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黄新宇)6月15日,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发布《关于马上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通报》号(以下简称《通知》)。中国银保监会指出,即刻消费金融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即刻消金”)存在“夸大误导营销宣传”“产品定价管理不规范”“助学贷款管理不规范”“合作伙伴管理不严”“联合贷款管理”等七大问题。不到位,“不合规催收”“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机制不健全”;认为立即淘汰黄金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自主选择权、公平交易权等权益。
公告正式发布几个小时后,该基金立即被淘汰并作出回应。立即消金表示,“公司高度重视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的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真诚接受监管部门的批评和意见,立即成立专项整治工作组。整改工作坚持查办改、举一反三的原则,同时进行深入的内部反思和优化。截至目前,公司已基本完成相关问题整改,并在监管部门指导下持续优化完善消费者权益保护,防止类似问题再次发生。目前公司经营正常,业务稳定,发展状况良好。”
事实上,即时支付自去年10月22日被通报以来,已成为国内第二家因“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而被监管部门“点名批评”的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即“支付公司”)。
但从监管机构指出的问题对比来看,与8个月前指出的“夸大误导营销宣传”、“未向客户提供实质性服务且收费不当”、“合作伙伴管理不力”相比。而“催收管理不到位”、立即淘汰金则是在“助学贷款管理不规范”、“联合贷管理不到位”、“产品定价管理不规范”和“消费维权”
值得注意的是,监管部门还要求各银行的消费金公司和保险机构要引起警示,做到“互相制衡”,“切实保护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面对校园贷,持牌消金“有人在做、有人已退出”
针对学生借款人的“校园贷”,监管部门认为,即时提现不同产品的“非学生承诺”要求不一致。
要求立即付款的商品分期付款要求20-24岁的申请人作出“非学生承诺”,而现金分期付款和循环配额则要求18-22岁的申请人作出承诺。据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介绍,一名借款人母亲通过拨打客服电话要求立即还款,要求销户,并询问如果知道自己是学生是否会停止向借款人发放贷款。立即回复客服,即使是学生,如果是我的真实意愿,18岁以上60岁以下,经系统审核通过后可以借钱给他们,最后还要经过APP系统审核。
关于校园贷款业务,也引发市场讨论的最新监管文件于今年3月发布。
为切实维护大学生合法权益,进一步规范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贷款监督管理,3月17日,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中央网信办秘书处、教育部办公厅、公安部办公厅、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五部委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贷款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据悉,该通知旨在有效监管部分互联网金融平台诱导大学生提前消费过多,导致部分学生陷入高额贷款陷阱的现象。
通知cl
“加强金融持牌机构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贷款业务管理,从长远来看,将有助于我国信用信息体系建设”。然而,奇财智库高级研究员毕也对记者表示,目前,禁止小额贷款和网上小额贷款的“校园贷”业务,相当于持牌黄金消费公司不能在这里展出。“这还是模棱两可”。
“发放个人消费贷款”是目前各持牌消金公司的主要业务。但面对大学生的消费分期,
贷款而言,持牌消金公司们现阶段确实呈现出了“模棱两可”的表现,“有人在做、有人已退出”。据中诚信国际信用评级有限责任公司(即“中诚信”)2020年3月23日发布《招联消费金融有限公司2020年第三期金融债券信用评级报告》显示,“零零花”曾是招联消金打造的大学生人群的消费分期平台,专为在校大学生提供分期消费、闪付买单、低息借款等金融服务。
中诚信披露,截至2018年末时,“零零花”贷款余额还未突破亿元关口,仅为0.73亿元;但半年过后,即至2019年6月末,“零零花”的贷款余额已达到5.70亿元;同时贷款笔数也由2018年末的30.52万笔,增至2019年6月末的89.87万笔。
但据中诚信介绍,“受监管原因影响,招联消金为大学生人群打造的专属消费分期平台——‘零零花’项目已经下架”。
