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红在上班。记者张曼双摄
人物
曾红,1978年8月出生于重庆南岸一个普通工人家庭,2001年只身前往广州,2006年11月创办广西电通科技有限公司。
语录
对我来说,重庆意味着归属。离家很久了,一直想回家发展。
对话
重庆晨报:在重庆待了这么多年,为什么选择出国创业?
曾红:当时沿海地区比较热,机会比较多。我想出去闯一闯,提高自己。
重庆晨报:现在创业成功了,有没有想过回老家发展?
曾红:我一直有这个想法,现在逐渐把事业拓展到重庆。
曾红在重庆度过了童年和学生时代,进入社会后找到了第一份工作。这样一个热爱家庭的人下班后做出了惊人的举动,——辞掉工作,在南方创业。
截至目前,曾红拥有自己的公司,年营业额达数千万,业务覆盖广西、四川、重庆、广东。
学业选择让他与通信行业结缘
学生时代,曾红学习成绩突出,高考成绩优异。考入北京邮电大学、重庆邮电大学。然而,因为习惯了在重庆的生活,曾红最终选择在重庆邮电大学无线电工程专业继续深造。从此,曾红与通信行业结下了不解之缘。
当时曾红在选择无线电工程的时候有一个比较现实的考虑。“我当时选择这个行业的原因是出于就业考虑。通信行业同年仍有分布,就业环境非常乐观。”
南下进入爱立信赚到第一桶金
毕业后,曾红选择了重庆通信发展有限公司作为自己的第一份工作,主要负责技术工作。他努力学习,尽快上手,逐渐开始接触公司的核心工作。
在公司工作一年后,曾红内心的想法开始发生变化。在他看来,留在这里对他的发展有很大的限制。此外,上世纪90年代末的沿海热度、优厚的待遇和更大的平台让曾红倍感兴奋。2000年左右,曾洪选择南下广州,凭借自己的实力,进入了当时全球最大的移动通信设备制造商爱立信——。在曾洪看来,在爱立信工作的日子对他的人生产生了重要影响。“在这里,我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为以后的创业打下了基础。”
创业艰辛曲折,他仍咬牙坚持
在爱立信工作2年后,不甘平凡的曾红再次选择辞职,成为一名自由工程师。虽然收入有了比较明显的提升,但曾红并不满足于现状,开始寻找新的机会。这时,曾红在广西的前同事找到他一起创业。2006年,经过前期准备,他在广西正式成立广西电通科技有限公司,走上了创业之路。
创业初期充满艰辛,资金、人力、管理的压力让曾红整日整夜睡不着觉。“公司成立的时候,我几乎把钱都拿出来了。卖掉房子来预付资金是不够的。我向朋友借钱,最多借了80万。”曾红说。
而在人才招聘方面也十分困难。曾鸿回忆,当时他们跑遍了广西的大学去做公司推广,但没有招到人,甚至在企业中标以后,工程即将开始时,公司仍没有足够人手,时常遭到客户投诉。这样的状态持续了3个月左右,曾鸿才陆陆续续招到工作人员。
人手的增加又给曾鸿带来了另一方面的压力,每月25日发工资,有次公司账上只有5万元,而发工资需要15万。甚至有一次,他在发工资前一天跑回重庆跟亲戚朋友们借钱。
在公司经营方面,曾鸿亦是毫无经验,项目开展后也没有一个完整的项目执行计划,常常陷入困境。
难割归属情怀,计划回渝发展
2006年到2008年,这三年里是最困难的时期,创业初期举步维艰,但是曾鸿一直对自己的公司抱有信心。从2009年开始,曾鸿的公司运营开始转好,从2006年中标300万元,到2012年公司营业额已达2000万元,再到如今营业额达到4500万元左右。“我们的业务覆盖了广西、四川、重庆、广东。在广西通信行业,我们的市场份额达到15%左右。”
在曾鸿看来,他与团队一直坚定一个信念,就是核心团队、相互扶持。
家乡重庆对于曾鸿来说意味着归属感,“从小在重庆长大,虽然远离家乡多年,但仍旧难以割舍一种归属情怀。”在曾鸿的计划中,已经有了往家乡重庆发展的计划,在不久前,他才入股了一家重庆的通信公司。“落叶归根,在我的规划中,今后必定要将工作重心往家乡转移。”
记者 张曼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