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90创业成功的都有谁 80后创业成功的代表人物

如何在共性中寻求创新?

我们最早都见过无人机模型和无人机玩具,但谁能想到一个小孩子玩的小无人机就能创造一个伟大的商业奇迹?

这就是王韬和他的无人机帝国。

戴着帽子,留着小胡子,王涛的气质更像是一个艺术家,但正是这个年轻人一鸣惊人,把中国的知识分子创作带到了全世界。

他本人也成为了80后年轻创业者的代表,带来了一部从无到有的商业奇迹史。

在香港和深圳生活多年的王涛,其实是杭州人。

王涛1980年出生于浙江杭州的一个中产家庭。他的父亲是工程师,母亲是教师。后来,他开始创业,家里很有钱。

正是因为家境富裕,王涛才有机会更早接触到先进的玩具模型飞机和遥控直升机,这打开了他兴趣的大门,为DJI的创作埋下了一颗种子。

王韬不是传统认知的学者。他先是在华东师范大学电子系学习,后来大三辍学,申请了麻省理工和斯坦福,最后进入香港科技大学学习电子专业。

学习成绩不代表一切。王韬转向专业学习、热爱创新的精神更为罕见,更为可贵。热爱模型飞机的王涛,成了追梦少年。他在大学里毫不犹豫地逃课,和同学一起开发了一套旋翼机飞行控制系统。

