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文化酒馆创业计划书 小酒馆创业计划书范文

编辑 | 于斌

出品 | 潮起网「于见专栏」

3月29日,海伦斯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在主板上市。

乍一听可能陌生,但它的“产品”是男人的幸福,尤其是年轻男人和男孩的幸福。它是中国最大的连锁酒馆,门店数量从2018年的162家迅速扩大到2020年的351家。

是当之无愧的酒吧拼多多。在海伦斯小酒馆,自己的产品是主要的。自有品牌瓶装啤酒产品价格不到10元/瓶,重点品类很多,包括生啤酒、工艺啤酒、果皮、牛奶啤酒。相比其他酒吧的高档几十款工艺啤酒和高档生啤酒,真的很有吸引力。

海伦斯选择的小酒馆赛道虽然没有火锅、腌鱼等细分菜品那么大,但也是一条大有可为的赛道。另外,海伦斯走的是廉价路线,《看专栏》认为很有前景。

小酒馆是一条好的赛道吗?

小酒馆的一个主要类别,属于餐饮。

用餐是一条好赛道吗?也不是。

作为一个高度市场化的行业,中国的餐饮业规模巨大。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20年中国餐饮业市场规模将达到39403亿元,空间达到10万亿元,这在其他行业是罕见的。

另外,对餐饮的需求也不会断。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餐饮行业的价格和数量将会持续增加,提升空间巨大。

虽然空间大,但真正的大企业并不多,因为中国餐饮的品类太丰富,面对的人群也不一样,所以很难标准化。难标准化意味着难复制;另外餐饮门槛太低,参与者模仿成本不高,竞争特别激烈。

因此,吃饭绝不是一个容易赚钱的途径。

但没有人会放弃这10万亿级别的赛道。餐饮从业者和投资者都会想方设法让餐饮“标准化、可复制”,从而让这项业务更加赚钱。酒吧里有足够的空间。此外,海伦斯实现了标准化和再现性。

首先,酒馆是细分赛道,市场规模1000亿元,海伦士进攻了复合增长率最快的二三线市场及以下。

根据咨询公司Jost Sullivan的数据,2020年中国酒馆行业营业收入为776亿元,到2025年,这一数字有望达到1839亿元,五年复合增长率为18.8%

%,这个增速比整个餐饮行业13.82%的复合增长率,要高上5个百分点。



海伦司主打的是二三线城市市场。


2020年,海伦市小酒馆在一线城市仅为56家,而二三线城市已经达到了294家。二三线城市未来的复合增长率都不低,其中,二线城市复合增长率为17.5%,三线及以下城市的复合增长率为26.7%。



也就是说,海伦司卡位了一个天花板很高,增速很快的赛道,未来的需求不会低。


其次,海伦司是如何实现标准化的呢?


第一个方式,是通过运营模式标准化。


很多通过连锁经营获取增长的企业,都是加盟的比例比直营比例要高,例如A股茶叶第一股——八马茶业,拥有直营店366家,加盟店则是超过了1700家。


但海伦司做法相反,它在下调加盟的店面数量,逐步扩大直营的模式,2018-2020年,海伦司直营店面占总店面数量占比从51.85%提高到了96.01%。



相对比加盟模式,直营可以让公司对产品、运营、服务、供应链和人才培养方面进行更好的控制和监督,从而使海伦司具备高度的统一性和商业拓展性。


比如,店铺的装修,都是一致的东南亚和中国少数民族的风格;又比如,从选址到装修,通过事先统一的设定值,仅耗时3-4个月左右。


只要有一间店铺的经验,就可以完全复制到其他店面,看似是资产越来越重,但实则是带来了更高效的经营效率和长期的可持续发展。


用数据可以证明,海伦司直营酒馆的数量,自2018-2020年,复合增长率为100.3%,而公司直营酒馆产生的收入,这三年的复合增速为127.43%,直营酒馆产生的收入增速是高于直营酒馆店面数量增速的。



第二个实现标准化的方式,是通过优化的产品组合。


与别的酒馆相比,SKU少且统一,海伦司的小酒馆目前的主要SKU只有41款,包括24款酒饮、8款小食、6款软饮料、3款其他产品。


海伦司的酒饮大多属于自有酒饮,具备了供应链优势,在配送上可以有效覆盖到任意门店,实现高效的酒馆物流配送。


较少的SKU让海伦司少了许多犯错的机会,可以结合下单情况、客户的复购比例进行客户喜好统计和优化,再将订单传导至供应链,进行更具备规模效应的生产。


而较少的小食产品,方便加工,对后厨人员的需求也不高,比如,海伦司人力成本很低,门店人员标配11个人,厨师就几个人,更加简洁高效。


因而可以说,海伦司小酒馆的整个运营模式是非常标准化、非常容易复制的,在源源不断的需求,标准化和可复制下,继续开店,渗透率的继续提高是如鱼得水。


酒馆界的拼多多


酒馆有两种赚钱模式:


