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项目位于浙江余姚四明山脚下一个人迹罕至的山村。这个村庄位于原始次生林的边缘。一条小河从北向南缓缓流过村庄,将村庄一分为二。树屋位于河流下游的西岸。基地东西两侧被山峰夹在中间,山上长满了绿竹。生活氛围安静祥和。
木屋的总高度约为10米,大致相当于一棵成年竹子的高度。树屋分为上下两部分,下部为钢支撑柱,上部为木结构。树屋位于溪坝一侧,古树竹林环绕,与对岸的老茶厂相对,小溪上悬着一些梯田,实现了漂浮感。而且由于钢柱聚集成几个点,落在陆地上,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最小,获得了相对自由的地面活动空间。
木屋由:个悬于溪流之上的露台、两层客房以及起伏的屋顶和顶层露台组成。平面形式为简单的螺旋线,外墙呈圆形融入室内,将卫生间和进入夹层的楼梯与生活空间隔开。
每个窗户都有一个特殊的室外视野,但最美妙的是爬上屋顶,享受山涧的自然气息。
五十七个巨大的屋架支撑着屋顶和墙壁。看似柔软的屋顶勾勒出优雅的天际线,更利用变化的屋檐将景观从窗框引入室内,同时保持了敏感空间的私密性。
传统村镇住宅的粗建造技术不同于标准化的工业精细化生产。流动的屋顶不是建筑师任性的狂想曲,非线性的屋檐有很高的容错率,可以视为乡村建设对自然规律的尊重和服从。在设计施工过程中,反复与当地工匠沟通,达到设计形式与当地施工技能的平衡。
屋顶的变化定义了室内外视觉传达方式和私密空间-公共空间的连续渐变图。当客人踏入一楼露台时,屋檐围绕露台空间开始一个360的圆形序列,对应室内功能。客厅——巨窗——大深露台——敞开的屋顶是欣赏小溪和对面竹山风景的起点;
卧室长的低窗低屋顶提供了一个观看模式,以保持睡眠姿势;开放式浴缸侧高窗保持了外界的私密性,满足了对景观的向往;卫生间的入口竖窗完全被屋顶覆盖,保证了绝对的私密性,不影响自然通风;沿着螺旋楼梯走进二楼,坐在露台前。透过起伏的屋顶,可以看到两百岁的老树;
这种居住体验的终点是一个被屋顶围起来的两层景观露台,喝完茶后欣赏山景。
项目名称:家乡同伴余姚树蛙部落地点:浙江省余姚市芦亭乡中村设计公司:单archi建筑设计负责人:宋晓超、王克明主要材料:SPF、OSB、木瓦、橡木、菠萝、水磨石、双层中空玻璃建筑摄影师:陈豪、宋晓莲来源:gooo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