降,但距离春节还有三个月,冬装仍在密集更新,高端产品是否会一起推出尚不可知。

来源:河南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