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己理财15年,做全职金融教育和服务7年。我一直遵循自媒体创业的底线,那就是“不完全说真话,但不撒任何谎”。
我不想想象自己的同龄人像X苗一样,砸钱打广告,鼓吹“理财多神奇,一学就会改变我的人生”,然后完全不要脸,拼命割韭菜。
早在7年前,我开始做自媒体的时候,就明确提出了“双核复利引擎”——的概念
要多赚钱,早日实现财务自由,必须同时开启两个复利引擎。
一个是工作劳动收入,一个是投资理财收入,两者缺一不可。
只有一起出发,你的财富飞机才能飞得高、稳、可持续。
人生初期,前者比后者重要得多,值得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人生的后期,后者比前者重要得多。
当时我希望能给大家传递更多的正能量,但是没有说什么。
这两年我越来越露骨,我更喜欢说这个——
光靠理财,普通人这辈子几乎不可能逆天改命,实现财务自由。
这是痴心妄想。
很少有亿万富翁能关注李哥,也很少有顶级专家是专业投资者。
因为李哥从事大众理财媒体和普惠金融业务教育,所以理财内容是面向普通人的。
但是普通人的一般状态是——
很!差!钱!
如果你一个人工作一年就能赚几百万,一个人创业就能赚几百万,那些不理财的人.嘿.不会过得不好,他们学习理财的意愿和紧迫感也不会特别强。
普通人,因为无法靠自己的劳动创造更多的财富,就想着走理财之路,看看能否开辟新的收入来源,实现弯道超车。
你可以通过理财获得可观的利润,你得先有足够厚实的本金啊~
不说校长的好处,就是流氓~
1万本金,一年50%的回报,看起来很牛逼,但是拿不到5000,可以在一线一月份交房租。
1000万本金,年回报率5%,看起来像只鸡,手里有50万。大多数人一年花不了那么多钱,他们经济上是自由的.
如果有1000万哥们用零食理财,并且以非常稳定的方式获得8%的回报,一年就能多赚30万,相当于很多农民工好几年的收入。
你现在还做什么工作?吃什么吐什么?9什么6?
想挥多少就挥多少!
这时,“双核复利引擎”中的劳动收入引擎,才会显得无足轻重,理财收入引擎,才会显得弥足珍贵。
但是现在到了2021年,
天,去掉房产和房贷,中国绝大部分老百姓手里可投资金融净资产,少的几万,多的十几万,最多几十万,能上百万的凤毛麟角,还有大量零存款甚至负资产的年轻人。存量不多,增量也很有限,绝大多数打工人,月薪不过四位数。
这种生存境遇,很多理财教科书上说的科学理财真理,没法落地。
比如力哥反复强调,要用闲钱理财,用于定投的钱,至少未来3年内绝对不会用。
但现实是,很多人手里就这几十万,整天想着怎么抓住当下机会,快速赚一波大的,然后赶快买房上车,结婚生子。
1-2年内准备买房的钱,是不应该投股市的,但不投股市,手里这点钱,就买不了房,或者想搏一搏,首付变全款,以后生活压力小很多。
更糟的是,过去十多年,房价整体一直处于上涨态势,先不买房,拿去买基炒股,面临的机会成本非常高。
哪怕基金赚了不少,但收益跑不过房价涨幅3倍(买房可加杠杆),实际还是亏。
这种心态下,怎么可能笑看涨跌,处之泰然?
我还常说,做定投前,你得先准备好另几笔钱:应对日常家庭开支的流动资金,应对重大风险的保险,应对未来3年内要用的大额开销,还有固收类资产。
这些钱都拿出来后,还有闲钱,再慢慢布局,长期定投。
问题是,很多人真这么分配,手里就没钱了……
这是我接受的科学理财知识体系,和我面对的老百姓真实理财需求之间,最大的矛盾。
……
吉卜力另一位元老高畑勋执导的《萤火虫之墓》中,有一幕场景,我记忆犹新——
战后日本百废待兴,父亲海外战死,母亲被空袭炸死后,哥哥清太不得不带着妹妹节子去亲戚家寄人篱下,但战后物资高度缺乏,亲情淡漠,最后兄妹俩不得不过上衣衫褴褛,偷鸡摸狗的讨饭日子。

