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日,《深入推进回龙观天通苑地区提升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5年)》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举行。中国新闻社记者陈航社
21日,《深入推进回龙观天通苑地区提升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5年)》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举行。中国新闻社记者陈航社
中新网北京7月21日电(记者陈航)北京市近日发布《深入推进回龙观天通苑地区提升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5年)》(以下简称“回天五年行动计划”)。在继续推进上一轮行动计划结转项目的基础上,重点实施教育、医疗卫生、绿化体育、交通运输、市政设施、社会管理等6个项目包,共102个项目。
这是记者21日从《深入推进回龙观天通苑地区提升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5年)》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的情况。
回天地区将建设宜居之城
2018年7月,北京市政府发布《优化提升回龙观天通苑地区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为了巩固成果,更好地满足回天居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北京研究制定了《深入推进回龙观天通苑地区提升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5年)》,并于近日发布。
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李素芳表示,新一轮行动计划聚焦“区域牌”,整个计划中“区域”一词出现24次,不仅代表了“惠”“天”一体化规划,也代表了与周边地区的协调发展和相互依存。
构建首都北中轴延长线生态发展轴
李素芳表示,新一轮行动计划在此前“三挑战一示范”的基础上更进一步,部署了“五升级一深化”工程,包括6个方面23项具体任务,通过实施完善区域服务功能组织和公共服务。能力,提高交通和基础设施效率,改善人居环境质量,增强产业发展活力,深化“还天有我”社会治理创新等重点任务,多管齐下、协同发力,
六大重点任务中,“组织提升区域服务功能”排在首位,放眼更大的空间尺度,将田慧小区域提升与周边大区域发展衔接起来,全面拓展优化生态、生产、生活空间。
为此,《行动计划》首次提出构建“一轴一带两廊”的区域发展格局。
“一轴”,即构建南北向延伸首都北中轴线的生态发展轴,将绿地与奥北森林公园建设相衔接,生态、产业、居住要素同步融合。
“一带”,即东西向依托回龙观街-太平庄中二街完善生产生活服务设施,构建发展活力带。
“两廊”位于一轴两侧,与三大科学城紧密相连。一是科技创新廊,以京藏高速、京新高速、市郊铁路东北环线沿线的生命科学产业为依托,连接中关村科学城和未来科学城;二是产业服务走廊,依托京承高速、安丽路、轨道交通17号线,发展沿线公共服务和商业设施,助力未来科学城、怀柔科学城建设。
引导人才在未来科学城及周边重点功能区就近就业
北京还将突出组团规划、集聚发展,嵌入生态绿楔、医疗健康、科技服务、和谐宜居等各类功能组团,丰富城市内涵,促进职住平衡、产城融合。
李素芳表示,可以预见,这一发展格局的开启,将进一步推动“回天有商”,以“两区”发展、“三城”建设为契机,激发发展内生动力,让更多人创业扎根天空,提升区域发展活力和质量。
未来五年,围绕活力区发展,完成中心、天通科技园等创意空间建设,实地打造一批双创社区和孵化器,擦亮“惠”双创社区品牌。打造“田慧社保业务帮扶中心”,为居民社区就业提供精准服务。唱《三城记》,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