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国务院推进简政放权、整合管理、优化服务改革的要求,做好城市园林绿化企业资质核准注销后的市场管理工作,加强园林绿化工程建设的事后监管,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园林绿化工程建设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要求各地住房城乡建设(园林绿化)主管部门规范园林绿化工程建设管理。业内专家解读了《规定》的相关内容。
实现管理方式转变
江苏省风景园林协会会长 王翔
.
党的十九大提出:坚持生态优先,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从高速增长到高质量发展的转变。《规定》的颁布是园林绿化行业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具体体现。实施好《规定》,对规范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提高质量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各地要认真学习掌握《规定》的精髓,实现管理方式的转变。
《规定》明确了园林绿化工程的内容,要求园林绿化工程招标不设资质条件。为防止变向,《规定》明确了市政工程等其他资质不得作为园林绿化工程投标人资质。在整个实施过程中,必须严格保持园林绿化工程的专业性和完整性,不得肢解园林绿化施工内容或将其视为建筑、市政工程等附属工程。并将其方向变更为建筑、市政工程等标段。
招标的目的是选择合适的有能力承担相应项目建设的企业。为确保园林绿化工程施工质量,《规定》要求园林绿化工程施工企业应具备与施工活动相匹配的专业技术管理人员、技术工人、资金、设备等条件。园林绿化施工由项目负责人负责,项目负责人应具有相应的现场管理经验和专业技术能力。园林绿化工程投标人应具备履行与园林绿化工程相匹配的合同的能力。
专业技术人员是工程施工组织管理的关键,其技术水平直接关系到施工质量。园林绿化工程负责人应当具有园林专业知识背景和专业技术职称,并具有相应工程施工经验。同时,对于相对复杂的园林绿化工程,施工企业要有一定的技术储备,如企业标准、施工方法等。园林绿化施工要因地制宜,材料要适合工程施工,施工企业要有一定的经验和二次设计能力。因此,园林绿化工程招标必须提出相应的专业技术人员要求和配套的技术储备要求。这是评估建筑企业承接相关项目的经验,以业绩判断能力。
加强工程建设事中事后管理是本轮审批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规定》明确项目建设管理责任主体为城市园林绿化主管部门。各级城市园林绿化部门要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内园林绿化工程建设的事后监管。首先,明确监管重点。要加强园林绿化工程建设关键环节的监管,重点抓好园林绿化工程主体结构的安全质量、主要植物和建筑材料的选择、专业化工程的建设。监理的主要任务是保证质量和工程安全。二是实施监管机构,即可以由城市园林绿化主管部门委托给园林绿化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机构。第三,标准化测试
建立园林绿化行业市场信用体系是园林绿化工程建设管理的新探索。将大数据信息技术引入园林绿化行业管理,有助于提高行业管理的科学性、统一性、完整性和规范性,满足现代市场管理的需要。
《规定》规定了信用体系的建设和管理,明确了三级管理部门的工作职责。其中,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将制定园林绿化市场信用信息管理规定,建立园林绿化市场信用信息管理体系;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园林绿化)主管部门将制定园林绿化工程建设管理和信用信息管理制度;城市园林绿化主管部门将建立工程质量、安全和信用行为动态监管体系,负责园林绿化市场信用信息的收集、认定、披露、评价和使用。各地要结合本地实际,认真研究实施学分制。按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要求,要尽快落实工作机制,搭建好信息平台,协调好园林绿化工程建设监管体系,将工程管理和市场管理的各方面信息纳入平台,根据信息实行市场动态管理。
《工程质量监督报告》明确园林绿化工程质量监督报告、建设工程质量综合评价、施工现场抽查、施工各方市场行为纳入园林绿化市场主体信用记录,作为投标人再次投标资格审查和评标的依据。
来源:四川省住建厅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