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物业项目经理赚钱吗,物业项目经理好干吗

这是《小人物,大职场》第32期。这个人一个月在国企从事销售2周,却变成了一个毫无经验的吃力不讨好的物业经理。

年龄:35职业:社区物业经理

坐标:杭州收入:收入6万

前段时间,业主们在业主群中发布了这样一条热搜新闻:浙江宁波的一位业主向自己的物业赠送了一面横幅,上面有几个烫金的大字:“不管做什么,先收钱”。原因是物业没有解决小区车位租赁费的价格问题,导致业主与物业之间产生矛盾。

这个消息一传出来,业主们立刻炸开了锅,大家纷纷议论。他们都认为物业收钱不作为,活该被送大旗。作为小区物业经理,心里真的是五味杂陈,不知道说什么好。

我中专学历成国企大厂正式工,因为嫌钱少转行做销售

我出生在浙江农村。我父母都是农民。每天忙着地里的事,没文化。从小就没有人照顾我,也没有人监督我学习。所以我每天只是闲晃,阅读成绩在班里倒数。毫无悬念,我的中考成绩勉强够上一所中学。

当时我并不觉得学习有多重要。我的许多朋友初中毕业后就出去工作了。我看着他们到处拿自己挣的钱,对比我每个月从父亲那里拿的生活费,更别提我有多羡慕了。

于是,我跟父母说,我不读书,我要像他们一样出去打工挣钱。

不过我舅舅说服了,女孩子还是读书好,因为肚子里有点墨水,不容易被欺负。而且读中学可以把农村户口转为城市户口。

在当时,拥有城市户口是农民引以为傲的事情,我的父母自然很高兴。

毕业后,在舅舅的介绍下,我拿着这个中专文凭去了当地一家大型国企工作。因为学的是文秘专业,所以不用像小伙伴一样下车间,而是坐在办公室里,成了正式员工。

突然之间,我成了村里最有前途的一个。在他们眼里,我有城市户口,坐在大工厂的办公室里。我已经成为一个彻底的城市居民。对于做了几十年农民的父母来说,真的是一张灿烂的脸。

坐在办公室真的很舒服,单位里还有宿舍,不用像车间的朋友一样三班倒。

但是,不安分的我发现,无论自己多舒服,收入都不如销售同事多,有的人一个月还是能拿到七千多。对我来说,这简直就是天文数字的收入,几乎是我近三个月的收入!

当时觉得自己年轻,想冲,业务员在工厂视野好,比在办公室工作自由。我很兴奋。我觉得,与其坐在办公室里,不如像我的销售同事一样,更加努力,用实力赚更多。

但是,同事都说我傻,做好办公室工作,人是不可能打破头的,但是我不想做销售。况且做销售的女生不仅会被人看不起,工作也不稳定,以后肯定会后悔。

但是,对我来说,年轻的时候冒险更有诱惑力,我觉得有钱比所谓的面子更重要。最后,在我的坚持下,我转到了工厂销售。

我就不信女人做不好销售,从零基础开始到月入

2w+

俗话说,销售是一个很能考验人的工作,比坐办公室难得多得多。同时,也让我迅速地成长起来。


刚刚开始的时候,我对销售的技巧一窍不通,每天都处在不断被打击的状态下,不断地被洗脑,女人家不适合做销售。


有一次,客户口头答应我签单,说等开会商量好以后通知我签单。结果,我就很老实地等客户通知我去签单,等了几天想去拜访问问情况如何,但是又觉得冒冒失失地再去询问不好意思,所以,我一直傻乎乎地等到一个多星期后,才从其他销售口中得知,人家早就和别的厂家签单了。


事后,不但被客户嘲笑,还被同事笑话太单纯不适合做销售。


我知道自己是一张白纸,什么都不懂,但是,我就不相信,一个女人家怎么就做不来销售了了?


我就偏不信,男人家能做的,我也能做!


倔脾气的我,凭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头。不断的向销售前辈和领导讨各种技巧和经验。也是看我真的勤快,前辈们总算是放下了带色的眼睛,在重点的地方提点我。当然,我在每天下班后,总结一天的内容和准备第二天的拜访。


当然,有几次在总结的时候,白天受的委屈会一股脑儿的冲上头来,情绪控制不住,泪水就会不争气的流下来。当然,我不能让别人知道,所以只能在被子里偷偷的哭。哭完,我抹抹眼泪,继续总结。


渐渐地,我从小订单到中等订单,到后来搞定大订单。


我以为自己能做大订单的时候,就能证明女性也是可以做销售的。然而,我想错了。当有成绩的时候,别人反而换了一种说法,女的销售做得这么好,肯定有猫腻。甚至还有一些人在背后传我的各种所谓的故事。我很不服气,这些成绩明明就是我自己一点一点跑出来的,其中的各种苦和泪,你们怎么可能体会。


我也知道,利用自己的性别优势的确是一种捷径,不但轻松而且很快就能获得我想要的成绩,这样的方法的确非常有诱惑性。但是,仔细想想这样的成功又能维持多久呢?我还是选择了一步一个脚印的走出来,虽然慢,但是稳,且心安。


有句话说,没有付出就没有回报,在我收入拿到一个月2w+多的时候,除了付出各种脑力,体力之外,失眠,胃溃疡,偏头痛成了另一种代价。


我一个物业门外汉,用4年时间把小区打造成标杆

我平时忙着工作的我,除了过年去看望一下父母之外,平时连个电话也很少打。一次,爸爸的电话我才知道妈妈因为高血压住院了。而且这次住院我才知道,妈妈居然已经危重高血压好多年。看着病床上憔悴的妈妈,我心里非常难受和愧疚,我太过关注工作,而忽略了照顾父母,没有做到女儿应该做的事情。


这个时候,家里已经撤村并居后回迁了,我妈出院后,生活还不能自理,我爸腿脚也不方便,一下子也找不到放心的保姆,所以,我放下手里的工作,请了假专门照顾妈妈。


一天路过小区办公室,我瞄到小区在招聘物业经理。


我想到,为什么不换一个工作,做物业试试呢?


