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小股是否被抛弃成为市场热议的话题。
与机构优先大盘股蓝筹股的普遍情况相比,中小盘股处于尴尬境地。多位受访者向CBN表示,目前中小股面临机构参与少、市场关注度低、交易不活跃、基本面不健全、股价容易被操纵等尴尬局面。量化交易者直接从选股池中排除a股市值后30%的公司。
中小股现状的原因是什么?不少业内人士表示,由于近年来a股上市公司越来越多,机构投资者主要关注护城河较高的大盘股公司。大多数小盘股公司盈利稳定性和平均增速较差,中小市值公司自由流通股较少,股价容易被操纵。
那么,中小股真的一文不值吗?业界不这么认为。鹏扬基金量化投资部总经理石认为,中小股不会被完全抛弃,因为仍然有很多高质量的公司高速成长,可以给持有人带来可观的潜在回报。
“机构投资者最看重公司基本面。主营业务扎实、未来增长潜力巨大的中小公司将被聪明的机构投资者发现。换句话说,上市公司需要注重‘内功’的培养,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而不是把大量精力花在资本运营上。”石对说道。
史明投资投资研究团队负责人也表示,选择质量好、投资价值高的中小股,应从盈利能力、稳定性、利润增长能力、估值水平、公司治理等多个维度来看待。
中小市值股的尴尬
如何定义中小股,市场没有一个统一明确的标准。
部分公募基金相关人士认为,市值超过1000亿元的股票属于大盘股,市值300亿至500亿元的股票属于中盘股,其余股票属于小盘股。
史认为,“如果粗略地看,总市值低于500亿的股票可以算是中小股。”
他的依据是,根据国内指数(CSI、巨潮、申万等。),一般根据过去半年或一年的日均市值进行排名。前200-300的股票是大盘股,中300-500的股票是中盘股,剩下的是小盘股。海外机构(晨星、MSCI等。)一般注重市值覆盖。将所有股票由大到小排序后,能覆盖总市值70%的顶级股票是大盘股(约250只a股),中间15%~20%的股票是中盘股(约220~300只a股),其余为小盘股。
Wind资讯数据显示,截至5月20日,市值超过500亿元的股票有289只,仅占a股总市值的6.71%,其中市值超过1000亿元的股票有143只,市值超过1万亿元的股票有7只。有204只股票,市值在300亿到500亿元之间;市值在100亿至300亿元之间的股票有254只;市值在100亿元以下的股票有2994只,占a股总数的69.51%。
近日有消息称,有券商收到监管部门的规定,发布公告称:“5月17日起,除市值要求200亿以上外,股票研究开仓目标必须满足20日日均成交额5亿以上。如果发现垃圾股事件,公司必须将相关责任人移送司法机关。”此外,某上市公司的路演请求因市值不足30亿元被机构拒绝。
“目前,中小股面临机构参与少、市场关注度低、交易不活跃、股价容易被操纵等尴尬局面。”史告诉CBN,机构持有的中小股投资组合一般不是特别大,仓位集中度较低。
史明投资的创始人玉娟从量化交易的角度分享了他的经验,他说:“我们对小盘股公司一直非常谨慎。量化策略选股池只选择a股市值前70%的股票。根据我们的研究,a股市值过了30%的公司会因为壳资源、ST、财务造假、市值操纵等因素而出现价值扭曲。这类公司股价波动往往无法用量化策略解释,所以我们在构建风险控制体系时直接将这类股票排除在选股之外。
哪些痼疾需解决?
为什么中小股的处境如此尴尬?