其一,提高酒类的价格,做高附加值的服务和高溢价的酒;其二,走性价比的路线,靠走量,以及提高复购率来实现营收。


海伦司小酒馆走的是后者的路线,它被誉为酒馆界的拼多多当之无愧,「于见专栏」特地约了三两好友去海伦司小酒馆探店,吃饱喝足后,人均消费六十来块。


海伦司的这种性价比,不是每个酒馆都愿意做的,因为毛利率摆在那里。


行业里,60%-75%的毛利率是常态,胡桃里的综合毛利率70%左右,Perry's毛利率大概为66%-67%左右,而海伦司的毛利率仅在60%出头。


酒馆会愿意牺牲高毛利,来走赚钱更辛苦的性价比路线吗?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海伦司可以走得通,因为它大部分的酒饮都是自有产品,2018-2020年,海伦司自有酒饮的总收入占比分别为68.4%、64.2%和69.8%。



在同行中,具备自有酒饮的,只有海伦司一家,而排名第二的胡桃里,仅仅是和格兰花德(做威士忌的公司)合作了董事长联名款,没有自己的酒水;而还有一些酒馆,用的是贴牌酒,一来费钱,二来很难获得消费者的认可。


有自己的酒水,海伦司就可以找第三方代工厂直接帮他们生产,成本比从其他品牌拿货要低。


中国酒馆中的啤酒平均出厂价格在2020年约为人民币3.1元/升;如果酒馆直接向酒商拿货,以百威为例,一般是90块钱一箱24只,一只275毫升,折算下来就是一升13.64元,一瓶3.75元。



而海伦司自己的产品,成本不超过2.5元,如果直营门店需求量大,还能继续跟供应商谈更低的价格。


借此,海伦司得以支撑自己的“高性价比”。


同时,又因为海伦司的产品单一,有自身的供应链可以很好地维持公司的毛利,因而,它的毛利率非常稳定,可以走“薄利多销”的拼多多路线。


别小看这一点点多出来的利润,因为酒馆的酒同质化非常严重,例如,海伦司提出了可乐桶(可乐和威士忌混合在一起),胡桃里也学过来了,贰麻也在做,同行之间学得很快,并没有独有的产品,这时候,谁有成本优势,谁就能赚得更多。



因为走性价比的路线,因而其目标客户多为年轻人,特别是大学在校生和刚工作一两年的毕业生,2020 年,海伦司的单店日均营收约为1万元,二线城市的海伦司小酒馆为1.14万元,一线城市仅为8500元,因而,公司的营收,主要是由二三线城市贡献。


也因此,公司也与行业中其他酒馆走出了差异化,在走差异化的同时,这一群人对酒馆的位置敏感度较低,又反向推动酒馆在店租更低的区域选址。


“远近没有所谓,反正是跟几个朋友打车来的”,在去探海伦司店的时候,旁边的大学生小刘告诉「于见专栏」。


基于这两个原因,海伦司得以在酒馆界用性价比的打法,走出了一条独特的路线。


结语


「于见专栏」看好海伦司的成长,但不意味着看不见它的弊端。


比如,酒馆的竞争已经达到了饱和的状态,胡桃里、贰麻、Perry's、COMMUNE公社争妍斗艳,复制一家低酒馆,对同行而言没有任何难度。


于是,良好的环境、走心的服务,每一环都可能成为吸引消费者的核心因素,渗入更多的消费者、提高复购率,每一步都需要精心规划。


又或者,酒馆的经营有明显的高峰和低谷,比如湖北十堰有一家海伦司,周末生意很好,但是平时生意一般,这就意味着小酒馆面临着翻台率不高的问题。


再或者,由于小食品种不足,存在客户体验不佳的问题。


但对于一个成长期的企业,看优点比看缺点更重要,根据海伦司的招股说明书,其希望在2021年全年实现新开酒馆400家,至2023年底将数量增加至2200家,目标很大,能不能完成确实有待考究,但「于见专栏」相信,价格亲民、店面标准化可复制,高速扩张是一定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