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农业创业园,新林坡创业园

喜德县查马拉达乡寇铁村万亩现代农业循环飞地工业园装备了现代化植保无人机。

将坡改梯后,峨边县新林镇黄泥村的农田变成了美丽的工业园区。(图片由盐边县农业农村局提供)

喜德县莱克乡袁泉村,贫困户在蔬菜种植基地劳作。

推进产业扶贫,为19.3万贫困村民拓宽长期增收道路

位置

5月24日上午,凉山州喜德县绵山镇罗法村精准扶贫养殖基地内,机器轰鸣。“虽然还是一个建筑工地,但在未来,它将是国家最现代化的养猪场。”当天,喜德县委书记曲木乌牛在农业产业扶贫现场会暨深度贫困地区园区建设推进会上向与会代表介绍。

今年,全省估计有19.3万人需要依靠农业产业脱贫,占全省计划脱贫总人口的38.6%。贫困地区特别是深度贫困地区如何依靠农业产业实现脱贫致富?省农业产业扶贫现场会、深度贫困地区园区建设推进会将给予指导。

理想的公园

贫困县农业基础薄弱,瓶颈重重,农民“单枪匹马”没有取得多大成效

喜德县是一个深度贫困县,贫困发生率为28.5%。喜德县农业产业和许多深度贫困地区一样,受历史和地理因素的影响,基础薄弱,瓶颈重重。

“依靠农民单户发展生产收效甚微。从事规模化、标准化农业,走园区发展道路,是更好的选择。”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表示。

“从河谷,到山沟,到山坡,我们在合适的地方建了很多基地和设施农业。”曲木五牛说。

“在这么高的地方建养殖基地,成本是我们的5倍。虽然成本高,但一定要建,关系到脱贫攻坚的大局。”自贡市农业农村局局长彭长林听完介绍深有感触,要做大做强农业产业,贫困地区特别是深度贫困地区必须重视园区建设。

谈起农场的前景,喜德县农业农村局局长孙龙旭非常自豪:“这个农场是和铁骑力士集团合作的。计划每年饲养1.5万头母猪,养殖30万头仔猪。我们将以此为基地发展80个代养农场,带动2000户贫困户脱贫。”

“希德的情况不是个案。农业产业发展要规范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公园是一条有效的途径。各地一定要抓住这个‘牛鼻子’。”据省扶贫开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我省贫困地区特别是深度贫困地区资源禀赋独特,特色农产品知名度高,但农产品加工发展滞后,农业品牌知名度不高,产业链短,附加值低,扶贫效益低。因此,必须加强以园区为代表的现代水产养殖和现代设施农业建设。

面临困难的公园

基础条件薄弱、农民接受能力差、科技支撑水平低制约了建设

在喜德县查马拉达乡寇铁村万亩现代农业循环飞地产业园,记者注意到10多棵辣椒树在高田里茁壮成长,与周围相对稀疏的辣椒树形成鲜明对比。

“这是我们留下的参考树,用来给村民展示如果辣椒不修剪、不打薄会减产多少。”孙龙旭告诉记者,过去,村民们习惯种植玉米和土豆,但不知道如何种植辣椒。有些人在田里种植辣椒,不修剪也不修剪

范化种植,做得好的一亩奖励100元。


“我们目前还没有一个现代化的园区,条件差、基础差是一方面原因,观念落后是根源。”孙龙旭坦承,由于技术难推广,当地种了核桃,但却不结果,后来搞高山青菜,但受霜冻影响,产值低。


对此,峨边县农业农村局局长张蓉芳深有感触,峨边正在打造的新林镇黄泥村桃蔬产业园是当地规模最大的农业园区,但在建园之初,也遭遇了类似的困难。彼时,当地村民不相信桃子和蔬菜能带来收益,为此县上带了150余位村民到省农科院基地参观,县上还把省农科院专家请到村里来讲课;为了把坡地改为梯田,当地消耗了整个园区1/10的资金投入;好不容易让园区初具规模,农机装备的缺乏又成为园区最大的短板……


“2018年以来,我省在贫困地区开展了农业园区建设,但基础条件薄弱、农民接受能力差、科技支撑水平低是建设的三大难题,目前已建成的农业园区在规模、标准和产业链条上都还有很多不足,我们正努力寻找突破。”省农业农村厅农业产业扶贫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表示。


寻求突破的园区


启动新一轮培育计划,让园区进深山产品进市场


全省农业产业扶贫现场会暨深度贫困地区园区建设推进会明确,今年我省将在贫困地区新建150个现代农业产业融合示范园区,并支持符合条件的园区申报省级星级园区,对成功申报的园区,将给予最高2000万元的补助。


农业园区具体怎么建?我省已启动新一轮培育计划。


去年我省出台的《四川省现代农业园区建设考评激励方案》是重要参考。《方案》明确,园区必须在设施装备、产品加工、科技支撑、绿色发展、带动农民等方面达到一定要求,如主导产业先进实用配套技术推广应用率达到98%以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主要从业人员培训覆盖率达到90%以上。


记者获悉,各市(州)在参照省级园区方案基础上,也出台了相应的园区建设方案。例如凉山州明确,州级养殖园区的硬杠杆是生猪出栏要达1万头,且必须有科技支撑和贫困户利益联结机制等。


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我省将把项目资金和政策优先向农业园区和贫困地区倾斜,做强贫困地区基础设施,今年在贫困县将新建高标准农田194万亩,新建和改造现代农业产业基地210万亩,新建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设施850座,推动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让园区进得了深山,让产品进得了市场。我省将在有扶贫任务的县推出优质农产品品牌35个以上、区域公用品牌3个以上,通过各类平台宣传推广贫困地区特色优质农产品4000个以上,让贫困地区农业产业园生产的农副产品走进千家万户。


“对标更高标准,我们也在提高贫困地区农业园区质量。”凉山州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凉山州将拿出不低于1.5亿元的财政资金,支持农业园区提档升级,对成功创建州级农业园区的,奖补最高可超1500万元;对成功创建省级农业园区的,将按省级奖励标准进行再次奖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