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学生知识掌握情况怎么写,学生现状分析怎么写

近日,中国青年报、中青校媒对全国大学生进行了“暑期安排”话题的问卷调查。根据调查结果,90%以上的大学生认为暑假不能闲着。其中,72.35%的受访大学生表示假期要劳逸结合,22.44%的人认为假期是充实提升的时间,会安排更多的学习和工作。大学生用实际行动打破相对单一的假期设置,为假期创造更多选择。他们通过选择“快乐学习”、“充电学习”等自我提升的假期安排,为自己的成长“加分”。

自我提升的假期安排展现了大学生蓬勃向上的精神。调查数据显示,44.9%的受访者会在暑假自学一门技能,41.26%会参加暑期社会实践,22.77%会为自己安排实习任务。与此同时,复习备考、旅游、志愿服务、学习实践也成为年轻学生的选择。他们可能会把课堂从学校延伸到家里,计划每天的学习课程,并为进一步的学习增加成功的砝码;或者把假期当成迎接自我挑战,敢于面对未知的“修炼期”;或者把假期实习作为寻找理想职业的“训练场”,在社会实践中检验学习效果,促进知行合一;或者把他们有限的精力和时间,投入到具有无限意义的社会福利中,汇聚成“大爱无疆,真情珍贵”的磅礴力量.他们选择忙碌充实,选择努力蓬勃,这是青春最美的样子。

年轻学生通过假期充电获得额外的成长分数。北京师范大学拓丰实习队队长季浩洋不仅要联系和指定教学地点,还要负责学校的师资招聘,提前做好安全和应急预案,准备好日常用品和应急药品。在暑期教学中,团队成员需要克服“水土不服”的身体障碍,根据当地情况和个人需求,尝试设计一个孩子们能够“理解、学习和使用”的“实景局部教程”。到达四川省凉山州喜德县陈光小学的第一天,部分成员几乎一天不吃不喝。但第二天,他们留在办公室备课到深夜,正式进入“老师”的角色。对他们来说,暑期教学不仅是检验专业能力的试金石,更是磨砺心智、陶冶情操的磨刀石。

青年学生用假期收费帮助社会治理。中国扶贫基金会2020年公开发布的《00后公益现状调研报告》显示,经过对9294个“00后”家庭的量化调查,超过80%的“00后”家庭认为孩子有必要参与公益;“00后”参加志愿活动的偏好是作为社区志愿者,保护环境,传播公益知识。“00后”逐渐成为社会公共服务的生力军。比如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李进,就率先在系里成立了专业的社工志愿服务团队。到2019年面试时,他已经参加了40多场志愿服务活动,总服务时间为985小时。像李进这样的“00后”只是很多志愿者的一个缩影。如今,越来越多的“00后”渴望以公益行走助力社会治理,通过点滴美德和善行的积累,继续致力于社会治理环境的优化。

尼古拉果戈理曾经说过:“青春毕竟是幸福,因为它有未来”。对于大学生来说,学习“充电”和服务实践是一个双向赋能的过程。通过学习“充电”,可以明确自己的人生规划和阶段性目标,培养善于研究、积极思考等一系列好习惯。服务实践有助于将社会生活中的“书本上的知识”延伸为“生活中的知识”,从而拓宽知识面和视野,在实践中进一步坚定理想、陶冶情操、培育美德。今天的大学生,选择了一个充实忙碌的假期播种,一定会在金秋收获丰硕的成果。

来源:荆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