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疫苗事件引爆了朋友圈。随着事件的持续发酵,很多在边肖周边有孩子的家长都极度恐惧:孩子出生时才6岁,光是国家规定的打针就有20多针。谁能保证这里面不会有问题?接种疫苗,怕遇到问题疫苗;不要接种疫苗,怕孩子生病。打不打成了无数家长面临的大问题。今天,我们将讨论疫苗引起的相关话题。
2
一、疫苗事件概况
年7月15日,国家医药产品管理局发布公告称,在对长春长生进行飞行检查时,发现其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生产记录存在造假;7月19日,长寿生物陷入“泥潭”——。其生产的吸附脱细胞DTP联合疫苗“效价测定”不符合要求。这批疫苗有252,600支;
7月22日,在又一波骚乱之后,——人再次出现。早在2017年11月3日,原国家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官网就披露了问题疫苗:除长春长生外,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公司生产的DTP疫苗效价不达标,这批疫苗有400520支。
事件被披露后,一石激起千层浪!相比狂犬病疫苗,网友更关心DTP疫苗,因为它不仅是儿童疫苗,也是国家免疫规划中的疫苗(必须接种)!
然后,“问题疫苗”又回来了!谁给成千上万的孩子和父母一个说法?
二、关于疫苗,您需要知道这些
1疫苗的作用机理疫苗实际上是一种灭活病毒。注射到人体后,身体开始产生抗体杀死病菌,同时产生保护性白细胞,可以抵抗某些传染病。如果你将来遇到类似的病菌,你的身体可以立即消除它们。
2接种疫苗一劳永逸
接种疫苗当然可以预防一些疾病,但是接种疫苗“一劳永逸”并不意味着一辈子都不会发生。
因为疫苗是有特异性的,它不仅针对特定的疾病,也针对一些特殊的人群,而且疫苗与我们身体的免疫力有一定的关系。因此,即使接种了疫苗,在某些情况下仍然有患病的机会。
此外,受多种因素影响,病毒容易发生变异,不断产生变异病毒。就拿流感疫苗来说,一种流感疫苗只能针对一种流感病毒,不同病毒或病毒发生变异后,疫苗就会失效。我们不能一直给我们的孩子接种病毒变异疫苗。
3疫苗虽好,也会有不良反应
疫苗虽然一直起到免疫屏障的作用,但还是有一定的风险。——疫苗是通过灭活或减毒病毒、细菌等病原体制备而成,因此任何人接种后都可能发生接种反应。
对此,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一位专家明确指出:从医学角度来看,疫苗并不是绝对安全的,小概率事件当然可能发生,但在权衡风险和收益时,收益要大得多。
也就是说,疫苗虽然好,但不良反应依然存在,因人而异。虽然不良反应的比例从高概率上来说不是很大,但如果不幸发生在个人身上,个人必须100%承担。
三、疫苗VS艾灸:殊途同归
从以上我们知道,疫苗接种的初衷归根结底是为了预防疾病的发生,这与中医“治未病”的理念不谋而合。中医认为,人之所以生病,大多是因为正气不足,致病因素入侵人体。因此,早在几千年前,聪明的古人就发明了全方位的“疫苗”——艾灸增强人体正气。从疾病预防的角度来看,疫苗和 艾灸可谓“殊途同归”。我们打个比方,如果把人体比作皇宫,把病毒比作外敌,那么人体自带的免疫系统就相当于“御林军”,而疫苗可以理解为“特种兵”。抵御病毒危害靠的是什么?就是人体自带的免疫力,以及疫苗的精准歼灭。

