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政府投资管理 政府投资项目评审报告

新华社昆明6月2日电(记者强子)一些违背常识、弄虚作假的工程项目,经专家背书后,已匆匆上马;少数专家只拿“出场费”,不顾项目的科学性;有些专家没有相关资质和专业背景.云南省纪委监委近日通报曝光了玉溪市通海县杞麓湖生态环境保护中存在的“假专家”“假专家”问题。

2021年4月,中央第八生态环保督察组下沉至云南省玉溪市,发现通海县利用欺诈手段干扰国家控制性水质监测点采样环境,主要涉及齐鲁湖柔性围挡、水质改善、供水管道延伸至湖中心三个项目。经进一步调查,云南省纪委监委发现,参与这些弄虚作假项目的专家有29人,他们都拿走了不同数额的评估费和专家咨询费,并出具了“同意”、“原则同意”等意见,没有一人给出“拒绝”等意见或选择退出。

据云南省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29名专家在参与项目论证评估时,部分发现问题并提出异议,但最终都是出于自身利益、科研和人情考虑。签署“同意”意见;有的专家因为走实地,抱着“出场费”的心态,频繁参加相关的项目评审会议,却不关心项目的具体内容;有的专家发挥“科研经纪人”作用,匹配当地党委政府、项目承担者和技术专家,一手揽施工方利益,一手笼络专家参加各种项目评审会议;有些专家没有相关的资质和专业背景,只是把数字补上,把领域暂时保存下来。

云南省纪委监委指出,专家失去了客观、公正、独立的科研岗位,未能履职尽责,给当地党委政府和建党“背书”,造成严重后果。一是出具正面专家意见成为地方党委政府推出“问题项目”“造假项目”的决策依据;二是技术控制不严格,导致部分工程项目出现设计收缩、施工收缩等问题;三是对涉及民生的重大项目态度敷衍,研究材料不认真,没有深入实地考察,评价走过场,背离科研精神,破坏学术氛围。

据介绍,29名专家分别来自云南大学、玉溪市水土保持工作站、玉溪市不动产登记中心、昆明市环境科学研究院、玉溪市环境科学研究院、昆明市滇池生态研究院、玉溪市水利局、玉溪市水利电力勘测设计院、云南省政府投资项目评估中心、云南农业大学、玉溪市生态环境局通海分局、昆明市滇池高原湖泊研究院、昆明理工大学、 云南省环境监测中心站、云南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云南师范大学、玉溪市环境监测站、通海县水利局、通海县农业农村局、通海县杞麓湖管理局等。 (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