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阜宁手工活 盐城在家手工活加工

“今年小麦收成好于预期!”今年夏收,盐城的粮食种植大户周铁心情很好。6月7日开镰后,老周仅用6天时间,就收获了阜宁县郭树镇5000亩麦田和亭湖区盐东镇5000亩麦田。“亩产510公斤,远高于去年的450公斤,每公斤卖2.6元的好价钱。今年每亩收入比去年增加160元。”

农业大城市盐城是长三角中部地区唯一一个农业总产值突破千亿元的城市,粮食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江苏省首位。农业也是盐城的支柱产业,占全市经济总量的11%以上。盐城是探索江苏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先锋。

上海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

盐城对全国的贡献可以概括为“11223”,即占全国耕地的0.64%,年产量占猪肉的1%,粮食的1%,水产品的2%,蔬菜的2%,鸡蛋的3%。自豪,盐城是产粮城市,年种植面积1480万亩。2020年,江苏粮食年产量3729万吨,其中盐城714.3万吨,占江苏省近五分之一,可供江苏一半人口食用。

不仅基础好,种植规模大,而且盐城农业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背靠消费能力惊人的大市场长三角。长三角城市群的龙头上海,农产品消费胃口巨大。近年来,盐城农业拥抱上海,打造“上海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如今,上海市场销售的农副产品约有10%来自盐城,盐城已成为上海名副其实的“米袋子”“菜篮子”“肉盘子”“奶瓶子”。

把地养好

盐城市农业农村局研究员闫训东也特别关注粮食数据:“6月初,我们1.05万亩小麦收获期结束,亩产380多公斤。”在江苏顺泰农场废弃的盐场上,秧苗碧绿。2016年,他们开始在这片滩涂处女地种植粮食。第一年,水稻平均亩产超过500公斤。现在滩涂水稻亩产600公斤以上,盐碱地正在成为大粮仓。

"为了更好地耕种土地,我们必须种植江苏最好的水稻."鉴湖的一位粮食种植大户许正清说,“我们的绿色大米在上海等市场每公斤售价11.2元。”好的价格来自好的质量。2010年,老徐在鉴湖租地2000亩,在宝应租地4000亩,种植了生长期长、品质好的“南京46”。由于幼苗将在4月15日培育,而此时小麦还在地里,没有收获,许正清干脆选择一年只种一次水稻。剩下的时间,撒一把蔬菜,让它们生长,最后变成绿肥。没想到,休耕的土地给了他丰厚的回报,一季水稻的收入超过了两季水稻和小麦的收入。

射阳县和乡聚海现代农业产业园

射阳县合德镇居民杨养了五六十头生猪。粪肥清理干净后,堆放在田里,送到温室种植户那里给田地施肥。但是邻居一年四季都不敢开门窗,意见很大。2018年,当地政府出钱帮助杨佳建了两个化粪池和两个沼气池。如今,猪产生的粪便通过管道进入化粪池,镇上定期安排车辆上门,通过连接管道将粪便抽走。

盐城市农业农村局畜牧处处长葛建东表示,盐城畜禽养殖种类繁多,约占江苏省的20%,带来的污染治理任务相对较重。2018年,盐城提出三年行动计划,对所有小规模以上养殖场进行治理,并在此基础上,全市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与5年前相比,2020年盐城市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分别为

削减7.04%、8%。


循环水生态养殖


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转变


企业与园区,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中坚力量。


目前,盐城拥有规上农业产业化企业1761家,其中国字号龙头企业7家,居江苏前列;省级龙头企业92家,江苏省最多。盐城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中,有42家企业建有省级以上研发中心,95家企业拥有省以上名牌产品或著名(驰名)商标。盐城加快从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转变。


“13台插秧机、100多人,每天要合力完成插秧500亩。”6月以来,最忙碌时,凌晨4点徐正青就带着大部队开进水田,人“起秧”运苗、机插秧,配合默契。为了种好地,徐正青投入1000多万元,购置插秧机、烘干机、拖拉机、无人植保机,还建起万吨容量的仓储库、1000多吨保鲜库。依托机械化,从水稻育种、栽插、管理,到收割、加工、储藏、销售,徐正青把全产业链做活了,“烘干机和加工厂建在一起,稻谷不落地就变成大米。”


盐都草莓、东台西瓜、响水西兰花……在盐城,越来越多的产业通过补链强链壮链,形成产供储加销完整产业链。


7月,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步凤镇,5000亩高标准农田已启动建设。这里将打造智能化平台,更多的高科技将在这里汇集,在这片“无人农场”试验田里,将生长出盐城农业的又一个超级梦想。


来源:作者:卞小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