那么,艾灸如何增强人体的免疫力呢?《黄帝内径》曰“阳密乃固”,意思是说,阳气充足则免疫力强悍,病邪难以入体,人也就难以生病,可见阳气与正气(免疫力)不分家,补阳气就是提升免疫力!而艾为纯阳之物,“天下扶阳,灼艾第一”,补阳气最好的办法莫过于艾灸!
艾灸通过给人体补充阳气,扶助正气,激活人体免疫系统——这是“御林军”,是对抗外敌的主力部队!也就是说,艾灸可以增强免疫系统这一主力部队的战斗力,这样即便病邪这些敌人强悍一些,也能把它们轻松拿下。
四、艾灸,绝对安全的全能“疫苗”
艾叶自古就被称为“仙草”,中医甚至有“无病不治数艾灸”的说法。所以,除了“防患于未然”,艾灸对付小孩子常见的感冒等小毛小病,更是不在话下。
古病人下利时,不管是寒利还是热利,(只要食物没有消化就是寒,热利的话味道会很臭),灸神阙就可以了。
这几年,伴随艾灸热的兴起,善“艾”的宝爸宝妈越来越多。

小编看到很多灸友反馈,一般情况下,孩子有个头疼脑热,他们首先想到的就是艾灸,而不是跑医院,究其原因,在于艾灸对孩子最为突出的3点好处!
1安全性高
无论是吃穿用住,只要是孩子用的东西,安全性是第一位的!与输液、服药等相比,艾灸有一个它们怎么也无法匹敌的优势:绝对安全!

首先,艾为纯阳之物,本身没有毒副作用,它可以让孩子免受药物给身体带来的不良反应;其次,艾灸从体表给予身体药性和热力,一来无创,让孩子免受注射、输液等皮肉之苦,二来无菌,避免注射剂中的微粒蓄积体内,引起反应,危害健康。
网上流传“孩子输液一次,大脑七天不发育,且免疫力下降,药物的毒素要2-4年才能排出体外”的说法,如果这个说法成立,艾灸不知道要比输液高明多少倍!
2效果显著
对于孩子而言,注射疫苗主要集中在6周岁以前,为什么是6周岁前?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抵抗力相对较弱,尤其需要关注。

但是,疫苗有其局限性——上文说过,病毒极易变异,而变异后,疫苗都会失效。而艾灸则不同,艾灸激发的是孩子体内的正气,任凭病毒再怎么千变万化,我们都可以根据正气强弱以及正邪相争的层次,辨证施灸,达到匡扶正气、抵抗疾病的目的——“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就是这个意思。
此外,对于孩子常见的感冒等小毛小病,只要配穴精准、手法正确、灸量足够,一般几天即可有效祛除病邪。
3健脾益胃
明代儿科名医万全指出,小儿具有“三有余,四不足”的生理特点,其中“脾常不足”的生理特点尤为突出。
这里的小儿就是指6周岁前的孩子,他们“脾常不足”的原因在于:脾失健运,就是说脾胃的运化功能较弱,容易厌食、积食、腹泻等。
因此,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健脾“不在补贵在运”,不增强脾胃的运化功能,再怎么补也没用!所以,宝爸宝妈们在给孩子艾灸时,应当偏重于增强脾的运化功能。当然平时艾灸搭配儿童八珍糕和肥儿肚脐贴,帮助宝宝脾胃运化,效果显著。

一般建议艾灸身柱穴和神阙穴,这也是孩子保健灸常用的两大黄金穴位。身柱穴通治小儿之病,被誉为“小儿百病之灸点”,艾灸身柱穴可补充中气(脾胃之气),对中气不足引起的咳喘等诸症也非常有效;神阙穴上面是脾胃,下面是肠腹,正好是先天后天相互融合的地方,艾灸神阙穴可健脾益胃、理肠止泻。
4后天再长五公分
孩子能长多高,据说70%靠基因,30%靠后天。那妈妈们如何充分利用后天这30%的概率,让自己的孩子长得更高更壮呢?
小编为大家推荐古人用的方法——艾灸人体三大长高穴位:身柱、太乙、滑肉门。
一、身柱穴
身柱,顾名思义身体的支柱,属督脉。在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3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之前有个传说,有个地方的人本来都矮矮小小,可不知怎么就都长得高高壮壮的了,后来经人调查发现,他们的后背都有黑黑的一块,原来他们用了一种非常简单有效的长高方法,那就是经常艾灸身柱穴。
操作: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
二、太乙穴
太乙,足阳明胃经脉气所发,在上腹部,当脐中上2寸,距前正中线2寸。