五部委联合下发通知的两天前,即3月15日,银保监会福建监管局特别发布了一则《理性使用个人消费贷款有关提示》。值得关注的是,福建监管方针对广大消费者尤其是青年群体提出,应树立理性消费、适度借贷的理念,全面了解相关消费信贷产品的贷款期限、息费规则、还款方式等重要信息,同时,正确评估自身还款能力和负债状况,以避免相互攀比、盲目借贷,陷入“消费主义”陷阱。
联合贷款中存在监管套利,实际贷款年化利率上限已至36%
在银保监会消保局今天对马上消金的通报中,还明确指出其还存在“联合贷款管理不到位”“产品定价管理不规范”及“营销宣传夸大误导”等问题。
首先,马上消金在联合贷款中存在着管理不规范、监管套利等行为。
据银保监会消保局介绍,马上消金在与某银行的联合贷款合作协议中,未按照承贷比例共担风险。存在将贷款利息作为服务费支付给合作银行的情况,如与某银行在合作协议中约定,将利息的一部分转化为向该银行支付的金融服务费。
同时,马上消金在与合作银行开展的联合贷款业务中,该公司汇集借款人保费并定期划转至合作保险公司。经监管方认定,马上消金的该行为属代收代付保费行为,但其自身并无保险中介资质。虽然马上消金随后在业务环节中加入保险经纪公司,但监管认为并未改变其代收代付保费的行为性质,存在监管套利。
其次,在定价管理方面,马上消金存在产品定价管理不规范,个别服务定价不合理等现象。
仍据银保监会消保局的披露,马上消金对借款人实际收取的贷款利息、罚息、提前还款手续费等综合资金成本超过36%的部分作为“溢缴款”管理,在合同中约定借款人可申领溢缴款,但未在客户端以显著方式告知借款人;因此,存在部分借款人贷款已还清,但溢缴款未返还到借款人账户的情况。2020年8月末,合同约定还款期已截止的借款人溢缴款余额为86.52万元。同时,马上消金的标准会员服务卡,亦存在着低成本卡种定价高的情况,定价不合理。
再次,通报指出,马上消金“安逸花”App宣传存在夸大误导现象。
其首页有“超低利率”的宣传表述,实际贷款年化利率上限已至36%;其“极速放款权益”弹窗显示“免费领取”,点击则将消费者导入联合贷款审贷流程。“小马花花”卡的消费自动分期内容体现在服务协议中,需消费者点击协议条款才能看到,无单独醒目提示。
而在联合贷申贷流程中,马上消金未向借款人明确告知提供信用保证保险或担保的合作机构、联合贷款合作银行,未充分告知涉及个人贷款保证保险的各项信息。银保监会消保局以马上消金某笔安逸花App借款测试为例:贷款由马上消金和银行联合出资,由保险公司承保,整个贷款申请流程没有事前告知投保个人保证保险所需费用,也没有对关键保险条款的提示和说明。
半年前接受A股上市辅导,净利润同比降幅超15%
当前全国范围内,银保监会已批准开业有29家消金公司,其中3家宣布IPO计划,马上消金名列其间。
2020年9月11日,重庆银保监局正式发布了《关于马上消金首次发行A股股票并上市的批复》。重庆银保监局表示,原则上同意马上消金首次公开发行A股股票,发行规模不超过13.33亿股。据悉,马上消金本次发行所募集资金扣除发行费用后,将全部用于补充核心一级资本。
这则消息,也使得马上消金因此成为首家冲刺A股的持牌消金公司。此前,捷信消金曾于2019年7月15日试图赴港融资,但随后上市计划因故取消;今年的3月27日,捷信消金实控人彼德·凯尔纳在一次直升机事故中不幸去世,这也使得捷信消金的上市之路变得扑朔迷离。同在今年的3月,招商银行(600036.SH,03968.HK)发公告称,其董事会审议通过了《关于招联消金IPO及收购招商永隆所持招联股权的议案》,启动招联消金的上市研究工作。但3月19日至今没有关于招联消金IPO的进一步信息。
今年年初,马上消金开始接受上市辅导。重庆证监局官网显示,马上消金于1月6日与保荐机构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即“中金公司”)和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即“中信建投”)签订辅导协议,拟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

官网信息,马上消金2015年6月正式开业,并于2016、2017、2018年分别完成三次增资扩股,注册资本金达40亿元。股东包括重庆百货大楼股份有限公司(600729.SH)、北京中关村科金技术有限公司、物美科技集团有限公司、重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01963.HK、601963.SH)、阳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浙江中国小商品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600415.SH),以及新一轮战略投资者中金公司、中信建投及重庆两江新区等央企与地方国资背景资本。

记者在持有马上消金31.06%股份的重庆百货2019年年报中看到,报告期内,马上消金注册用户数突破一亿,行业排名位居前三。但是在今年4月发布的2020年年报中,马上消金的资产规模及财务表现,较2019年均出现明显下滑,特别是净利润的同比降幅超过了15个百分点。
重庆百货年报显示,截至2020年末,马上消金的总资产约为524.84亿元,较上年同期的548.15亿元,同比下降了4.25%;而同样截至2020年报告期末,马上消金实现总营收约为76.04亿元,净利润约为7.12亿元,这两组数据也分别同比下降了15.50%及16.53%。

重庆百货2020年年报。

重庆百货2019年年报。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黄鑫宇 编辑 赵泽 校对 卢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