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直是游戏市场的常态。
答题游戏的起伏也是一种影射。正如歌词所说“爱情来得太快,就像龙卷风一样”,这样的游戏可以说来去很快。2018年全国流行和突然停止前后才两个月。一纸批文会让答题游戏进入一个漫长的颓废期。
在疫情的影响下,宅在家里的限制促成了休闲游戏的集体井喷,也正是因为如此,答题游戏作为休闲游戏的一个细分领域,重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
观察到8月10日中国免费游戏榜top5中有两个席位被答题游戏占据,其中《猜歌大神》将各大厂商的游戏砍至榜首。另一个是《最强答人》,曾经红极一时,大明星阿达代言。
两个答题游戏
答题模式再起波澜,休闲学习两不误
的突破其实超出了GameLook的预期。即使目前的休闲游戏逐渐受到好评,作为分支之一,名额的繁琐体现和单一的答题模式无疑是玩家流失的痛点。然而,抓住玩家就相当于抓住了游戏的未来。如何保证游戏保持并不断吸引玩家,最新上榜的两类游戏都用自己的方式证明了自己
(1) 《猜歌大神》 以题材入局,辅以养成元素
最近登顶的《猜歌大神》,与同类型答题游戏相比,成功做到求同存异。与以往常见的“硬知识”相比,本届运动会的主题更倾向于年轻人喜闻乐见的“软文化”。
尤其是随着所谓的抑云文化的兴起,音乐再次被赋予了当下大众更多的情感元素,游戏以此为主题构建了一个特殊的音乐世界。玩家会被称为歌手,但他们的身份只是一个幌子,真正的目的是回答问题。话题更多的是依靠玩家的听觉和记忆力来匹配歌曲。当他们遇到自己歌单里的歌曲,可以静下心来重新品味。
此外,游戏中还有很好的开发和管理游戏。玩家可以在游戏中解锁多种画面,通过一定的关卡完成歌手的进阶。同时还有乐队成员招募、舞台升级等。他们想要获得的方法也很简单,只需要不断突破壁垒。游戏的每一关都会有相应的对手与之匹配,玩家可以随时随地感受到竞争的紧张。
此外,每个关卡都会给玩家钻石奖励,观看一定数量的广告会给玩家双倍奖励,或者建议作为网赚答题游戏的后起之秀,游戏前期没有难度,提现门槛更低。
(2) 《最强答人》 梅开二度,多样玩法引人关注
《最强答人》从游戏设计、游戏运营到游戏营销,与各种在线赚答案的老前辈相比,显得诚意满满。
首先是流量明星阿达的加入。虽然名人代言由来已久,但在短视频文化和带货文化的催生下,游戏作为第一款邀请流量明星作为代言人的线上赚取答案产品,正式将其形象添加到游戏图标中,提升对用户的第一印象,吸引大量流量进入游戏。
其次是游戏模式的更新迭代。与单一答题形式相比,《最强答人》在游戏中设计了三种游戏模式:“每日过关”、“个人挑战”和“团队挑战”。每日一传作为答题游戏的固定模式依然夹杂着大量的知识,而挑战玩法则是一种创新的体验,成功地将单机游戏化。
化为联机合作,最多可以邀请5名好友进行6人挑战,答出20道题则可计算红包奖励。
而说到老生常谈的现金提现,游戏也是别出心裁地设计了红包券和金币两套货币体现,并且在8月4日的更新中彻底删去了红包兑现门槛,并且在游戏内加入了独有的世界聊天设计,纵观国内答题游戏史,社交几乎被置之脑后,或许正是在疫情之下,互动交流逐渐成为玩家关注的焦点。
从国外到国内,答题模式还在进化
事实上答题游戏早已便是电视时代的“宠儿”,但空间阻隔所造成的技术壁垒带来了参与感的降低,使得该模式只能被人当做饭后娱乐消遣的谈资。不过之后随着移动设备的全面升级,再加上答题领红包的网赚模式,以金钱为噱头依靠流量跳转和观看广告实现商业变现,超高的用户参与度成功让答题游戏成为下一匹黑马。
抛开引流属性本身,答题的方式其实是一个非常讨巧的游戏模式,通过最简单的方式检查自身的只是储备能力,特别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之下,这种知识自检与学习竞赛的游戏模式充满博弈性和挑战性。
纵观国内外,答题游戏模式层出不穷。其中《HQ Trivia》作为国外答题游戏的鼻祖,成功为我们展示了如何迭代所谓的答题模式。

游戏早于2018年2月更是成功达到了人气巅峰,一度拥有230万同时在线人数,可见其吸量能力,其所采用的方法便是借助当时的直播东风,基于直播答题的基础用现金奖励吸引用户,简单高效地吸引到了大批用户。
虽然经历了热度的退潮但也为随后上线的《Trivia Royale》提前铺好了王者归来的戏码,这款游戏最大的特点便是将本应属于重度游戏玩法的吃鸡模式加入到答题游戏之中,并用卡通人物模式代替了原先的直播形式。

据开发者透露游戏的灵感来源于《QuizUp》,所以在社交层面显得相对突出,商业模式上也有着一定的相似度,因此游戏并未含有现金奖励这样的机制,并且游戏内的广告模式也有所改变,更多是用于兑换双倍积分。
反观国内,在2018年全民答题热潮爆发之后,答题游戏开始如同雨后春笋般节节冒出,大多与《HD Trivia》一样采用直播形式呈现,并以答题分钱为内核,包装上广告营销的内容以及使用各种套话废话来延长观众在直播间的停留时长,借此来达到产品营销的目的。
2019年成语接龙类答题小游戏《成语小秀才》、《成语中状元》等产品展露头角,年底找茬类产品和烧脑问答类产品跻身头部,答题玩法逐渐成为小游戏和休闲游戏领域中的常见品类。
正因如此《最强答人》和《猜歌大神》的超高热度也就有迹可循,加上更为新颖的游戏题材和模式,以及kol/koc的广告投放,答题玩法或许还是能够在休闲游戏当道的如今重新收获一批粉丝。
超休闲并非命中注定,大锅炖同样很精彩
答题游戏的特殊模式其实也注定了国内外同类游戏核心玩法的相似,但各地游戏厂商也正在发挥自己的特色来为产品提供不一样的颜色。
特别是在玩法融合的当下,答题玩法是否能够得到进一步升级,需要的是各大厂商对于市场的捕捉,结合国内外出色的产品,GameLook认为在疫情之下,任何游戏都可以加重游戏内“社交”的比重。特别是在当前特殊的环境制约之下,用户需求的变化可以透过他们的“声音”被发现和挖掘。
答题类游戏自然不在话下,《最强答人》、《Trivia Royale》的出色表现更是证明了“大锅炖”同样很精彩,因此厂商需要明白答题游戏玩法并非命中注定要归于超休闲这一品类,如何在拥挤的赛道搏得全新爆点,依旧需要一些热点因素的推波助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