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证券账户开户哪家的费率低,中国十大证券公司

2010年9月23-24日,《21世纪经济报道》将在深圳举办21世纪国际金融峰会2017年年会,聚焦券商、基金等证券行业的发展与未来,关注新周期、新监管、新驱动驱动的价值之路。我们长期观察证券行业机构的发展。在年会之际,我们还将推出一系列关于券商和基金行业的前瞻性报告。这一次,是券商半年报观察的话题。(杨)

经纪公司的第一梯队正在发生变化。谁能在各行业领导者的快速进步中拉开优势差距?

其中,同年登陆资本市场的申万宏源和华泰证券是一组值得比较观察的样本。2015年,合并后的申万宏源以强强联合登陆深交所;同年,华泰证券h股正式在港交所上市。一个是试图以经纪行业“巨无霸”的姿态挤进前五,一个是徘徊在前五的边缘。实力相当,几乎在同一起跑线。在过去的两年里,我们一直在互相追逐。但从上半年的表现来看,两者的差距正在一步步拉大。

半年报显示,华泰证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81.17亿元,同比增长10.34%。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9.93亿,同比增长5.35%;申万宏源实现营业收入60.62亿元,同比下降0.46%。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5亿元,同比下降2.57%。他们之间的净利润差距已经从去年的近10亿扩大到半年内的近10亿。

“其实从近几年的发展势头来看,沈万洪源在第一梯队已经有些慢了。无论是收入、净利润还是应对市场变化的策略,与几家大券商的差距都在加大。”北方一家经纪公司的非银行研究员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在这场第一梯队位置的争夺中,老牌券商申万宏源能否实现异军突起?一切都会以表现说话。

券商行业洞察

截至上半年末,申万宏源共有338家营业部,而华泰证券仅有242家营业部。虽然有96个不同的业务部门,但华泰证券以7.87%的股票交易市场份额位居行业第一,而申万宏源的股票交易份额仅为4.11%。

据CICC的曾亚蒙说,主要原因是申万宏源保持了较高的佣金率,第二季度达到了4.5。据记者了解,华泰证券的佣金率维持在1.2万。

事实上,正是低佣金率和“互联网”策略,让华泰证券的经纪业务迅速崛起。2009年,华泰证券确立了全面互联网业务的战略目标。2010年推出“张乐”移动理财终端,率先部署移动互联网服务。2014年,新一代财富管理终端“张乐财富通”上线,成为公司确立经纪业务领先地位的关键一步。

易观数据显示,今年6月,乐圣财富通月活跃数达609.59万,长期位居券商APP第一。张乐财富积累了庞大的客户群。华泰证券股票交易市场份额连续三年位居行业第一,累计客户数超过1170万。

中信证券邵表示,今天券商佣金量和价都下降了,传统渠道的收入下降到20%-25%。靠天吃饭正在成为历史,整个行业站在商业模式转型的起点。交易是入口,低成本是核心竞争力,是商业模式转型的基础。

庞大的客户基础和交易市场份额的领先地位,也为华泰证券全面推进财富管理转型提供了重要基础。事实上,这种转变已经取得了初步成功。从半年报中可以看出

,这一数据已经下降到35.6%。


“从华泰证券的半年报上看,战略清晰,特点鲜明。相比之下,申万宏源的半年报中特色并不明显。”北方一家券商研究员表示。


报告期内,申万宏源代理买卖业务净收入行业排名第6。在融资融券方面,以484亿元余额、5.5%的市场占有率居于前列,但较去年年底已经出现下滑。而与华泰证券相比,也存在差距。报告期内,华泰证券融资融券业务余额508.05亿元,业内排名第二。


值得注意的是,华泰证券在互联网战略上还有布局。华泰证券半年报中披露,公司研发投入人民币1.05亿元,在进一步完善“涨乐财富通”账户管理功能的同时,还相继推出智能金融终端MATIC和行情服务平台INSIGHT。



投行:并购王与三板强者

在IPO常态化发行以及监管层鼓励债券发行之下,投行业务成为各家券商重中之重。尤其在当前环境下,投行业务的收入可以对冲经纪业务的下滑。华泰证券与申万宏源的投行业务在业内排名均居于前列,但二者之间仍存在差距。


申万宏源的口号是,“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品牌影响力的现代投资银行。”但上半年,申万宏源实现投行收入5.82亿元,同比下滑30%。其中股权融资承销额96.97亿元,同比增加190.4%。但在债券承销上则呈现量与市占率的下滑。报告期内,申万宏源实现投行手续费净收入5.82亿元,华泰证券投行手续费净收入6.73亿元。