因为饿肚子,有次妹妹晕倒了。
医生说,没生啥病,不用吃药,就是营养不良,回去给妹妹买点好吃的就行。

可妹妹不就是因为没钱买吃的,才营养不良吗?
穷人不就是因为穷,才缺乏耐心,极度浮躁,渴望快速致富,改变命运吗?
当年在评价长期资本管理公司暴雷时,巴菲特是这么说的——
他们为了得到自己并不重要的东西,甘愿拿对自己很重要的东西冒险。怎么能这样?不管胜率是100:1还是1000:1,我都不会做。
假设你给我一把枪,里面有100万个弹仓,只有一个弹仓里有子弹,你说把枪对着自己太阳穴扣下扳机,你想要多少钱?
答案是我不干,给多少钱都不干。
要是我赢了,我不需要那些钱;要是我输了,你懂的……
假设年初你有1亿美元,如果不上杠杆,能赚10%,上杠杆的胜率是99%,能赚20%,年末时你有1.1亿还是1.2亿,有区别吗?
要是年末你死了,写讣告的人可能笔误,虽然你有1.2亿,但写成1.1亿……请问多赚的钱有啥用?
完全没用——对你自己,对家人,对别人,都没用。
巴菲特说的对不对?
完全正确。
但说这话时,巴菲特早已是亿万富翁。

对有钱人来说,1.1亿和1.2亿,的确没区别,只是数字游戏。
就像富豪榜上每年排名变动,只有我们吃瓜群众才会在意今年首富又轮到谁,但这些富豪自己根本不care。
但对穷人来说,手里有11万还是12万,一月工资1.1万还是1.2万,无论对心理还是实际生活,影响都很大。
在穷人看来,巴菲特这话,堪比“何不食肉糜”,完全不知民间疾苦。
很多穷人为了多赚钱,每天都在干100个弹仓,一个有子弹,还对自己扣扳机的高危工作。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买的基金,在近期市场大回调中,可能只是亏了三五万,甚至几千块,就快崩溃了。
穷人30万本金亏15%,是4.5万,整个人都不好了。
他会想,这4.5万是自己打工半年才能赚到的辛苦钱,这一亏,就是半年白干啊,当然上班都没心思了。
于是整天想打开账户看,希望周末赶快过去,求神拜佛,盼着赶快反弹,好回本走人,周一开盘千万别再跌了啊啊啊……
所以很多小散喜欢做短线,赚钱越快越好,有10%,甚至5%利润就想清仓,生怕获利回吐,最后套牢,最好能抓住市场每次波动带来的机会。
但富人3000万本金,也亏了15%,绝对值高达450万,但可能并不在意。
一是他要再赚450万,并不是很难的事。
二是他时间那么宝贵,为了赚更多的450万,也没时间整天看布朗运动。
三是他钱够多,股市里的钱不急着买房换车结婚生娃,很可能一辈子都用不掉,纯就是个安全感,就放账户了。
恰恰是这种老子不care的心态,才能熬过股市波动,长期拿住优秀的股票和基金,最后赚得盆满钵满。
……
我有些早期会员,当年入会价格只要188元,在荔枝汇中接受系统理财教育已有5、6年,但我看他们在群里聊天,很多人还是抑制不住内心贪婪恐惧,追涨杀跌,自己看好的股票基金稍微跑慢一点,就毫无耐心,不断换仓,这么多年了,心态几乎毫无成长……
有时我觉得很心痛,也很无奈。
因为我告诉了他们很多理财真知,他们也知道理财真知,但……就是做不到。
因为没法靠自己劳动赚到更多钱,只能把更多精力用在捣鼓手里这几十万甚至十几万本钱,涨了笑,跌了叫。
我常想,他们如果把自己每天股市盯盘和群里灌水的时间都拿去学习专业技能,提升工作搞钱能力,甚至拿去做点兼职赚点外快,也能赚更多啊。
但很多人说,我不行的,学历低,没文化,又没特长,打工被剥削,永远基层打转,升不上去,创业又不敢冒风险……我能干嘛?只能寄希望于理财啊!
这些问题超出理财师的能力范围,我只能一声叹息。
后来我的会费不断提升,会员续费率不减反增,现在稳定在90%,甚至95%以上。
除了我们服务本身不断完善外,我相信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会费门槛本身就把很多急于靠理财翻身的低收入低资产人群,挡在门外。
如今会员中百万级资产比例越来越多,理财心态就会更加平和。
我们给他们做理财规划时,也有更大施展空间,能把风险收益比调控到更好的水平。
相比于我们帮他们赚到的理财收益,会费真是九牛一毛。
比如去年班班一直劝几个重点城市有买房实力的会员赶快上车,不要拖沓,他们下定决心买房后,这半年光房子就赚了几百万,续费时自然无比爽快,心存感恩。
但还有些手里只有三五万,还是硬着头皮入会,以为理财是变魔术,一年赚50%都嫌低,希望翻着翻赚钱的,我们刚一搭脉,觉得三观不合,早晚被喷,就会明确建议退会。
这服务费我不赚了,我承认自己能力不足,没法让您这样的老板满意,您另请高明~
所以理财这事,实际上加剧了社会贫富分化,容易让穷人更穷,富人更富。