现在的销售工作,虽然收入不错,但是,压力太大,而且厂子正面临改制,前途不明。


虽然物业我没有干过,也知道不好做,但是,和人打交道更何况还是本村的乡亲父老,应该没什么难度,最重要的是我可以照顾到父母。


毕竟,钱可以再赚,父母却只有一个,我赚钱的目的不就是为了让家人生活的更好吗?虽然每个月的收入缩水到只有5000多,但是,我觉得值!


只是,我没想到的是,自家物业的工作并没有我想象的那么容易。


一开始我就遇到了难题,接到街道的通知要求整顿小区环境。


以前大家住的都是农村,造的都是自建房,随性得很。撤村并居后,大家依然保持原来的习惯,思维方式也还是原来的模式。


一栋栋的大楼外墙上,一眼望过去,装保笼的装保笼,想建阳光房的建阳光房,甚至还有一楼的人家在自家门口的公共地上搭雨棚的。


除了外观之外,原来作为美化环境的草坪,也被有种田习惯的村民全部拔光,种上了青菜等各种蔬菜。


更不用说各种汽车,电动车乱停乱放,在小区里横冲直撞了。


反正一句话,这个小区,就是一个字“乱”。


物业经理也是已经换了好几茬,依然没有任何的起色。


作为刚刚上任的物业经理,我开始各种劝说。


原本以为乡里乡亲的容易说话,没想到,这个身份反而成了我的软肋。


很多村民拒绝配合拆除私自搭建的保笼,花架,认为房子是自己的,想怎么搞就怎么搞,我一个外人管不到。


而毁坏植被种蔬菜这件事,我更是受到了人们的集体攻击,认为好好的空地种什么草,多浪费,种菜又能吃,又省钱买菜,还好看,一举三得,比花钱种草,中看不中用好的多了。


这些事整整花了我三个月的时间,敲开一户一户的人家,一遍一遍地劝说。


我记得还有一户人家和我躲起了猫猫,光他一户我一个星期就跑了四次,但是,一无所获,反倒是被骂了个遍,甚至还有人拍桌子指着我的鼻子骂,胳膊肘往外拐,不过就是个物业经理,有什么可神气的。


结果,事情一件没有办成,反倒是被人们指责各种收了物业费却不作为,还有各种七七八八钻牛角尖的奇葩投诉,比如,对门把鞋子房门口,熏到了自己家。


我每天除了焦头烂额之外,心里是那个委屈啊。


怎么办?


我是愁得晚上都睡不好,饭吃不下。


软的不行,来硬的更容易起冲突,我一下子没有了办法。直到一次,我和回小区探望父母的小伙伴聊天,谈到我现在的物业工作,他说,他住的小区有业委会,这样很多决定是由业委会投票决定的,所以很多事情做起来阻碍就小了很多。


他的话,给我了启发。


我以“自己的家我自己建”为主题,进行了业委会成员的选举。当然,出于对大家思维上的习惯和为了我以后工作的方便开展,我特地选了四类人作为业委会的组成成员,一种是以前在村子里说的上话,有权威的人,一种是村子里公认学历比较高被认为有文化的人,还有一种就是在外担任职位比较高,有公信力的人,最后一种就是热心肠的人。


这之后,我花了近一个月的时间,把很多优秀的小区环境制成各种图片,晒在公告栏上,让大家看看,一个看得美丽,住得舒心,令人羡慕的小区是什么样子。


我也知道,大家过惯了农村生活,要改掉几十年的习惯,不容易,只能一步一步慢慢来,先接受新观念,再改变观念,然后再改变行为。同时,我改变原来强硬的态度,把重心放在了,和大家一起把自己的家建的更好上面。


对于不理解的乡亲,我就和业委会的人一遍遍地上门拉家常,在拉家常的过程中沟通。


我相信,没有管不好的小区,只有用不用心。


为了能够及时获得乡亲们的反馈信息,我又建立了微信群,对他们反映的问题,第一时间在群里回应,及时解决,甚至有时候,在问题出现之前要想在他们前头。


就这样,我一个物业门外汉,和小区的乡亲一起的努力下,让我们的小区在四年后成了区里的选标杆小区。


现在我的工作量并不比做销售的时候少到哪里去他,特别是年初的疫情,我每天轮班执勤站岗量体温、检查绿码、一遍遍查检外来人员。还长了好多白头发。


我有时也问自己,现在这样辛辛苦苦地做,值得吗?以前辛苦还能赚上二三十万,现在一年拿到手也不过六七万元,收入只有一个零头,还累,值得吗?而且,去年也有其他物业公司拿更高的钱请我去他们公司上班,但是,被我拒绝了。


我想到,这个小区就是我自己的家呀。谁都想让自己的家越变越好,越变越漂亮,而且在小区里,经常能遇到乡亲告诉我说,住在这个小区他们很骄傲,要谢谢我。逢年过节的时候,还会有人送各种水果零食在办公室。虽然赚得钱不多,但是对于我来讲,很有成就感。



一直以来,就有个想法,讲述身边普通人的职场、创业故事,他们可能没有世俗意义上的成功,没有腰缠万贯,甚至还在努力为生活,为房子打拼,但是每一个人都是独特的,他们的故事也是独一无二的,他们的故事里一定有悲伤,有温度,有力量,有触动你的某些东西,小人物,也有大力量。


如果你也想分享你的故事请私信联系我,【小人物·大职场】期待听到你的职场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