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投资应该考虑哪些因素 企业投资决策考虑的因素

“资产管理行业要培育金融投资深度,普及长期、理性、价值投资理念,提高全社会金融素养。优化投资者财富跨期、跨市场的配置,在合理的风险和期限下获得合理的回报。自然,这也要遵循金融规律,尤其是风险和收益的匹配原则,不可能创造“一夜暴富”的神话。特别是在这方面,我们必须避免过度渲染超额收益和猜测非理性预期。”7月24日,在由青岛市人民政府主办、《财经》杂志社、《财经智库》主办的“2021青岛中国财富论坛”上,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席肖表示。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席肖

他说,中国正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经济正在向高质量发展转型。过去,过度追求短期收益是不可持续的。未来增长动力主要来自科技创新、绿色产业、先进制造、基础设施等领域,这些都需要相当大的长期投入。此外,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加,养老金融的投资需求不断增加,市场前景十分广阔。资产管理行业在这方面具有天然的资本和人才优势,可以集中长期稳定的资金,探索跨周期的投资模式,满足经济社会的长期投资需求。资产管理行业要做市场的价值投资者,积极培育投资而非投机的市场氛围,利用有限的金融资源促进经济社会福祉和人类文明进步。

肖还提到,积极践行社会责任投资已成为重要的全球共识。近年来,中国资产管理行业已经销售了数百种投资产品,ESG也开始在一些产品名称中清晰出现。资产管理行业应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加大对社会责任投资的支持力度,积极参与ESG投资体系的塑造和完善,推动建立更清晰的定义标准,构建相关数据收集和统计框架。完善ESG评价方法,推动企业建立ESG信息披露机制,全面提升社会责任投资有效性,实现除财务回报投资目标外的社会责任、可持续发展等多层目标。

以下为发言实录:

肖:尊敬的副省长、赵浩志市长、陈副主席、副主席,尊敬的各位来宾,大家上午好。很高兴参加在青岛举办的中国财富论坛。我谨代表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表示热烈祝贺。

目前,全系统正在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不断深化金融改革,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亲爱的朋友们,中国现在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00万亿元,达到人均7万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2万元,中等收入群体超过4亿人。财富管理需求进入新阶段,资产管理行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我想谈谈资产管理行业的发展,供大家参考。

首先,我们必须始终尊重委托的职责。资产管理是基于信任关系的服务,与多元化委托投资、资产标的紧密相连,其中介属性复杂。资产管理人的身份是代理人,既不是资本持有人,也不是投资资产持有人。因此,资产管理人和持有人之间存在固有的角色转换。既有灵活性优势,也有隐性风险,关键在于能否恪守受托职责

15px;">另外,对于中低收入群体的财富管理需求也要高度重视,认认真真做好。理论上只要除去生活必需品支出以外,仍然有余钱的人群都有财富保值增值的需求。因此,除了为高净值客户服务外,也应帮助中低收入群体管理财富,实现财富有效积累。帮助他们管理好财富是资管行业应有之义。财富积累是一个递进的过程,高净值客户也曾经是中低收入群体的一部分,中低收入群体也是潜在的高净值客户。从成本收益比看,资管机构一点也不会吃亏。


第二,要自觉做长期价值投资的表率。资管行业要培育金融投资深度,普及长期、理性和价值投资理念,提高整个社会的金融素养。对投资者财富实施跨时期、跨市场的优化配置,在合理风险和期限水平下取得合理收益。这自然也要遵循金融规律,特别是风险和回报匹配原则,不可能制造“一夜暴富”的神话。在这方面,尤其要避免过度渲染超额回报,炒作非理性预期。


我国正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经济正在向高质量发展转变,过去那种过度追求短期收益的模式已不可持续。今后增长动能将主要来自于科技创新、绿色产业、先进制造、基础设施等领域,这些都需要相当规模的长期投资。另外,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加,养老金融投资需求不断增长,市场前景十分广阔。资管行业在这方面有天然的资金和人才优势,可以集中长期稳定资金,探索跨周期投资模式,满足经济社会长期投资需求。资管行业要做市场的价值投资者,主动培育投资而非投机的市场氛围,将有限金融资源用到能增进经济社会福祉和人类文明进步事业中。


