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汤阴创业大厦地址 汤阴创业大厦跳楼

安阳是中国八大古都之一,历史文化名城,中华文明中心之一。因此,《世界遗产名录》年河南安阳的银秀、红旗渠、古力、汤阴岳飞寺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也是安阳的红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下面小编介绍安阳的一些主要红色教育基地,供大家参考。

1. 安阳市博物馆

安阳博物馆隶属于安阳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是河南省最早的地级博物馆之一。原址位于安阳市胜利路南段袁林。2008年12月25日搬进安阳市图书馆、博物馆综合楼(安阳市东温明大道436号)。2010年更名为安阳博物馆。是河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为安阳市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单位,接待了大量的国内外游客,成为安阳市的一大旅游景点。

2. 红旗渠纪念馆

位于河南省林州市的红旗渠纪念馆,是为了纪念林县(今林州市)人民为改变缺水的旧面貌,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精神,在建设红旗渠方面所做出的伟大创举而建立的。1975年,红旗渠纪念亭在红旗渠干渠枢纽工程水闸处设立,2000年扩建,后更名为红旗渠纪念馆。新展馆于2014年5月1日开放。主要包括主题展厅的建设和展示。主展厅建在红旗渠首干渠外的缓坡上,为半地下建筑。整体造型像一条舞动的红丝带。前段悬于第一条干渠之上,通过景观窗俯瞰整个分水园景区。

3. 红旗渠干部学院

红旗渠干部学院位于“人工天河”红旗渠之乡——河南省林州市。是集学习交流、教育培训、能力培训、实践培训为一体的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学院。学院于2013年8月建成,占地170亩,总建筑面积超过5.5万平方米,可同时容纳500人学习培训。红旗渠干部学院坚持“传承红旗渠精神,提升党性”的办学宗旨,依托独特的红旗渠和红旗渠精神,突出体验式教学特色。学院被中央国家机关、国家行政学院、中央组织部国家组织干部学院、国防大学等30多家单位确定为爱国主义、现场教学、党风廉政教育基地,形成了以红旗渠精神教育为主题的品牌效应。

4. 汤阴岳飞庙

汤阴岳飞寺,又名景中寺,位于河南省汤阴县岳庙街86号。它是一座纪念南宋抗金英雄岳飞(1103-1142)的寺庙。占地面积6300平方米,建筑面积2100平方米。始建于明代景泰元年(1450年),清代更新,现存建筑多为明代建筑。有仲晶广场、山门、御碑阁、正殿、婆婆祠、小鹅庙、岳云庙、子思庙、三代庙、东西厢房等,保存完好。

5. 羑里城遗址

会稽郡历城是一个从龙山到商周时期的文化遗址。它位于安阳汤阴县北部八花梨唐吉河之间的开阔的袁野。7米厚的文化层剖面在古代清晰而隐约可见

时期人们居住生活的情景羑里城又称文王庙属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处有7米厚的龙山文化和商周文化遗存是3000年前殷纣王关押周文王姬昌7年之处是有史可据有址可考的中国历史上第一座监狱此处也是文王据伏羲八卦推演出64卦384爻即文王拘而演周易之圣地。


  6. 安阳革命史纪念馆


  安阳革命史纪念馆坐落在市烈士陵园内,建筑面积2485平方米,为两层框架结构。馆内收藏了大量反映革命斗争的文物、史料,并运用场景复原、半景画、幻影成像等现代化陈列手段,将革命遗址、旧址场景加以复原,利用现代化的声光电技术制造出逼真效果,形象地展现了安阳革命的辉煌历史,生动再现了革命前辈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事业而英勇奋斗、前仆后继的感人事迹和革命精神。纪念馆展厅布展工作由国家一级设计师、上海世博会中国馆专家组组长、上海大学教授江鸿梁设计并组织施工。馆名由曾经在安阳战斗过的老首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原主任于永波上将题写。


  7. 安阳烈士陵园


  安阳烈士陵园属市级烈士纪念设施保护单位,堪称豫北大地的一座红色公园,始建于1960年,建成于1963年春。坐落于安阳市洹河北岸,地处安阳市殷都区梁邵村路南,占地面积36亩,紧邻安林公路。有革命烈士纪念碑、安阳革命史纪念馆、无名烈士纪念雕塑、郭声镛烈士墓等纪念设施,安葬着238位解放安阳牺牲的烈士的遗体,并张挂着120位历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牺牲的安阳籍烈士的事迹介绍。


  8. 林州烈士陵园


  林州市烈士陵园于1976年3月动工,1978年8月落成,总面积20000平方米,主要建筑物有烈士纪念碑、烈士纪念馆、孙占元烈士纪念馆、栗振林烈士纪念馆、烈士灵堂、烈士公墓、烈士纪念亭等。陵园安息着3966名烈士(数量位居全省第二)。其中,孙占元烈士被评为“特等功臣”、一级英雄,朝鲜授予他“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各一枚。


  9. 滑县烈士陵园


  滑县烈士陵园位于城关镇道城路东段路南139号。现有1707座烈士墓修建于2012年,属于抢救保护零散烈士纪念设施一期工程,目前正在筹划二期工程。占地面积198亩,是豫北面积最大的烈士陵园,园内主要建筑设施有英烈亭、革命烈士纪念碑、滑县革命斗争史纪念馆、骨灰堂和1707座烈士墓(其中有冀鲁豫军区四分区参谋长胡乃超、铁骨铮铮的豫北地委组织部长张建亭、八路军"一二九"师骑兵团团长曾玉良、冀鲁豫四分区二十一团团长李亚峰、民族英雄张海月、爱民抢险七勇士之一的索东赞等烈士)。通过建设,打造一个集纪念、参观、瞻仰、教育于一体的现代化园林式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10. "四·一二"革命纪念地


  "四·一二"革命纪念地在内黄县城南20公里处的白条河园林场东,那里有一处为苍松翠柏所掩映的革命纪念碑亭,亭内耸立一通3.35米高的纪念碑,这便是《四·一二阵亡将士暨殉难同胞之公墓碑》,碑首碑侧为晋、冀、鲁、豫边区党委、行署和军区领导苏振华、晁哲甫、杨得志、唐亮、崔田民、王凤吾、朱程、安法乾、杨锐、李静宜、裴自耕等领导同志的题词。1942年5月,晋、冀、鲁、豫边区党委率第二十、二十一专区各界,于"四·一二"一周年之际,在此处隆重召开纪念大会,并刻此石碑,建立公墓,以此作为"四·一二"革命纪念地,教育后人以史为鉴,勿忘国耻,励精图治,强我中华。目前,这里已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河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11. 英烈楼


  英烈烈士楼位于安阳县西北25公里的安丰乡英烈村。英烈村原名万感村,楼名叫三节楼,下为3间砖券洞,2楼以隔扇开间,3楼为通间。1949年1月17日夜,磁县保安团等千余人突然包围了万感村,联防民兵与敌人展开了殊死的战斗。最后,46名干部和民兵被迫登上三节楼,激战数小时,打退敌人数次进攻。敌人恼羞成怒,在楼下堆放柴草,放火烧楼。英勇的民兵坚持战斗,除5人跳楼突围外,其余41名干部、民兵壮烈牺牲,为纪念死难烈士,改村名为英烈村,楼为英烈楼。


  以上11个是安阳主要的红色教育基地,党性教育学习培训为主。若还想了解其他的,可返回首页查看更多<<红色教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