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上海市嘉定区创业家园 创业家园网是个什么东西

该报记者余凯

9月8日,上海举行“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新闻发布会,介绍嘉定区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并回答记者提问。

问:明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嘉定对“十四五”有哪些新的展望?

今年以来,嘉定区委书记陆方舟:,嘉定区正有序推进“十四五”规划编制。全面承担和强化高端制造业重要地位、科技创新中心重要承载区、长三角重要节点三大核心功能。

持续擦亮科技嘉定、汽车嘉定、教育嘉定、健康嘉定、美丽嘉定五张名片,着力优化城市布局体系,进一步形成功能定位清晰、发展定位清晰、要素集聚明显的城市空间布局,着力打造五大功能区:

一是嘉定新城(打造辐射服务长三角的上海西北城市副中心,成为郊区新城新一轮发展的样板);二是国际汽车城一体化示范区(深化城区、园区、工厂、校园“四区联动”,成为嘉定建设世界级汽车产业中心的核心承载地);三是科技城自主创新产业承载区(依托大院大聚集、产业空间充足的优势,提升科技创新中心重要承载区的集聚和展示);四是北虹桥综合商务区(放大沪宁、嘉鱼轴线作用,打造总部集聚区、商务配套区、国际社区,成为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先导区);五是贝加生态保护区(加强生态系统建设和环境系统治理,打造嘉昆台区域共享的“绿色花园”)。

问:嘉定在1958年被授予“上海科学卫星城”,如今也是上海科创中心重要承载区,请问嘉定在科创中心重要承载区建设、科技创新策源和成果转化方面,有哪些新的举措?

具体来说,区委副书记、区长高香:正继续朝着建设“三地”的目标前进。第一,创造创新技术的源泉。聚集大庭院、大场所,一直是嘉定的特色和优势。特别是“十二五”以来,嘉定不断加大筑巢引凤力度,先后拿出约2000亩土地吸引当地科研院所回流。目前已形成“11所2中心3基地”的布局。下一步,嘉定将进一步放大科研院所集聚优势,不断提升创新战略能力。

二是建设创新要素集散中心。嘉定关注三个要素:一是人才。全区有国家级、市级高层次人才181人,各类人才总数超过38万人。我们将着力营造良好的人才远近环境,系统整合落户、住房、公共服务等人才政策,让更多创新人才安心在嘉定工作生活。

其次是企业。企业是创新的主体。全区共有高新技术企业1412家,仅次于浦东。嘉定为科技企业提供了“科技团队-初创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小巨人企业-优秀创新型企业”的成长路线,通过不同阶段的针对性扶持,科技型、创新型企业规模将持续增长。

第三是资本。创新离不开资本的支持。作为全国产融结合试点城市,嘉定“运河大厦”引入“活水”,搭建区域大数据产融结合服务平台。近三年向各类科技企业放贷超过10亿元,促进了科技企业与金融资本的有效衔接。

三是打造创新成果转化场所。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嘉定正在建设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承载区。核心目标之一是在依托高校实现从“0-1”转化的基础上,打通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对此,嘉定重点关注两个方面

一是聚焦汽车产业核心领域,问:嘉定是汽车产业大区,在汽车产业拉动作用逐步减弱的形势下,嘉定将如何加快产业发展的动能转换,构建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体系?加快汽车“新四化”布局。2016年,全国首个“智能联网汽车试点示范区”在嘉定揭牌。2018年,我们将率先实现汽车智能网络化开放道路测试。2019年,2.15平方公里“氢能港”揭牌,丰田、长城汽车、捷氢科技等一批优质企业入驻;同年,上汽大众新能源汽车工厂落成;2020年,上海智能联网汽车规模化载人示范应用启动。嘉定已深入汽车“新四化”,力争到2025年产业规模突破千亿元。

二是聚焦智能传感器和物联网、高性能医疗设备和精准医疗,培育新发展动能。

/>

智能传感器及物联网领域,2019年,启动了“上海智能传感器产业园”建设,未来将按照“一核两区”基本思路,打造传感器及智能硬件产业园,形成全国传感器产业高地。


高性能医疗设备及精准医疗领域,将加快打造上海(南翔)精准医学产业园、安亭国际医疗产业园、育成生物科技园等一批特色产业园区,推动高性能医疗设备、细胞科技、精准医疗、现代中医药服务等产业集聚发展。


如上海(南翔)精准医学产业园开园以来,吸引了云检医学、金匙医学、君赛生物等近百家优质项目落地,推动300余位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在园区创新创业,初步形成“精准预防”“精准诊断”“精准治疗”和“精准康复”的产业生态链。


三是实施在线新经济倍增计划。推进以电子商务为主的在线新经济产业发展,力争实现5年内限额以上电子商务商品销售额4000亿元倍增目标。


四是推进土地高效利用,提升区域经济密度。坚持“四个论英雄”发展导向,持续开展资源利用效率评价,引导资源高效配置。推进企业“零增地”改扩建,盘活存量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重点打造3个市级特色园区和16个区级园区,以高品质、专业化园区建设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如众联纸业拟拆除厂区内现有建筑后进行定建,作为安亭镇打造上海安亭国际医疗产业园(二期)的主要承载地,预计亩均产值将增长10倍,亩均税收将增长5倍。


五是把握新基建新机遇,推动新技术赋能实体经济。发挥政策的撬动和引导作用,推动企业开展技术改造,建设无人工厂、无人产线、无人车间,不断提高智能制造水平。鼓励企业抓住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赋予的机遇,加快运用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升级赋能,实现提质、增效、降本。如福耀集团投资2000多万元,开展5G+工业互联网新生产模式的应用。


责任编辑:郑浩