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读研和创业 创业还是考研

与考研相关的话题相继在微博和无论从考研人数,还是今年的分数线来看都比去年竞争更大上了热搜,对于错过了梦想学校的小伙伴来说,出国留学似乎是另一个值得考虑的方向。

然而,学生和家长经常在这两个选择上徘徊,因为除了个人意愿之外,更多的人在还会考虑到家庭经济条件,学习,在支付高额费用后,何时才能重返校园。

如果你目前对考研还是留学犹豫不决,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更全面地考虑这两件事:

01

入学难度

出国留学要考虑的因素很多,比如教育背景(学校、专业、绩点等。),家庭条件(留学费用)和个人愿望(求知欲、职业规划等)。).

国内考研需要考虑的因素显然比较少,但也比较难。毕竟现在考研形势有多严峻是众所周知的。

国内读研

考研通常从大三开始正式准备。考试时间在高三学期的12月份左右,还需要经过统考的复试。通过之后,你就可以获得录取资格了,时间跨度在为1年半左右。.

根据中国教育部的统计,2020考研的人有340万,比2019年又增加了50万人的参与人数比2018年增加了102万。

按照这个增长趋势,2021年突破400万人也不是不可能,实际录取率不到三成。本科生上岸一次可能有点难。毕竟二战和第三次世界大战的老兵都已经排好队,面面相觑了.

在备考的半年甚至一年时间里,压力也很大。“早上六点起床,凌晨两三点入睡,其余时间在图书馆和自习室学习复习。”这些努力考研的人随处可见,所以想要考研的学生一定要有良好的思想觉悟。

硕士留学

申请留学的理想时间线是大三开始准备,大四刚开学9月份开始申请,早的话可以在11月份左右拿到offer,5月和6月办理签证,时间跨度在一年左右。

style="font-size:15px;">而境外院校采用的是申请制,需提供相关的申请材料,包括本科学位证、成绩单、语言成绩等,设计类专业一般还要求提供作品集。材料审核后,部分学校专业还会有面试环节,通过后基本上就能拿到录取了。






其中在录取中起到关键作用有硬性条件和软实力两个方面。硬性条件指的是你的学校背景、GPA、英语成绩,部分商科专业还需考GMAT/GRE,这些都是首要的条件,相当于申请门槛。而软实力则指你的个人经历,例如实习、科研、交流经历等,作用在于增强个人在申请中的竞争力。




从这个方面看留学申请比考研更灵活,考研是分数决定一切,且报名的时候只能选择一所高校一个专业,或者根据成绩调剂。




但留学可以一次申请多个院校,多个专业,互相不受影响,且可以通过背景提升去弥补自己的短板,在准备阶段相对没有考研那么大压力。




02


时间成本


国内读研


国内研究生分为专硕和学硕、非全日制研究生




◆ 学硕的培养方向一般是教学、科研人才,一般为3年


◆ 专硕的学制一般在2-3年,个别院校2年毕业


◆ 非全日制研究生就是“在职研究生”,一般也是3年




硕士留学


大部分地区的硕士学位都有两种:研究性硕士和授课型硕士。研究型硕士目的是研究、发paper为主,适合想继续读博士的同学,学制2-3年




而多数人留学申请的都是授课型硕士,以课程形式为主,内容设置偏向于实用,对之后求职就业更有实际指导意义,学制一般是1-2年。美国的授课型硕士基本都是1年制的,但由于专业要求与知识构架的不同,不同专业学制也有所不同。




比如商科硕士,美国商科专业的学制一般为1年,而其中的金融、会计等最快可用9个月修完所有课程,取得学位。




而美国建筑专业学制在1-2年,不同学校在课程设置方面有所不同,这样所需的时间也就有所差异,最长可达到3年半。


相对来说,选择留学时间成本会更低一些,比同届的国内研究生早1-2年就业,也可以多出1-2年的工作经验






03


经济成本




国内读研


国内研究生学费从6000-2万/学年不等,因学校和专业而异,住宿和饮食根据各个城市标准而不同,但一般国内研究生都可以享受校内宿舍和饭堂,不包括社交活动一年生活费大概2万就足够了。




所以在国内读研的话,一年花费是2.7万左右。但目前国内研究生公费可以用奖学金替代,所以学费基本可以忽略不计,因此费用成本还可以更低一些。




硕士留学


留学地区、专业不同,差别比较大。例如学费、生活费成本都比较低的澳门(中国),一年全部费用最低也要8万人民币




而美国就更高了,一年20-30万人民币左右。而如果选择金融经济、法律或者艺术这些比较烧钱的专业,学费一年35万以上都是比较常见。






所以对于经济条件不是很好的家庭来说,留学产生的费用确实是一个不少的负担。




04


个人成长与就业优势




国内读研


如果能考入清北复交或其他985/211名校,确实可以将你带到一个更广阔的平台,结识更优质的人脉(尤其是导师人脉),帮你敲开名企的大门。




而且在国内读研能熟悉国内的职业需求和行业现状,毕业前能进入公司实习,参加国内的秋招、春招也比较方便。




所以对于计划在国内企业发展的同学来说,在国内读研有一定的优势。而根据招聘平台收集到的数据显示,国内的硕士应届生平均薪酬在6000-7000元




硕士留学


留学除了让你获得一个更高的文凭之外,更大的收获还在于更强的适应能力和沟通能力。




要知道,当一个人到了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时,要解决和面对事情是非常多的,例如语言沟通、租房、文化差异等。当将这些问题都解决之后发现自己成长了不少。而且能够结识来自不同国家的人,领略不同的文化,开阔视野等,这些是难以用物质去衡量的。




当你有了留学经历之后,在就业上也多了更多选择,回国发展还是留在当地。美国的话,只要是本科以上学历,毕业后都可申请为期12个月的OPT实习期,在此期间可以申请H1-B。而毕业于STEM专业(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的学生则另有优惠。




如果回国发展的话,对于外企或者一些看重国际视野和经验的公司来说,留学生会是更优先的选择。




而根据智库与智联联合发布的《2019中国海归就业创业调查报告》中显示,海归薪酬的平均值在10996元,在薪资方面也略显优势。




05


最后总结一下




考研和留学各有利弊,在国内读研的优点在于经济成本比较低,而且备考过程也比较统一,不需要繁琐的材料准备,方向明确。劣势在于考研的压力巨大,录取率低。就算本科是985/211院校出身,也很难考上清北复交武大人大等知名大学,而且还需要付出3年的时间成本。




而留学,很多人最主要考虑的是经济上的成本,高昂的费用给了一般家庭比较大的压力。但优势也很突出,申请灵活度高,如果你个人背景不错,那么入读名校的机会就比考研要大很多。收获也不仅仅是一纸文凭,更多是开阔视野、提高国际交流能力、丰富就业选择等。




虽然说考研和留学有个各种各样的差别,但是学姐从来都不觉得这两件事有矛盾冲突,国内考研竞争巨大,很多考生都对自己心里没底,于是也会同时选择留学申请作为PlanB。




最后,薛兆丰老师在《经济学通识》里讲的鞭辟入里:“人们从来就只有权衡和取舍,而没有绝对的刚需。”




无论哪种,既然选择,那就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