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水蛇鲜冻虫的应用一直处于初级阶段,没有人愿意投入实验基地收集更多的田间应用数据来证明黑水蛇的田间应用效果。更多的是通过自我推销,人们说好,时间长了不知道去哪里。所以容易造成价格和价值倒挂,很多人推不开。
大家经常谈论高蛋白、抗菌肽和甲壳素,以及与神学相近的未知因素。是什么,好不好,作用机制是什么?
让我们简要分析一下缺点,并表示欢迎:
被小公司开除后,和朋友一起投资了几个咸淡水虾池(广州番禺海鸥岛),主要养殖南美白对虾和斑节王。
因为我们对黑九头蛇的了解和信任,我们用黑九头蛇作为活饲料来代替一些虾饲料。因此,我们的初衷是降低饲料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那我们如何提高白虾土塘冬棚养殖放苗成活率
白虾土塘冬棚养殖放苗常见难题:水难肥、透明度高、天然饵料不足、过度肥水易导致藻类过旺
实证:
育苗前的池塘条件:
水体清瘦,藻类与水蛛数量较少,透明度50cm。
发酵培水蛛方案:
1包发酵饲料+1桶黑水虻虫浆+40斤红糖+400斤水
注意:低温下,发酵桶应放在温室中发酵2-3天。
这里要注意的是黑水蛴螬浆,是我自己生产的有机酸保鲜黑水蛴螬浆,不是市面上的假酶解发酵蛴螬浆。无法相比。
放苗前两天撒50公斤/亩发酵液。效果见下图:
藻相适中,透明度35-45cm,水蛛数量丰富!
培虫大功告成,开始放苗!
栽苗后,前期用虫浆拌粉,促进虾生长。毕竟粉得八九千多,能省一点。反正一开始也吃不了多少虾。我们只需要保证水中桡足类的数量。2月份气候相对较低,我们对水很感兴趣
控相对简单很多。等到虾可以上料台,我们便不再继续使用虫浆,改为更加实惠的小幼虫,俗称小米虫。投虫料比例为28。这时候主要是虾还很小,如果虫体太大,虾咬不破虫皮,容易造成坏水。这也是大家需要注意,如果你买的是冰冻虫,大概率都是蒸煮沉水的或者大虫子,皮相对厚很多,初期不要去喂,如果有条件可以打浆拌料投喂。
等虾子到50头时,我们则可以投喂个头更大的幼虫,投虫料比为46,但是随着饲料及虫子投喂量增大,塘边容易出现油膜及底泥开始发黑。我们需要调水改底。出现的原因一是天气温度高,饲料转化率降低,有机质变多。然后我们为了降低成本投的虫比较多,虾吃不完,肝体出现不适,还好及时投喂中药,没有发红,白膜清晰。
后期虾吃虫量有点大,甚至喜欢吃虫不吃料,这要控制,尽量改为晚餐喂虫,白天喂料。因为黑水虻鲜虫蛋白并不高,约13%的含量,且氨基酸不是特别平衡,脂肪也相对高,如果过量投喂,虾会长速变慢,甚至光吃料不长个现象。这个需要大家注意。
因为文章不允许视频发出,也就没有给大家展示虾吃虫了。
赶着五一把虾出了,三十头,卖个好价钱。最后我们打了一下数,料比没有降低,不过出了三千多斤虾,四亩水面。估摸按照全程算虫子替代饲料1/4,虾体非常靓身,价格可以。
从这里呢,我们大概有一些经验之谈,也欢迎珠三角朋友过来喝茶。
首先,不建议大家用餐厨虫,用豆渣混中药等养的最好,餐厨虫营养更好,但是真的很脏,而且脂肪太高,控制不好的话水体污染严重。有经验的朋友可以说说如何处理。
然后,虫浆前期用,后期尽量少用,毕竟是浆体。
虫子营养不仅是可吸收蛋白,还有脂溶性的维生素及微量元素,因为同期出塘的虾基本达不到三十头,我们的规格最大。这就让我们原本投喂低蛋白的虫,还可以快大的原因。如果单单论蛋白,显然做不到快大。
同时,虫子喂虾好处还有可以减少动保后期使用量,和保产量,我们比别人快15天出塘就是最好的说明。当然,有人会问是不是抗菌肽,这个不好说。毕竟虫子抗菌肽有多少,吃到虾肚子还有多少,我们不得而知,这里更多可能是虫体的月桂酸和微生物降解甲壳素产生的壳聚糖或壳寡糖对后肠的作用,个人见解。这也就是为何过量投喂,肝红原因。
最后简单总结,虫子实际上更像是一种原料属性的催化剂,它可以提供一定的生长需求的是蛋白、能量供给,比如我们拿来替代虾料,价值堪比全价虾料;还可以很好弥补了饲料无法添加的活性成分,例如温敏性的维生素、褪壳激素,活性蛋白和不饱和脂肪酸,促进生长,这就像动保产品了,但是由于脂肪和甲壳素的存在,长期过量投喂会导致肝红,水体腐败现象,需要现场经验管理。
创作不易,点赞+转发,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