太乙穴距离胃部非常近,对胃有很好的调理作用,刺激太乙穴,可养胃健脾、增强吸收功能,帮助孩子充分获得长身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
三、滑肉门
滑肉门:在太乙下一寸,足阳明脉气所发。

滑肉门穴属足胃经经脉的穴道,主要治疗腹胀、呕吐、食欲不振等。孩子不爱吃饭、长不高,艾灸此穴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以上介绍的帮助孩子长高的3个穴位,身柱利于骨骼生长,太乙、滑肉门利于改善胃部吸收功能,增进营养物质吸收,这3个穴位可是《人纪·倪海厦讲针灸学》中倪师隆重推荐的,妈妈们不妨试试哦~
五、艾灸的其他用途

1破伤风用艾灸
灸的用途非常广,比如说被毒蛇咬伤蝎子、蜘蛛咬伤,任何的毒物咬伤、破伤可以用灸。什么是破伤风,比如说今天你手上有伤口,又去整理生锈的铁钉,在临床上面怎么做呢?
有个病人来找我,手指头红肿,从手指头一路红到手上,我们在介绍中医的时候,我会慢慢把中医的原则跟诸位讲,我们有两种方式,可以知道病人的病清到底是越来越严重,还是越来越好,
当病进时,是由四技末往身上走。就像我刚才讲的,如手有伤口被感染或被毒蛇咬到,这时会感到毒往身上走。
而病退时,就会由身上往四肢走。如,原来是病在肩,第二天醒来,病虽还没好,但我的肩不痛了,但是痛到手上了,这就是病在退了,当病在退的时,处方不能改,所针的穴道也不能改,要等它病好了为止,
若病仍在进时,就表示你的处方、穴道错了。这时你就应该想想怎么去解决它。当这个病在进时,像病人手指头破伤风红肿,我一看,针都不用下,用隔姜灸。它(病)走到这边的时候,我们在这边的头上面灸,病人手粉红色,很痛,痛到不能动,我就在头尾灸两壮,灸完两壮后才几分钟而已,就在退了,退到手掌心,退到劳宫时,就知道病离开心脏。
如果说,你觉得打破伤风针很好,打疫苗很好,那就去打吧,实际上没什么大帮助,破伤风时,连药也不用吃针也不用下,用灸就可以好。
2、疱疹用艾灸
还有疱疹、腰蛇、锦蛇。长这样一圈,看起来红红的一小粒,长疱疹的时候,我们有两种烧它的方式,如病人疱疹是长这样子的,在疱疹的头尾隔姜去灸他,它就不会再蔓延了,过两天,疱疹就变短了。
我们还是一样在疱疹的头尾灸,慢慢去灸,反正就是把疱疹包围起来。就是一种方法。
摘自倪海厦汉唐中医馆内部丛书之①《人纪针灸篇增强版》二O一七年第五版第10页-11页
六、医院儿科艾灸火爆
目前,不光善“艾”的宝爸宝妈们越来越多,很多医院也专门在儿科开辟了艾灸诊疗室,借助艾灸疗法为孩子治病保健,足见艾灸正越来越受关注。




七、灸的一些禁忌
艾灸虽好,也不适用所有的情形。一般热证不用灸法。当感冒发烧,病人已经很热了,不要灸。流汗多的地方不灸,手掌汗比较多,也不灸。津液多的地方不要灸,眼睛不要灸,阴部不灸。病人有痔疮时,已经是热了,也不能灸。
针灸有些禁忌。有一个歌诀:“针而勿灸灸勿针,针经为此常叮咛。庸医针灸一齐施,徒施患者炮烙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