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企业的战略目标怎么写,如何制定公司战略目标

解读

战略模式

“几乎没有一家企业能够凭借运营效率优势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替代运营收益战略的最终结果必然是零和竞争。”

迈克尔波特

01

建立长期的差异化战略

才有可能保持竞争优势

迈克尔波特被商界公认为“竞争战略之父”。他曾经说过,运营效率和战略定位是企业取得卓越业绩的两个关键因素。

用运营效率取代战略定位的最终结果必然是零和竞争:价格不变或下降,成本压力上升。

因此,战略定位决定了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资源配置和管理决策。只有建立起可以长期保持的差异化,才能赢得竞争。

那么,企业如何做好战略定位呢?“七星北斗定位”,七大核心原则,教你找到自己的战场。

02

定位就是定生死

>



想要打造一个爆品,找准卖点是关键!首先要回答的问题就是:我是谁?在哪个品类里,有什么功能?


在刚刚起步的中国洗发用品市场,海飞丝无疑是高端的代名词。曾几何时,用海飞丝来洗头发是格调和品位的象征。


因为海飞丝从市场调研中找到了两个字:“去屑”!当时的市场上没有人这样标榜自己,而头屑也确实是中国消费者最大的痛点之一。


所以“去屑”的功能定位精准地满足了消费者需求。海飞丝也抓住了市场细分的第一波风口红利,在中国本土市场一骑绝尘!




有了卖点,第二步就是把卖点变成痛点。


痛点引发客户的购买欲望,决定客户的购买行动。


如果你的产品没有占领一个“痛点”,客户就没有购买理由,产品就卖不好。


每个火锅爱好者,都有一个痛点,就是又想吃麻辣火锅,但又怕上火。


王老吉发现了这个普遍存在的问题,打出了“怕上火,喝王老吉”的产品口号,从产品、宣传等角度聚焦“怕上火”,在“清火凉茶”市场上独占鳌头。


第三步是找人。


定位目标人群不是单纯的知道产品适合哪些人,而是要准确的知道这个群体的喜好、特性、习惯及消费方式等。


如果谁提到“今年过节不收礼”,随便一个人都能跟你说出“收礼只收脑白金”。


中老年人因失眠而睡眠不足的人比比皆是,脑白金针对这一难题,以“送礼”为核心概念。


成功地将自己定位于庞大的礼品市场,以礼品定位引领消费潮流。




|03|


细分领域还需再细分







但是随着消费市场的成熟和衍变,普通的卖点和痛点对品牌的加持正在逐步缩减。


我们的第四步就是差异化战略,重新定义卖点!


产品通过实施差异化战略,创造并培育自身独特的细分市场,并形成较高壁垒,取得细分市场上的市场占有率。


2020年,以气泡水起家的元气森林,聚焦差异化、个性化的产品标签,推出0糖、0卡路里的健康饮品,以一骑绝尘的速度,成为软饮领域的一匹黑马。


在可口可乐、农夫山泉、娃哈哈、汇源等巨头林立的行业格局之下,硬生生地“杀”出一条新路径,顺利完成的新一轮融资,估值一年翻了3倍。


除开产品本身,消费者对消费体验的期望也在改变。


第五个要点就是消费体验的重构和升级


不同年代的人消费观念不同,对于现在的年轻消费者而言,他们渴望更有代入感、互动性强的消费体验。


过去几十年,我们对酒文化的塑造主要集中在两个字:高档。


每瓶酒都强调自己是古法酿造、历史文化根底深厚、地处粮食和泉水优秀的地域,但他们都有一个通病:远离老百姓。


2012年,一个白酒品牌-江小白横空出世。开创小而美,小瓶酒的营销模式,定位年轻群体,凭借对消费情绪的深度挖掘,用直达人心的文案,成功圈住一波消费群体。




|04|


渠道是营销的最后一环




第六个要点是功效和价值是否有通过广告语清晰地传递给顾客?


广告语的重要性在于塑造产品形象,传递产品属性和产品信息,直接定位客户群体,展现品牌的个性魅力,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20年前的饮用水市场,可称得上是群雄逐鹿。娃哈哈、可口可乐、康师傅、统一、怡宝等,占据了市场的大半壁江山,市场基本处于饱和状态。


但这样的格局,却被农夫山泉的一句广告语“农夫山泉有点甜”打破,使得其在饮用水市场打开了更大的局面。


前面六步做好,结果自然而然也就不会差了。


在高速发展的互联网时代,市场营销的三大基石:媒体、渠道、用户,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只有不断追寻时代的脚步,更新迭代、产品升级,营造营销闭环,才有机会能获得成功。




|05|


贪狗无食,多求无果




战略定位是一项复杂而又十分重要的工作,战略制定者必须慎重对待。


很多企业老板总是抱着别人做什么我也做什么的心态去经营,到最后的结果一定是产品的同质化严重,不可避免地陷入价格战的恶性循环中。


而一旦陷入价格战,行业的创新和活力就会被扼杀,小企业也很难和资金够雄厚的企业去竞争。


所以,提早布局品牌战略,用北斗七星战略定位法重建商业模式,才是企业投入小产出大的长远打算。


靠着赚产品的钱,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始终有限,一旦市场环境发生变化,对产品线的打击是毁灭性的。


因为,企业的战略定位不准确或发生失误,战略理念再优秀、战略规划再具体科学,都将是徒劳无益的。




我是沈海涛,一名拥有二十年投融资操盘经验、百余家企业资本运营的实战操盘手。我将每天分享企业成长背后的逻辑、财富增长的故事,操盘的真实案例,助力中小企业做大做强、传统企业转型升级,为大家剖析企业基因,解读资本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