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优秀传统文化创业策划方案 文化艺术领域的创业

潍坊人正在制作风筝

7月18日,在山东省潍坊市蔡家沟村,游客霍带着孩子在村里转来转去,不时举起手机拍照。霍评价蔡家沟村是一个“天堂般的存在”。她不知道的是,五年前,蔡家沟村还是一个几近破败的“空心村”。多亏了“艺术点亮乡村”的实验,这个村庄焕发了活力。近年来,潍坊市在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中,重视文化产业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根据资源禀赋和文化特色,涌现出一批典型的乡镇和项目,在强文化、富民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幅农民画,就业3万人

起初,我的家人不明白为什么本科四年、研究生三年的周伟没有在大城市工作,而是跑回青州老家成立了一家农民画设计公司。现在亲戚朋友都明白了,原来周伟盯上了农民画这个大市场。

潍坊青州是中国农民画的重要发祥地之一。近年来,青州狠抓农民画产业,使其成为拉长青州书画产业链、增加农民收入、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

青州市通过建设青州农画院、组织公益培训、举办农民画展览、普及农民画知识等方式,开发农民画衍生品,打造适销对路的农民画,组织发展农民画墙绘队伍,积极开拓农民画市场。截至今年7月,青州市农民画协会会员2080人,全市农民画从业人员约3万人,每年创作农民画50万幅,上下游产业年销售额突破3亿元。

同时,青州市通过政府部门的服务,不断组织、匹配农民画创作群体,成立农民画专业合作社、农民画公司、墙绘团队,实现走出去。目前,青州有20多支农民墙绘队伍,300多名墙绘艺术家,他们的足迹早已为全国留下青州。

潍坊是中国著名的书画之乡,年画发展历史悠久。

西江家埠村文化底蕴深厚,是潍坊杨家埠木版年画的发源地。近年来,西江家埠村进一步挖掘木刻年画传统品牌优势,做大做强杨家埠特色文化产业。目前,喜阳家埠村及周边村共有木刻年画生产厂家60多家,每年批量销售木刻年画2300万张,从业人员1.2万余人。

据西阳家埠村相关负责人介绍,传统木刻年画作为先民留下的手艺,如今在村民的美好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生活水平和审美水平不断提高,国家更加重视文化产业,文化产品的消费需求不断增加,为喜羊家埠木刻年画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艺术进乡村,田园风光美

蔡家沟村曾经是一个没有集体资产、没有经济来源、没有年轻劳动力的“三无”贫困村。村里有152户人家,世代务农。出门时,山是门,石是门。随着村里90%的年轻人外出寻找新生活,村里也越来越萧条没落。村里只有空荡荡的老人和留守儿童。

2017年以来,蔡家沟村采取画风与民俗融合、艺术与乡土融合、艺术家与普通百姓融合等一系列措施,打造蔡家沟艺术实验场。经过几年的努力,蔡家沟村初步建成了集乡村文化旅游开发、艺术创作

针对当下村庄老龄化、空心化的实际状况,培养本土农民成为手艺人、守艺人、创意人。艺术植入各类手工艺制作,培强做优剪纸、黑陶柳编等10余类非遗传承项目,实现家家有一技之长、户户有一门营生。


推动艺术元素融入乡村发展实践,在潍坊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莫言的家乡潍坊高密市,充分发挥莫言故乡的唯一性品牌优势,以文学为魂、以业态为本、以旅游为媒,建设红高粱文化旅游区、高粱特色产业区等九大功能区。当地还按照“文学+文创”思路,深入挖掘特色文化元素融入到高密民间艺术“四宝”、日常家居、饰品等文创系列产品开发中,销往全国各地甚至国外,实现年产值约300万元。


拾起老手艺,奔向新小康


近几年,潍坊市坊子区王四村以风筝为载体不断扩大产业规模,延伸产业链条。在王四村众多的风筝加工厂中,王旭生的加工厂较有特点。其在传统加工产业发展基础上,建成风筝小院,开发风筝骨架、风筝饰品等产品,不断拓展产品种类,拓宽网络销售渠道,提高产业综合效益。


“我们家除了制作销售风筝主题的工艺品,还提供风筝制作体验,让游客参与风筝制作过程,扎架子、糊风筝、绘画DIY图案。这种体验式互动很受欢迎,风筝小院也因此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王旭生说。


近年来,潍坊各级党委、政府工作的一个重点,是加强本土文化生态保护。由此,过去一些老手艺被充分挖掘、恢复,成为助力当下群众致富增收的新手段。昌乐县鄌郚镇是一座“爱乐之城”。镇上的乐器制造及配套企业有80余家,从业者8000余人,年产各类乐器成品80万把、乐器配件400万套,其中电吉他产量约占全国总产量的36%。鄌郚镇充分依托乐器产业优势,开启了“吉他小镇”建设的新篇章,重点打造乐器产业园、特色村落,培育发展乐器文化产业,做大吉他产学研高峰论坛、鄌郚音乐节等节会品牌,致力于打造集产业功能、旅游功能和文化功能为一体的乐器特色小镇。


如今,鄌郚镇总投资28亿元,集乐器研发、生产制造、电子商务、仓储配送等于一体的综合性创业孵化平台,已入驻孵化电商企业5家,带动发展电商、微商120余家。


潍坊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成员、四级调研员宿立军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文化和旅游产业大有可为。通过深挖本地文化资源富集优势,近几年潍坊初步实现了文旅产业在农村“有看头、有玩头、有奔头”的目标。“十四五”时期,潍坊文化和旅游部门将进一步发挥优势,聚合资源,让非遗等项目重回乡村,成为乡亲们过上好日子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