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315后,我不敢去餐厅吃饭了。你呢?”这句直击“吃菜”灵魂的“拷问”源于3月15日左右曝光的“小龙坎火锅店后厨房卫生问题”和“满岭粥店、三米粥店后厨房卫生问题”(详见文末“相关事件回顾”)。锅里没洗过的蔬菜,员工留下的排骨,都放进顾客的粥里。网友们大呼:“还能吃到好火锅吗?”“无视食品安全,消费者怎么放心?”
这次曝光的几家餐厅有一个共同点:——“加盟连锁”。对于拥有数百或数千家加盟店的小龙坎老火锅、满岭粥店、三米粥店来说,虽然只有少数门店暴露了厨房的卫生问题,但在消费者眼中,却是整个品牌的口碑大打折扣,从而选择和信任其他加盟店的倾向也会下降。
品牌方深知建立口碑不易,面对“害群之马”自然不会坐视不管。大部分品牌在得到消息后抛出了一套“模板式操作”:向消费者发布致歉声明,立即停业整顿涉事门店,全力配合政府监管部门的工作,并表达了对全国门店展开长期严格自查的态度。
然而,对于消费者来说,类似的“模板操作”已经见得太多了。“反复翻车”“模板道歉”对于屡查屡查的诚意如何?承诺的监督和自检是什么?
对此,有网友写下“最狠对联”,讽刺个别餐饮品牌未能监管加盟店的问题。对联是这样写的:
《上联:去年年年自考》
“底部链接:道歉一次,两次,三次,再一次”
“横向审批:明年照常”
除了戏谑,“反复翻车”背后暴露的可能是加盟模式的弊端。
餐饮加盟连锁本身就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成功模式。优势品牌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使得弱势餐厅很难与之竞争,从而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优势品牌还可以带来租金的议价优势、产品的定价优势、吸引人才的能力、供应链的采购成本优势。
这种模式的优势在于,借助品牌影响力,新店可以快速获得客户,进而回报利润;缺点是如果个别加盟店损害了整个品牌的声誉,很容易被牵连。可以说是成功的品牌,也是失败的品牌。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是加盟连锁的一大特点。
以一家连锁便利店为例。加盟连锁需要加盟商提供店铺和装修,自带资金80万元。经营委托加盟的店铺时,装修和设备由品牌方提供,资金要求也降低到35万元,但相应的毛利分成比例也较低,一般只能获得32%,人工和商品废弃的费用也要承担。
在高成本的压力下,个别加盟商为了快速获得利益,往往铤而走险,无视法律和良心;个别品牌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同时,也忽视了对加盟店的监管。
加盟店屡屡“翻车”,为品牌敲响了警钟。建设严格有效的监管体系应该是树立品牌形象的重要环节,值得投入建设。同时,品牌需要改善与加盟商的合作,处理好与加盟商的利润平衡。比如要适当给加盟商利润,减轻加盟商的财务压力,避免把加盟商推到山顶。
从食品安全的角度来看,加盟商越多,质量内控体系监管难度越大,品牌需要加强对食品安全的指导、监督、检查和管理,从而提高加盟商食品安全管理的规范性。只有为加盟店设置好门槛,做好监督管理,保障消费者权益,提高服务水平,品牌才能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