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股权投资价值分析估值报告,项目投资收益及偿债能力分析

近日,首批在公募市场上市的REITs产品正以全新的投资品种吸引着投资者的目光。然而,与REITs产品相比,仍有一个默默无闻、快速成长的投资领域受到机构投资者的追捧,却被广大投资者所忽视。是近年来风靡国际市场的“ESG责任投资”概念产品。所谓ESG责任投资理念,是指将企业对环境的影响、社会责任、公司治理等因素纳入投资分析,旨在获得可持续的长期投资收益。整体分析框架涵盖面广,不仅仅是一个狭隘的环境主题,从环保、气候、可再生能源的角度来看,确实是最容易被大众理解和接受的。

在全球范围内,联合国负责任投资原则组织目前有3,000多个签约机构;ESG的资产管理规模从2006年不到7万亿美元增长到100多万亿美元,近两年ESG ETF被动投资加速,总规模超过1500亿美元,显示出其蓬勃发展。值得注意的是,海外ESG产品的机构投资者占比超过75%,以养老金为代表的长期投资者,包括美国联邦退休储蓄投资基金和日本政府养老投资基金,已经成为全球ESG负责任投资的主力军,这也将为ESG-概念板块和公司带来长期稳定的资金。如果将目光转向国内市场,相关概念的公募基金产品将从2005年的低碳经济投资中萌芽,并在2020年、2021年碳中和概念等一系列投资热点的支持下开始加速成长。目前国内市场拥有ESG概念的主题基金有98只,整体总量1060亿,其中被动产品13只,规模50亿;活跃产品82个,规模1010亿,最具代表性的一个,规模64亿。

近两年全球ESG投资明显加速

随着投资规模的不断增长,ESG概念投资是否真的有产生超额收益的趋势,是一个短命的短期热点,成为下一个长期可持续发展的灵魂。如果我们对SP500上市公司的总市值进行分析,我们发现在1995年至2015年的20年间,由商誉、客户满意度、公司安全记录及其环境友好性表现等无形资产构成的无形资产占比从68%上升至84%,而在新冠肺炎之后,无形资产占比进一步加剧至90%,表明投资者给予了更多的企业社会责任等ESG表现。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欧洲市场。SP欧洲350上市公司总市值占比从2015年的71%上升至2020年的74%,走势相同。

SP500上市公司总市值构成

这个统计结果向市场传达了一个清晰的概念。近25年来,所谓无形资产在发达国家主要企业总市值中的比重一直在增加,并有加速增加的趋势。这些无形资产的价值得到市场投资者的认可,他们愿意支付相应的估值来获得自己的权益,并间接推高估值。换句话说,在欧美市场,一个企业的ESG价值可以在市场上被估值,具有投资价值。比如同一款产品的一小时直播销售,头部KOL的总销量高于肩部KOL的总销量,这种额外的销量来源于消费者对它的认可。在上述研究中,公司的市值也有这种倾向,这种认可体现在其无形资产的估值上。因此,一家公司的ESG负债状况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替代”财务数据。将主要的非财务可持续性数据纳入投资流程后,可以实现对未来盈利能力、价值链风险、创新成长能力的更准确评估,从而更准确地判断有估值潜力的公司。

回归投资

主题,当我们在市场上寻找何者为具有ESG投资价值的标的时,可以参考什么具体的指标?目前国际市场主流的ESG评级机构例如MSCI、富时罗素、及汤森路透,都发展了自己的评级指标体系,由于海外上市公司公开信息中,已涵盖多项ESG相关揭露数据,因此评级结果准确,具高度参考性。反观国内,从2006年深交所、上交所先后发布《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指引》以来,历经2008年上交所要求上市的“上证公司治理板块”样本公司、发行境外上市外资股的公司以及金融类公司必须披露社会责任报告,及2018年,证监会修订《上市公司治理准则》,确立了ESG信息披露的基本框架后,整体评级服务持续发展,其中商道融绿及华证指数开展最为积极,也相对更有参考性。最后,在投资回报的分析里,选择了具有ESG概念投资价值的标的,就国内权益市场而言,确实能够提供稳健的超额收益。从指数表现来看,MSCI中国ESG领先指数近五年年化收益(18.3%)高于基准MSCI中国指数7.8%。若以一个相对完整的股市周期来说,在联合国UN PRI机构作出的2013~2018五年研究报告中亦显示MSCI中国ESG领先指数每年跑赢MSCI中国指数4.7%,而MSCI中国ESG通用指数每年跑赢MSCI中国指数0.9%。MSCI中国ESG领先指数产生了更高的超额收益,其投资组合夏普比率和每股收益增长明显高于MSCI中国ESG通用指数。


目前,外资投入我国资本市场总额占比逐年增加,为了接轨国际市场,ESG揭露信息重要性与完整性亦将加速提升,我们从特斯拉、苹果、与微软等众多的海外案例已经证实聚焦于各项重要永续性问题的公司,比不关心这些问题的竞争对手,能更具有竞争与财务优势,而这亦将直接提高公司的市值。在国内“碳中和”的环境议题开始,ESG责任投资的差异亦将日益明显,而这也是公募与资管等机构投资者下一个收益来源新战场,期待由收益带来更多的企业责任关注,两者形成正向循环,迎头赶上国际投资潮流的脚步。


(作者为国投瑞银基金总经理助理兼投资副总监)


【一财号】是什么?——实践第一财经内容平台化战略,开放旗下全媒体平台的资源,依托多年来在财经领域积累的专家资源,与专业意见领袖共同致力打造一个财经领域高质量的思想交流、价值传播、能力成长的生态。


第一财经一财号获作者授权首发


版权及入驻合作请联系张老师13818218481或邮件1000V@yic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