上半年,申万宏源共完成股票主承销项目13家,其中IPO有7家,股票再融资5家,配股1家,主承销金额96.97亿元;而华泰证券上半年的主承销家数是18家,其中新股发行8家,增发新股10家,主承销金额为185.34亿元,几乎为申万宏源的2倍。


债券方面,华泰证券的优势已凸显。上半年申万宏源主承销项目11家,主承销金额218.50亿;华泰证券主承销是47家,主承销金额678.25亿元,是申万宏源的3倍多。


在并购重组方面,华泰证券已经登顶。根据Wind统计,上半年华泰证券担任独立财务顾问的项目15单,交易数量行业排名第一。获证监会核准的并购重组项目6单,排名第三。交易金额354.33亿,居行业第一。


实际上,在2011年,华泰证券开始了机构业务改革,而并购重组构建起了核心竞争力,并购重组家数连续五年位居行业第一。


“无论是从已经做过的项目还是从储备的项目来看,华泰的优势比较明显。” 开源证券非银研究员夏正洲向记者表示。


申万宏源的优势则体现在新三板,完成了46家一级市场推荐挂牌项目和76家定向增资项目。而由于对新三板市场未来发展判断的不同,各家券商在新三板的投入上也各有差异。有大力发展者,亦有轻之者。“我们也会做一些新三板项目,但要求很高。重质不重量。”华泰联合一位人士告诉记者。



资管:平分秋色

华泰证券资管业务起步较晚,但成功抓住了2014—2016年资产管理业务规模高速增长的机遇,发展迅速。华泰证券在2014年才成立资管子公司,拉开资产管理业务转型改革的大序幕,资产规模在2016年底就成功晋升到行业第二。


2017年半年报披露,上半年华泰证券资管业务实现收入11.86亿元,占总收入比例为14.61%。根据中证协统计,截至上半年末,华泰证券资产管理规模9450.74亿,业内排名第二。


在业内人士看来,申万宏源的资管业务依然优势明显。上半年,申万宏源受托客户资产管理规模7944.22亿元,行业排名第四。


“通道业务萎缩,监管层强调主动管理,尤其对机构客户提供增值服务。申万宏源有这方面的优势可以做得更好,尤其是它的研究所还是比较不错。”开源证券夏正洲认为,申万宏源在资管方面或可以有所突破。


申万宏源表示,在政策收紧、通道发展空间进一步压缩下,申万宏源以上市公司为开发重点,形成“定增+综合解决方案”业务模式,开发了51个ABS、PPP和产业基金项目;不断丰富产品线,大力推出FOF创新产品和集合产品;大力拓展机构业务,开发增量业务。



国际:传统与颠覆

随着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提速,国内大券商也开始国际化布局。“除了资管方面,申万宏源可以在国际业务上有所突破。”开源证券夏正洲向记者表示。


申万宏源表示,2017年上半年,公司深耕传统机构业务,布局综合业务,继续保持了市场领先地位。比如,在报告期内,申万宏源新增开发QFII客户2家,累计QFII客户总数62家,占全市场310家的20%。


此外,申万宏源积极参与上海自贸区建设。报告期内公司上海自贸区分账核算单元业务资质已获中国人民银行验收通过,香港公司在香港联交所交易总量市场占有率0.252%;新加坡公司已启动RQFII资格和额度的申请工作。


但相比之下,华泰证券的国际化有所不同。华泰证券在国际化上主要通过两个平台,华泰金控(香港)和AssetMark,推进国际化战略。


其中,华泰金控(香港)是华泰证券的全资子公司,注册资本88亿港币,在香港业内排名前列,主要为全公司境内客户提供全方位的境外投融资服务。


而华泰在2016年完成收购的AssetMark是一家美国统包资产管理平台(简称“TAMP”),为第三方金融服务机构。根据美国金融咨询公司Cerulli Associates等第三方数据,截至今年一季度末,AssetMark在美国TAMP行业市场占有率9.2%,排名第三。截至报告期末,AssetMark平台上管理的资产总规模(AUM)达到367.09亿美元,较去年底增长13.82%。


正是得益于收购AssetMark后带来的收入增长,上半年华泰证券海外业务及其他实现营收10.84亿,占营收比重为13.34%,同比增长了22.85%。2016年,海外业务及其他所占营收的比例为-1.1%。


由此对比可见,两者国际化路线有所不同,申万宏源的传统机构客户阵地稳固,华泰证券则融合了科技化与国际化。 (编辑:杨颖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