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财联社(北京,记者 高云)讯,投行业务在经纪行业的排名发生了变化。时隔一年,中信建投再次蝉联投行榜首,上一次是在2018年。
中国证券业协会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证券公司投行业务收入前十名分别为中信建投(57.46亿元)、中信证券(57.02亿元)、CICC(41.42亿元)、海通证券(35.37亿元)、华泰证券(32.39亿元)、国泰君安(32.33亿元)
中信建投以4400万元的微弱收入差距成功超越中信证券,成为券商行业新的投行业务;华泰证券与国泰君安互换席位,华泰证券晋升行业第五;光大证券从行业第十位排名第八,国信证券下降一位成为第九,郭进证券排名从第十六位上升至第十位。
受业务禁入影响,广发证券从行业第9位领先券商下滑至行业第33位。
黑马国金证券投行收入增近九成
投行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前十大券商投行业务总收入达331.38亿元,市场总份额49.42%,增长4.11个百分点。2019年,行业收入前十大券商的总市场份额为45.31%。
从投行业务收入增速来看,前十大券商投行业务收入均呈现较大增长,平均同比增速为56.81%。郭进证券增速最高,为88.93%,其次是华泰证券,同比增速为80.23%。
具体来看,前十大券商投行增速依次为中信建投(59.28%)、中信证券(52.64%)、CICC (43.91%)、海通证券(73.93%)、华泰证券(80.23%)、国泰君安(65.98%)、招商证券(24
海通、华泰、国金承销保荐收入翻倍
承销保荐业务是投资银行最重要的业务,其业务增长和排名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投资银行的业绩。中国证券业协会表示,该排名适用于2021年证券公司分类评价。
2020年券商承销保荐收入前十名分别为中信建投(52.61亿元)、中信证券(50.26亿元)、CICC(34.73亿元)、海通证券(33.33亿元)、国泰君安(29.40亿元)、华泰证券(29.12亿元)、招商证券(18.8亿元)
上述十家头部券商中,不少券商同比增速翻倍,包括海通证券(118.86%)、华泰证券(116.82%)、郭进证券(116.30%)。其他7家券商的增速为中信建投(73.76%)。),中信证券(65.88%),CICC (52.66%)
中信、建投股票承销占市场两成份额
2020年中信证券略超中证,两家券商市场份额均超行业10%。
该收入排名前十的券商分别是中信证券(29.87亿元)、中信建投(29.70亿元)、华泰证券(20.46亿元)、CICC(20.20亿元)、海通证券(16.62亿元)、国泰君安(11.03亿元)、民生证券(10.12亿元)
p6.toutiaoimg.com/large/pgc-image/Sb3exkOJ1lIKlt" />值得一提的是五矿证券的投行业务,收入排名27位,同比提升18位;承销与保荐业务收入排名29位,同比提升13位。
五矿证券是较为典型的投行业务发力的券商。据了解,公司着力提升大投行业务对公司业绩的增量支撑作用,坚定不移地以资源型人才为导向,以专业型人才为抓手推进大客户战略,坚定不移打造交易型投行。投行业务重点关注注册制全面推进的历史机遇,加强事业部平台资源统筹调配,以明星项目为标杆,提升项目储备的多元化和客户开发的可持续性。
开源证券杀入债承收入排名前十
债券主承销佣金收入方面,行业排名近三年起起伏伏,但中信建投连续三年稳坐债承收入冠军宝座,市场份额近三年也均在9%以上;中信证券则持续三年位居行业第三位置未发生变化,开源证券是排名前十券商中一匹黑马,2017年至2020年行业排名分别为第13、14、11、10名。
具体来看,债承收入前十券商分别为中信建投(22.74亿元)、国泰君安(15.93亿元)、中信证券(15.21亿元)、海通证券(12.99亿元)、光大证券(12.20亿元)、平安证券(8.35亿元)、华泰证券(8.22亿元)、中金公司(7.87亿元)、国信证券(7.58亿元)、开源证券(6.53亿元)。

