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植于界牌陶瓷产业园的衡阳阳光陶瓷,以循环经济为抓手,综合治理利用废土、废渣、尾矿,在300多年的窑火传承中,为瓷砖发展开辟了一条新路。今年以来,公司以优质琉璃瓦和古砖拓展了中国北方市场,迎来了更大的发展机遇。
窑火是红色的,机器轰鸣。在阳光陶瓷一期、二期项目车间的8条生产线上,烧制不同颜色、不同形状的陶瓦,然后在传动轴上弹清脆的和声,整齐地走下流水线。然后用叉车将它们装上等待已久的卡车,送往全国各地。虽然每年春天都是瓷砖行业的季节性淡季,但阳光陶瓷却呈现出产销两旺的良好态势。
【实声】衡阳阳光陶瓷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帅
目前,我们的客户对我们相当认可。一些大客户说,即使他们想安排订单或提高价格,他们也想得到我们的产品。
淡季不弱,是阳光陶瓷作为破译发展密码的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的结果。为适应乡村振兴和旅游产业发展的需要,阳光陶瓷于2018年投资近4亿元,开设了阳光古楼4条自动化生产线,使历史人文气息浓厚的“秦砖汉瓦”迅速成为市场“热点”。同时,公司通过不断的技术研发,进行科学的生产和质量控制,成为具有全方位高品质瓷砖生产能力的企业。
【实声】衡阳阳光陶瓷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帅
目前我们一个款式生产的产品比较多,两个产品的整体质量都比去年高。
产品种类和质量的进一步提升也为企业扩大市场份额带来了机遇。阳光陶瓷今年加大了异地仓储系统建设,专门研发了抗冻性好、密封性强、釉色更均匀的釉面砖和古建砖,不断加强营销队伍建设,为中国北方市场“拓展版图”,产品的优异性能迅速得到市场的积极响应。
【实声】衡阳阳光陶瓷有限公司销售总监陈建明
我们加大了异地仓储系统的建设,比如在陕西、河南、山东等地建立直仓,市场覆盖面和辐射度更大,我公司的产品质量得到北方市场的高度认可。
传承百年界牌窑火,匠心打造砖瓦,精雕细琢,阳光陶瓷不仅振兴了湘南瓷都——界牌,今年还对人工智能进行升级改造,利用大数据平台更好地满足市场信息和需求,推动企业年产值迈向5亿元大关,在去年的基础上实现“原地倍增”。
【实声】衡阳阳光陶瓷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帅
包括现在的云数据和大数据,我们可以通过分析市场,在未来随时随地更好地分配生产订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