受技术限制,该系统还有很多环节需要改进,尤其是在悬停环节。和大多数无人机一样,只能上下。悬停功能一旦失效,无人机很容易坠落摔坏。

虽然有

BUG,但这个项目成了汪滔的终极目标。他倾注大量心血,改进飞行系统。机器人学教授李泽湘注意到汪滔,把这位固执的学生录取为研究生。


李泽湘是中国自动化方面的专家,区别于一般论文教授,他更注重实干,并创办了固高科技,还培养了李群自动化等创业创新公司。


李泽湘 图源网络


遇到李泽湘,可谓千里马遇到伯乐。


李泽湘不仅鼓励汪滔去深圳创业,还给了他第一笔启动资金。


2006年深圳,在一套三居室的公寓,汪滔和同学开启创业生涯。他们创办了大疆创新科技公司,少年时候的梦想开始生根发芽。


彼时,市场上已经出现能够搭载拍摄系统的航拍直升机,大疆的成立并没有激起多少浪花。


在这期间,汪滔遇到了危机——大疆创新历史上唯一需要外部资金的时刻。白衣骑士适时出现,汪滔家族世交陆迪投了9万美元解了燃眉之急。


陆迪成了大疆创新最大股东之一,这是后话。


创业的纷纷扰扰躲不过,但挺过去就是故事。成立两年后,汪滔推出第一款成熟的大疆XP3.1飞行控制系统面世,一举奠定了大疆日后的发展的大方向。


中国智造,踢馆海外

创业成立公司只是第一步。对于汪滔,尤其是他创办的科技企业来说,技术的挑战才是恒久且终极的挑战。


虽然成功研制了大疆XP3.1飞行控制系统,甚至直到今天大疆最新一代产品也是建立在这项核心技术之上。


但不要就此觉得飞控技术很简单,即使XP3.1在飞行时仍面临较大震动,稳定能力差,对操控者要求高,拍摄素材也需要后期软件增稳才能用。


解决了悬停功能,还得解决减震,这些大的技术问题背后是一连串繁杂的需要攻克的技术难关。


在当时技术背景下,直升飞控产品的专业性,即使最有天分的操控者,可能也面临飞前培训,这让无人机市场非常的局限、狭窄。


关键技术不能提升,无人机难以花落寻常百姓家。这是当时对汪滔最大的考验。


对于创业公司,创始人的眼界至关重要。


为了生存下去,汪滔将眼光放到多轴飞行器,成本和稳定性一举双得,奠定了大疆创新日后的成功。


仅经过2次产品测试迭代,2011年大疆创新就研制出悟空M飞控,它以简单的调试、优异的性能,以及超强的扩展性,实力演绎了“出道即巅峰”。


在2013年以前,大疆创新主要以航模以及软件、螺旋桨、支架、平衡环、遥控器等零配件销售为主。


时势造英雄。自身具备无人机零配件优势,叠加数码相机技术不断进步,GOPRO 等便携式摄像机进入1080P的时代。


汪滔意识到,做航拍无人机大有可为。


选择决定赛道宽窄。2013年,大疆推出无人机“精灵”,得益于简洁和易用的特性,“大疆精灵”引爆无人机消费市场。


大疆创新的无人机几乎终结了载人直升机航拍,甚至垄断国内航拍市场。在几乎可以忽略的成本下,传媒行业开始热衷航拍,例如“爸爸去哪了”等综艺节目,节目质量直线上升。


在国内大红大紫之余,很多人并没有发现,大疆无人机不仅赢得国内90%市占率,还已经横扫全球无人机市场。


据公开报道,在全球消费级无人机市场,大疆创新的份额高达70%以上。2017年,大疆全球营业额达到180亿元,海外市场贡献了总收入的80%。


从业务、业绩等各方面指标看,大疆已经成为引领世界科技潮流的中国公司。2020年,大疆以1000亿元人民币估值位列《2020胡润全球独角兽榜》第14。


虽然我们不愿意用财富来衡量这位年轻企业家,但摆在人们面前的事实是汪滔个人财富高达480亿元,位列《2020胡润全球富豪榜》第311位。


走出国门不易,大疆创新如何成功“踢馆”海外?


在海外对抗赛中,大疆创新直面的竞争对手有3D Robotics,后者还包括为大疆拓展北美市场的奎因(Colin Guinn)等老部下。


3D RoboTIcs曾是北美最大的消费级无人机制造商,但2015年4月其首次亮相的产品Solo却在与大疆精灵3败下阵来。其创始人安德森不得不承认,大疆是一个了不起的公司,很多人都栽在它手上。


大疆此刻的成功,是汪滔创业时对飞控技术的专研和精益求精,对于任何一家科技企业来说,只有拥有核心技术,不断注重科技创新的企业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切入自动驾驶

驰骋全球无人机市场近十年,大疆创新已经树立了世界级品牌和声誉。


按照汪滔的既定规划,大疆飞行器、飞行平台、飞行控制系统到搭载云台,已经成功应用于航拍、农业、地产、消防、救援、能源、遥感测绘、教育等领域。


在无人机赛道孤独求败,汪滔技术狂人的脚步并未停止探索。借助大疆创新技术优势,汪滔暗自发力的自动驾驶已经成功落地。


2021年4月,大疆官宣智能驾驶业务品牌大疆车载,正式进军自动驾驶,涉及智能驾驶系统及其核心零部件的研发、生产、销售等,成为继华为、百度后的实力玩家。


大疆车载 图源:大疆创新官网


自动驾驶是汪滔的保留项目,早在2016年就已经秘密开展。汪滔的目标是要做车企的Tier 1(一级供应商)。


在自动驾驶方面,大疆有着区别于对手的竞争优势。其无人机的智能感知、障碍物检测、图像实时传导,以及稳定飞控能力技术,天然适合做汽车的“大脑”和“眼睛”,帮助汽车实现L2+和L3级“高速路”和“城市快速路”智能驾驶。


稳准狠可以很好形容汪滔的速度,大疆车载一经推出,实际应用已经落地。


2019年大疆车载首座车规级智能制造中心建成,主要产品包括智能泊车系统等智能驾驶系统,和各类视觉感知传感器等核心零部件。2021年,配套小鹏P5的大疆激光雷达将于年内量产。


拥有强大底层技术积累的大疆是车企都愿意合作的对象,并已经开始和大众集团上汽通用五菱等建立合作。


在陆空一体的发展策略下,大疆有望成为国内外领先的T1供应商,汪滔也将开启二次创业征程。


撰稿:李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