平安证券担任资产证券化管理人数仅次于中信
担任资产证券化管理人家数方面,多家中小型券商位列排名前十当中,包括排名第6名的中山证券、排名第8的长城证券、排名第10名的天风证券。此外,排名第二的平安证券与头部券商中信证券担任资产证券化管理人数仅仅差4家。
担任资产证券化管理人家数排名前十的券商分别是中信证券(189家)、平安证券(185家)、中金公司(115家)、华泰证券(83家)、中信建投(70家)、中山证券(59家)、国泰君安(46家)、长城证券(42家)、招商证券(40家)、天风证券(38家)。

财务顾问业务2020年收入同比下滑22%
券业整体财务顾问业务收入下滑,98家券商财务顾问业务2020年收入81.19亿元,同比下滑21.73%。其中,三家券商年收入不足百万,包括银泰证券(92万元)、金圆统一(66万元)、汇丰前海(30万元),此外,高盛高华财务顾问业务收入为负值即-22万元。
该收入排名前十的券商中8家收入下滑,海通证券该收入降幅最大,为60.11%;同比增速降幅在三成左右的还包括华泰证券、开源证券、招商证券。此外,平安证券成为财务顾问业务收入前十券商中的黑马,收入同比增速112.44%,2020年排名为第6名,提升23名,2019年排名为第29名。
财务顾问业务收入普遍下滑是否与严监管有关?一位头部券商投行负责人告诉记者,财务顾问业务收入下滑并不能简单归因于严监管,影响因素较为复杂,财务顾问业务收入构成比较多,与股权债权保荐承销不同,很多项目会被纳入到财务顾问收入当中。
财务顾问收入排名前十的券商及增速分别为中信证券(-4.18%)、中金公司(10.88%)、中信建投(-16.40%)、华泰证券(-27.92%)、国泰君安(-1.30%)、平安证券(112.44%)、申万宏源(-9.38%)、开源证券(-28.58%)、海通证券(-60.11%)、招商证券(-30.27%)。
上述券商及相关收入为中信证券(6.76亿元)、中金公司(6.69亿元)、中信建投(4.84亿元)、华泰证券(3.27亿元)、国泰君安(2.94亿元)、平安证券(2.34亿元)、申万宏源(2.22亿元)、开源证券(2.08亿元)、海通证券(2.04亿元)、招商证券(1.91亿元)。
并购重组财务顾问业务收入前十为中金公司(3.57亿元)、中信证券(2.51亿元)、中信建投(2.19亿元)、华泰证券(1.88亿元)、国泰君安(1.34亿元)、招商证券(0.80亿元)、海通证券(0.71亿元)、平安证券(0.48亿元)、东兴证券(0.41亿元)、申万宏源(0.38亿元)。
机构:注册制下大券商更加受益,看好大券商投行业务发展前景
随着注册制改革的逐步落地,投行业务对中介机构的要求更高,如何看待当前投行业务机会及未来发展?
在今年6月10日早间召开的第十三届陆家嘴论坛上,证监会主席易会满指出,IPO发行既没有收紧,也没有放松。对于市场存在的IPO收紧的感觉,可能有几个方面的因素,一是落实新证券法的要求,对中介机构的责任压得更实了;二是加强股东信息披露监管,明确了穿透核查等相关要求;三是按照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完善了科创属性评价体系,强化了综合研判。
中银证券研报认为,陆家嘴论坛释放两项信号涉及券商投行业务,一是IPO发行没有收紧,二是进一步加大直融比重是现阶段最突出的任务之一,券商作为资本市场和实体经济间桥梁的重要性将进一步凸显,大券商将更加受益。
中银证券进一步阐述称,看好大券商投行业务发展前景,一是注册制压实中介机构责任,对券商定价、销售能力和项目、人才储备能力都提出更高要求,承销规模集中度上升;二是跟投制度带来增收机会的同时也对资金链造成压力,而大券商资金相对充裕;三是投行业务也能可成为财富管理业务的高净值客户来源,大券商投行项目储备充足。
东莞证券研报认为,2021年下半年,随着资本市场改革进程提速,行业将逐渐形成差异化发展格局,细分领域的优势将逐步显现,叠加监管层有意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投行业务与财富管理业务有望打开广阔的业绩空间,推动行业估值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