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沿着环岛宽阔的马路缓缓行驶,一股浓浓的“海鲜味”映入眼帘。
司机是当地一位师傅,一路上自豪地向我们推荐,“来东山一定要尝尝这里的小管、鲍鱼、牡蛎、斑虾、带鱼。我们的海鲜是全国最好的。”
四面环海,这里就是被誉为“中国水产第一县”的福建省东山县。在当地,几乎每家每户都从事与海鲜相关的工作,如出海捕鱼、在水产品加工厂工作、生产出海所需的照明灯和工具包。去年东山县水产品加工总量70万吨,加工产值283亿元。
8月16日中午12点,东山县正式开始捕鱼。1000艘挂着“聚划算”旗帜的渔船,在旗舰“聚划算”的带领下,一队队驶向遥远的大海。
今年50多岁的陈松梦是其中一艘船的船长,管理着10多名船员。他今天出海的心情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轻松:在中国新渔港“卖空”的第一天,就有近200吨东山海鲜被——“预订”,相当于一艘小渔船一年的捕捞量。
换句话说,在“陈松梦”出发之前,就已经有买家为他们接盘了。
每天捕捞1-2两万斤生蚝
和陈松萌一样,东山县康美镇前岗村的“渔老板”孙美九也尝到了电商的甜头。孙美九今年41岁,从事牡蛎捕捞十余年。在东山的任何一个码头,提起孙美九,渔民都知道:“哦,你说牡蛎大。”
凌晨四点,孙美九手里拿着灯来到古岗村码头,扬帆出海。一艘运牡蛎的小木船搅动了大海。抓牡蛎、供货“划算”是孙美九今天最重要的工作。
这时,生长在海面上的牡蛎已经相当肥胖了。海面上近700亩的养殖基地,被孙美九用粗绳分成了近700个小区域,每个区域挂着160多串牡蛎,每串又连着100多只长得肥硕的牡蛎。
孙美九提着一串牡蛎滑上船,东方开始露出了它的腹白。直到太阳晒热的中午,孙美九才带着一船牡蛎回到家中,与孙美九合作的20多名渔民也陆续回港。
自7月与巨化接触以来,孙美九一直协调渔民每天生产1-2万公斤牡蛎。新鲜捕获的牡蛎被迅速运送到附近的加工厂,流水线上的工人迅速清洗,挑出质量差的小牡蛎。
前些年,孙美九养殖的牡蛎很少销往内陆城市,大多供应给附近沿海城市的农民和水产品批发市场。这一次,通过东山海鲜的“卖空”,9.9元2.5斤的生蚝以低于鸡蛋的价格成为当天的爆款。孙美九的订单也覆盖了mainland China所有的省、市、自治区,牡蛎通过整个冷链销售到几千公里外。
孙美九觉得“聚性价比”的选择标准要严格得多。“过去供应线下农贸市场,差不多卖了一磅牡蛎。现在按照要求供应保利,一磅牡蛎,划算。清洗采摘后,只能供应8两,质量最好。”
孙美九通过聚性价比和带壳牡蛎的销售模式,节省了巨大的人力。“过去两年,线下卖的时候,我们不得不剥掉壳,把牡蛎挑出来。现在壳其实更甜更新鲜了。”
站在生鲜风口上的东山80后
东山县80后青年徐小凤是孙美九、陈松萌、聚划算的红娘。

许晓峰
许晓峰曾在东山一家产业园管理基地,担任综合部总经理,日常负责品牌投资等工作。今年3月,许晓峰在与阿里巴巴的一次会议上,了解到“聚划算”,这个被誉为阿里集团“倚天剑”的业务,一直以核弹级的商业爆发力和强大的品牌孵化力著称,给许晓峰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许晓峰发现通过聚划算,国内水产行业将迎来一波C2C风潮,即从渔民直接到消费者的销售模式。他敏锐地意识到,属于生鲜的风口,就要来了。
许晓峰是个行动力很强的人。回去之后他就辞掉了工作,开始前往威海、大连、台北、舟山等中国沿海城市,考察海产品市场和资源。一圈下来,他还是选择了故乡东山。“经过几十年的海外拓展,东山海鲜品质已经达到国际一流。最高峰时,全县近8成的海产品供给海外市场。”许晓峰认为,在货源上,相比其他城市,东山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考察后回到东山,他迅速创立了东榜(东山)投资有限公司,业务包括电商运营、生鲜的冷链配送等。许晓峰认为,比起国外的庞大市场和良好口碑,东山海鲜在国内的名气却不大,区域性品牌不突出,部分企业对电商还十分陌生。
他希望,通过聚划算“卖空”东山海鲜,打造东山地域性品牌。公司成立至今,许晓峰已经与东山当地30多家企业达成合作。
当许晓峰找到孙美九,想让孙美九成为他的生蚝供应商时,孙美九的小木船正靠岸。听说今后每天捕捞上来的巨量生蚝能有固定的去处,从而获得稳定的收入,孙美九十分欣喜,“听说过电商很厉害,但是我们自己也没精力去做,现在能有这样的合作机会打开内陆的生鲜消费市场,以后就能卖出更多生蚝。”
曾被美国人当众批评的“China,no”
东山海鲜领军企业,海魁水产集团也是许晓峰的合作企业之一。
“不管是美国人、日本人、德国人,只要是做海鲜生意的,可能不知道福建,可能不知道漳州,但一定知道东山。”海魁水产集团董事长陈振魁说。
年轻时,陈振魁也是渔民,靠着一桶“无沙海蜇皮”白手起家。那时,东山海产品的加工方式还极为简单,多数渔民将海蛰装筐,在沙滩上拖走后晾晒。这样做出来的海蜇皮,不管如何冲洗,总带着沙子。陈振魁敏锐地注意到了这个细节,避免了“拖筐”环节,无沙海蜇皮渐渐为他赢来了口碑和生意。