每次想到这点,我都心如刀割,有一种泪流满面的冲动,哎……
……
占人口多数的穷人,如何才能摆脱这种“因为贫穷,所以贫穷”的恶性循环?
首先,大多数穷人,这辈子不可能摆脱这种恶性循环。
其次,真想逆天改命,你必须把更多时间精力花在自己事业上,靠事业创富,积攒第一桶金。
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你看小宝去年港股打新赚了百万又如何?有奔放到立刻写辞职信说老子不干了?还不是继续乖乖上班写稿?
因为这是更稳定更可持续的收入来源,而港股打新的暴利,注定不可持续。
经常有人发帖喷力哥这样的“卖水人”,觉得你们什么狗屁理财博主大V,没啥了不起,你理财投资真那么牛,自己闷声发大财就好,还用得着出来讲课赚钱?你不就是割韭菜赚钱吗?
但这恰恰符合我的财富理论啊。
我把更多时间花在我自己的事业奋斗上,没毛病。
在创业早期,每天何止996,眼睛一睁就在想工作,眼睛闭起来,梦里还在想工作,这才有了今天哇~
因为靠创业工作已攒下足够多的本金,所以我才能更从容发挥理财能力,加速实现财务自由。
比如年前有人问我去年理财赚了多少钱,我说大概600万。
很多人说你丫凡尔赛啊。
但又不是我主动凡尔赛,是你们问我呀……
我要么不说,要说就说真话,为避免拉仇恨,故意骗大家就没劲了~
具体来说,我股票账户(含场内基金)赚了四五百万,再加上各种固收赚了几十万,港股打新又赚了几十万,还有点场外基金,合计差不多600万。
其实去年最大一块理财收入是房产增值。
去年买的房子,半年不到,实际增值500多万(同小区同面积房型更差的房子上个月刚成交涨了540万),再加上老房子,总共增值六七百万。

经常有人问,力哥,你自己投资收益率多高?
说实话,我真不知道,因为这几年我根本不统计收益率,只是半年统计一次家庭资产状况。
就像巴菲特从来不在意自己短期投资收益,投资已是他的生活习惯和方式,多赚十个亿,他还是吃汉堡喝可乐,亏十个亿,也一样。
我现在的精力,更多花在类似「残酷世界的美丽真相」这种文章上,还有已确定的下个月去大凉山扶贫支教考察上,到时会用短视频汇报我的考察情况。
总之,对穷人来说,工作是正餐,理财是甜点,富人则相反,千万别本末倒置。
第三,如果眼下你实在无法再开拓其他财源,只能把希望寄托在理财上,摆你面前的只有两条路。
一条是走上赌徒之路,就是巴菲特说的,赌赢赚翻,赌输去死。

比如加杠杆炒比特币,或其他更新的韭菜币。
屌丝靠加杠杆炒币,的确有短时间内身价几十倍几百倍暴增的成功案例。
但越往后,这种事发生概率越低。
2月23日,比特币突然暴跌,近50万人爆仓,血本无归。
你如果把改命希望完全寄托在运气上,我只能衷心祝你好运。
另一条是走反人性的坚韧之路。
即使没有亿万富翁身价,也努力达到亿万富翁一样的良好投资心态。
把所有人性的优秀品格,发挥到极致。
面对亏损,先搞清楚,自己投资的底层逻辑是否依然成立,只要还成立,就继续坚定持有,或用定投方式,持续摊薄成本,积攒筹码。
如果没钱继续投,最好的办法,是买定离手,远离市场。
实在控制不住双手,就把炒股软件、行情软件甚至基金软件统统卸载。
眼不见为净。
欲戴其冠,必受其重。
想要尝到股市的甜,就得承受股市的浪。
财不进急门,欲速则不达,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近两年股市大起大落,我自己账户就出现过几次单日百万级盈亏。
一天亏百万,你要说内心一点波澜木有,也不容易哈~
我的做法是知道今天大跌,做一个木有感情的机器,只按七步定投策略,做对应的收割和补仓,就是不看持仓盈亏数据,然后给大家做心理按摩,哈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