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加盟店,华莱士不对外加盟吗

中国附属网络(ID:tcsdjmw)原创

作者|六桃

编辑|袁小英

对于餐饮企业来说,是直接去还是加盟,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海底捞走的是直营连锁的路线,24年开了320家店,而杨国福麻辣烫采用加盟连锁的模式,17年开了5500多家店。大家都在抄袭麦当劳的模式,却很难得到它的精髓。华莱士探索了第三条路,在本土化和规模化发展的基础上,通过合作和合资,开拓了一条野路子和新路子。目前,中国从地板到天花板的门店超过1万家,这使其成为中国庞大的快餐连锁巨头。

那么,华莱士是如何通过新的探索模式生根发芽的呢?

模仿是成功的第一步

准确的定位是成功的第二步

创新模式是成功的第三步

整合产业链是超越成功的高级升级

01

创业之初,模仿麦当劳抢占二、三线市场

1987年肯德基进入中国市场,1990年麦当劳进入中国市场后,首先在一线城市布局和培育市场。当时像福州这样的二三线城市的消费者只能“找梅止渴”。他们利用麦当劳、肯德基暂时无法覆盖二三线城市的“时空差”,模仿他们的产品和商业模式,在地级市、县级市开店,填补当地市场空白。

在早期的扩张过程中,华莱士试图模仿麦当劳发展特许经营模式,在二三线城市开设大量门店。但模仿终究不能成为品牌健康发展的捷径,加盟商素质参差不齐,导致部分门店经营不善,反而损害和限制了华莱士品牌的发展。

02

找准定位,在产品和服务上创新 利用“平价”模式

华莱士迅速调整企业战略,不再模仿麦当劳,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廉价汉堡”之路。

在产品和服务上尽量向麦当劳、肯德基学习,价格控制在一半以下。为了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有效控制成本,华莱士主动避开店面位置昂贵的核心商务区和一级路段,选择租金较低的二级路段和社区;

在经营面积方面,摒弃“大而全”,力求每平方米效益最大化;

在设备和装修方面,统一采购、统一设计、统一装修,用流程解决共性问题,按规模降低采购成本;

ize:15px;">在原料配送和产品加工上,严格按照规范流程来操作,避免因原材料过期和操作不当造成浪费;




在营销上,平价定位,扩大客源,薄利多销,快速流转……


03


连锁扩张


门店众筹、直营管理、合作联营


加盟的路子走不通,传统直营显然也不现实,自己一家店一家店地去开,速度太慢不说,店越多管理成本越高。那么,能不能找到一条有别于直营和加盟的第三种扩张模式呢?华莱士想到采用合作联营的方式来开拓新店。




简单地说,华莱士鼓励有经验的老员工组成一个个团队,分派到各省市独立开发市场,团队自主寻址开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公司在统一门店装修、品牌运作、物流配送、员工培训、产品研发等方面给予全套支持。另外,在背后最为关键的店面股份问题上,开发团队根据每个人对门店经营的贡献度来分配比例,集体持股、交叉持股,最终形成了华莱士的共赢文化。




所以,华莱士的门店不是某一个人的,而是属于一个团队的。




通过这种内生式增长模式,既保留了传统直营模式的统一性,又发挥了加盟模式的自主性和利益激励效应,最终形成了低成本、高效率的商业扩张模式。


04


规模效应


优化“产业整合”实现多方共赢


连锁企业拼到最后,无一例外落到供应链的拼杀,谁的供应链强大,谁的效率就更高,获胜的筹码也就更大。




华莱士已经不仅仅是一家快餐企业,经过20年的成长,它已经形成了一个以品牌为核心的生态供应系统。 涵盖装修、食材、培训、管理,小到餐纸大家具,14000家门店的体量让华莱士对供应商拥有超强的议价能力,部分产品拥有自生产能力。华莱士旗下拥有十几家面包生产企业,这些面包厂除了供应华莱士的需求外,同时也对外供应产品,庞大的采购量确保了工厂的规模效应达到最佳,每家面包厂都为企业贡献数百万元的利润。




华莱士对着一条条产业链进行优化整合,能确保华莱士的终端门店能以更低的成本获得更好的原料,最终提升门店的竞争力、促进产品的销售。 就这样,优势资源向强者集中的“马太效应”,使华莱士的商业模式越来越优化。


05


总结


企业的发展没有终点,在于不断的探索和创新,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一个企业不懂得创新,不懂得开拓进取,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创新的根本意义就是勇于突破企业的自身局限,如华莱士这样,在现有的条件下,创造更多适应市场的新模式、新举措,才能走在时代潮流的前面,赢得市场。华莱士通过产品和服务、合作联营、产业整合,在内部资源不占优势,品牌不占优势的情况下,经过多年的努力,用一条突破创新的“野路子”,勇敢走出一条“新路子”,不仅成就了自己,也造就了独特餐饮连锁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