上世纪80年代,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跟绝大多数东山海产品加工企业一样,陈振魁也走上了海鲜出口的道路。“一开始很艰难,东山海鲜乃至中国海鲜在国际市场上最大优势就是低价。”陈振魁回忆说,当时的中国人不富裕,吃不起海鲜,只能靠在国际市场打价格战获取市场份额。
陈振魁还记得,2003年,他曾带着国内水产团在美国参加了行业晚宴。美国水产团代表皱着眉头,他隐约听到,“China,no.”通过翻译,陈振魁才知道,那位美国代表说的是,“中国海鲜制品是便宜,但是品质不好,缺斤少两,不行。”
回到东山之后,陈振魁将卖海鲜赚来的钱,投入设备更新,技术更新,还成立了研究所,为质量“保驾护航”。最重要的,是改变渔民们的固有观念。“那时候是真的穷,没有设备,没有钱,渔民难免有缺斤少两的行为,我们承认,我们改。”

2003年至2013年,是海魁水产集团极速发展的十年。2010年之后,以海魁、海欣为代表的东山水产企业,通过了欧洲、美国等地的各项严苛认证。“2013年,我们去美国开展览会的时候,产品质量已经远远超过了他们。”
同时拥有高端的品质和实惠的价格,这让东山海鲜在国际上更有竞争力。当地海鲜如今销往101个国家和地区,一年的出口量达13亿美元,位列全国第一,是名副其实的中国海鲜第一大县。
聚划算助力东山海鲜“卖空”
近两年,陈振魁发现,国人的口袋越来越殷实,对中高端海鲜的需求也越来越旺盛。“现在国人消费水平相当高了,吃得起也喜欢吃。”
陈振魁的发现跟聚划算平台给出的数据不谋而合,国人在线上购买海鲜的数量,以每年70%的速度增长。
联合国粮农组织预计,到2020年,中国进口海产品消费需求将达到1000万吨,2030年中国市场海鲜消费将占到全球消费总量的38%。
国人消费升级的浪潮,让东山海鲜吹响进军国内市场的号角。

阿里巴巴集团聚划算消费者营销总监轩伊
今年初,聚划算升级为阿里巴巴集团“品质惠经济”战略窗口,全球消费者“品质惠”生活首选购物平台。作为阿里集团的“倚天剑”,2019年聚划算频频倚天亮剑,先后“卖空”昆明鲜花、云南沃柑、海口火山荔枝、湖北枣阳皇桃等一系列品牌地标农产品。
对于东山来说,聚划算对下沉市场的成功开拓,恰是其海鲜进军国内市场的机会。
“以前我们的渔业靠出口,现在的国际环境下,渔民的风险越来越大,从这个角度说,我们也要通过和聚划算的合作,更加积极地开拓国内市场。”东山县委副书记,县长朱真表示。
大数据背后的真实需求
这次,聚划算“卖空”东山海鲜活动的第一天,整体销售近200吨。淘宝吃货们24小时抢走的海鲜,相当于一艘小型渔船一年的作业产量。而“开渔节”三天时间,共销售了320吨,面对巨大的国内市场,聚划算成为了像东山这样,有强大供应能力的农产品基地的最佳上行通道。
聚划算的价值还远不如此,在强势引爆的销量背后,是中国消费者最真实的需求数据。“通过大数据,我们发现泡面的搜索和购买量减少了,但速食产品的需求量反而增大了,这说明消费者需要更健康、营养的速食产品。”基于消费者真实的数据需求,许晓峰联合海欣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开发了新品冲泡火锅。

同时,“在聚划算上,有不少比例的消费者要求去掉片片肠等原料,以及点名要求开发不同的口味。有了这些数据,我们在开发海产品时,就可以更精细和精准。”
对于东山海鲜开拓国内市场来说,聚划算一天卖掉一艘船一年的捕捞量只是开始。聚划算强大的品牌孵化能力,还要在国内市场消费者的心智中,树立“东山海鲜”的地标品牌。
正如东山县长朱真所说,“东山海鲜的名气和品质并不匹配。我们希望,借助聚划算真正的打响东山海鲜的品牌,让国人一到吃海鲜的季节,就想起东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