第三要积极践行社会责任投资。社会责任投资已成为全球重要共识。2006年联合国牵头制定了责任投资原则,强化了将“环境”“社会”“治理”,也就是Environment, Social,Governance (ESG)因素纳入投资决策的理念。去年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ESG标准在全球重视程度被推向新高度,各项内容大为扩展。“环境”因素中,更关注生态平衡和生活环境清洁;“社会”因素中,更关注食品和日用品的安全性;“治理”因素中更关注企业在困难时期对员工的人性化关怀。


我国资管行业近几年发售了数以百计的投资产品,有些产品名称中已明确出现ESG字样。资管行业应当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加大对社会责任投资的支持力度,积极参与塑造和完善ESG投资体系,推动建立更明确定义标准,构建相关数据收集和统计框架。完善ESG评估方法,推动企业建立ESG的信息披露机制,全面提高社会责任投资的成效,在实现财务回报投资目标外,兼具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等多层目标。


第四,要努力熨平周期波动。近年来,非银行金融中介,包括资管行业等传统金融体系外的金融活动,对金融周期乃至经济周期的影响方式引发广泛的讨论和关注。一是资产管理人投资的羊群效益放大周期波动。资管行业在规模快速发展后,管理人投资决策更容易受到从众心理影响,投资标的趋于集中。二是集中兑付造成的流动性风险加剧周期波动。资管行业的负债虽然具有来源广泛的优势,但众多开放式产品一旦遇到很大的集中赎回压力,在短期市场压力事件下会放大影响,集中兑付导致被动抛售资产和资产甩卖,可能就会触发金融周期逆转。三是可能同样存在“大而不能倒”的困境。当资管机构受托资产达到一定体量后会对金融市场资产价格产生重要影响。大型资管机构产品出现危机,也会显著传导到金融市场,进而引起市场恐慌和定价失灵,甚至引发更大范围的风险。


资管行业与经济金融周期的关系是新的问题,目前还难以得出准确的结论,必须强化监测和分析,推动完善制度,遵循组合投资的基本规律,合理塑造投资预期,降低亲周期性运行波动曲线,推动金融经济发展,维护市场稳定。


第五,要主动构建良性竞争格局。历史经验表明,过度竞争、恶性竞争都会扭曲市场参与者行为,最终危害市场秩序,损害利益相关者利益。要维持良性竞争,资管机构和监管部门需要共同努力。在实现市场充分竞争的前提下,引导行业向最优均衡靠拢。如何实现这种最优,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其中提高透明度就十分重要。资管行业的基础是委托代理契约。在良性竞争环境下,代理契约的内容和履约进展应该是透明的。任何一方都不应通过隐瞒欺骗等手段侵害对方的利益。然而,一旦市场处于恶性竞争状态,经营行为扭曲,资产管理者很可能为追求短期高风险回报,大规模投资于高风险资产。为了达到这种目的,往往会向委托人隐瞒或掩盖风险或投资明细。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一大原因就是,许多机构为追逐高额回报,隐瞒实际风险,大量高风险资产通过不当销售的方式出售给投资者,不仅使投资者遭受损失,也扭曲了市场要素,造成市场失灵,最终引发金融危机。


国际清算银行曾专门研究过资管行业竞争模式与金融市场均衡关系。在过度竞争环境下,资产管理人可能会利用信息不对称的优势,损害投资者利益,扭曲金融市场的均衡价格。不完全契约理论认为,契约自身无法解决信息不对称,总有一方会通过“剩余控制权”进行套利。这就尤其需要完善制度体系,强化信息披露和销售匹配,对行业良性竞争予以规范和约束,培育建立一个有差异,有特色、相互补充的资管行业良好生态,维持公平的市场竞争秩序,维护好金融稳定,保护好大众利益。


今天,我就讲这五个方面,再次祝贺本次论坛圆满召开。祝青岛市财富管理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取得更大成绩,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