史认为,原因有四:一是近年来a股上市公司数量有所增加,与机构投资者的精力有关
有限,只能覆盖其中的部分公司,中小市值公司数量太多,在其中挖掘好公司的难度较大,在市场聚焦核心资产的大背景下,机构投资者将主要研究精力放在了大市值公司上;第二,大公司凭借其渠道优势、品牌优势和高研发投入打造护城河,使得中小公司越来越难以与其竞争;第三,中小市值公司自由流通股较少,会导致两个问题:首先是投资容量有限,使得规模较大的机构觉得对其进行调研的性价比不高,其次是股价容易被操纵,使得机构内部风控会对其进行限制;第四,随着注册制全面推行,中小市值股再无壳价值可言,炒小炒差的时代或许一去不复返。袁宇也对第一财经称,多数小市值公司的盈利稳定性较差、成长性也一般,加上各种历史遗留问题,很难进入机构的股票池。即便小市值公司质地优良,但是流动性很差、日成交额低,也劝退了不少大资金,最终导致小市值股票进入恶性循环。
“比如,根据我们的量化策略流动性风控要求,每日交易上限为股票当日成交额的5%,很多小市值公司每日成交额只有1000万到2000万元,很难为量化策略带来超额收益。”袁宇举例称。
中小市值股票要想获得资本或者机构青睐的话,应该解决哪些痼疾?
施红俊认为,首先,最重要的是,由于小市值股票被控盘、坐庄或非法市值管理的风险更大,内部风险管理较严的机构可能会避开小市值公司。只有对操纵股价的行为密切监督和严厉惩治,市场环境健康规范,股价变动能反映公司基本面的变化,机构才能放心投资。其次,公开披露的财务信息必须真实可靠,这是机构对其基本面进行研判的前提。最后,中小市值上市公司需要重视“内功”的修炼、不断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练就扎实、优质的基本面。
鸣石投资投研团队负责人认为,市场有价值发现的机制,小市值公司想要获得机构青睐还是要思考如何增加自身的护城河和壁垒,提高公司主营业务盈利水平。只要主营业务的利润获得爆发式的增长,市场是能在第一时间发现并且给予公司相对应的估值。
估值合理、质地优秀者不被抛弃
去年A股市场掀起一轮机构抱团大市值蓝筹股的热潮,今年以来有所降温,不过,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抱团大市值股的声音隐约再现,中小市值股压力仍不小。
鸣石投资投研团队负责人分析称,首先,抱团股经历了过去几年的拉涨,虽然年后有一定的回调,但整体估值还算不上便宜;其次,青睐小市值公司的投资者更喜欢股价低、弹性高的股票,这些都是目前抱团股所不具备的,这类投资人从小市值股票中撤离之后大概率会寻找类似高弹性的股票,类似于中证500这种中盘股最有可能承接从小市值公司出来的结构性增量资金。
“我们认为目前经济仍处于复苏阶段,中小企业盈利能力边际改善更加明显,且沪深300相对中证500的估值比仍处在历史较高位,这些对中小市值股有利的因素还在;前期抱团的大盘成长股仍受到通胀持续上行、宏观流动性收紧等因素的制约,因此市场中期仍会以价值风格为主。”施红俊称。
他同时称,当中小市值股迎来系统性回调后,部分被错杀的优质中小市值股或迎来更好的投资机会。
那么,如何筛选出质地不错、具有较高投资价值的中小市值股?
施红俊认为,一般有两种方式:一是通过量化或规则化的方式选股,在特定的基准池选出符合某种特征的股票,二是通过主动调研的方式深入挖掘,找到比该行业龙头公司更有投资价值的中小市值公司。但无论通过哪种形式,选出的中小市值股都有不错的基本面特征(如盈利能力强、净利润增速高、现金流充裕等),且估值较为合理。
“我们通过历史数据回测发现,ROE(净资产收益率)较高、净利润增速较高且估值合理、现金流量充沛、财务杠杆较低的公司质地不错,从长期来看这类公司的表现较好。目前市场上有指数就是按这样的选股理念来编制的,如中证500质量成长指数。”施红俊称。
鸣石投资投研团队负责人还称,根据量化价值因子研究的角度来定义好公司的话,一般有几个维度:企业盈利能力、稳定性、利润增长能力、估值水平以及公司治理。例如一家有着稳定的ROE,盈利随着公司成长稳步增长、杠杆较为可控、无明显财务造假风险的企业算是质地比较不错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